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结构化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结构化学 一级学科:  07 理学
二级学科: 0703 化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陈建中 学校名称:  福州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申报中
申报级别: 校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5
主页地址: http://met.fzu.edu.cn/eduonline/jghx/index.asp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5278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结构化学》课程是从微观的角度讨论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关系的课程。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主要反映了上世纪以来,在其它相关学科发展、影响下,化学学科中的一些重要化学基础理论和成果。结构化学的最基本任务是在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阐明分子的成因,其中包括原子怎样结合形成分子?分子形成后原子连接的方式和数量的限制是什么?分子的几何构型与原子的组成和键连方式有何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结构化学需要探讨和研究解释的内容。这些知识内容对化学专业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构成是必不可少的。?
????结构化学是现代物理化学学科的一支重要的分支。核心内容是化学键理论,是以量子力学原理为背景,通过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方程及其方程解,推演出原子、分子体系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波函数)、量子化能级和分布图形,从而得出分子成键的定性结论和性质等信息。结构化学还研究和阐明晶体结构,借助于数学群论的工具,以对称性的主线,找到了结晶物质形成的复杂空间结构的一些规律,为当今研究探索新物质、新材料提供基础的结构化学原理和解释。因此,《结构化学》课程需要较多的数学、物理学知识,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是一门既要有逻辑思维,又要有形象思维的课程。《结构化学》课程在化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地位是很重要的。?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是我国结构化学三大研究基地之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福州大学)。几十年来,在卢嘉锡院士的严谨执教、注重质量的精神倡导下,结构化学方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也为我国有关研究单位和高校培养了一批在结构化学方面训练有素的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其中包括魏可镁院士、吴新涛院士和洪茂椿院士在内的顶尖人才。近年来,物质结构及量子化学的科研水平,结构表征及计算技术均有较大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化学各相关学科的发展,结构化学已经成为21世纪化学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支。?
????我校《结构化学》课程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的建设,始终坚持厚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提倡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和考试方法。在我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型中,积极探索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途径。目前,《结构化学》课程在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大类)新教学培养方案中,为基础主干课程教学平台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福州大学的《结构化学》课程1993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课程,同时也是首批进入我校“百课”建设课程之一。2000年列入校院关键性基础课程立项建设。2001年完成教育部立项的教改子项目“面向21世纪化学课程及结构化学课程新体系的研究”,并通过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同时获的校教学成果特等奖。2000年和2002年两次获得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建设”项目资助。2003年进入福建省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
????福州大学的《结构化学》课程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按照课程建设的特点和改革的目标,进行了课程内容优化整合,注意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适当增加当代科技新知识,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些科技新成就是微观结构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自然延伸和创新,提高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创新思维。《结构化学》课程现已形成《结构化学》、《结晶化学》、《配位化学》、《计算机化学》和《材料结构表征》等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的课群。《结构化学》课程已进行多媒体电子教案授课,课程教学全部使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并计划编写有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特色的教学参考书。课程已完成2项CAI课件建设,先后购进两套课程习题库。在教学管理方面,已建立校院教学质量督导系统,学校督导专家组侧重教师教学的态度、效果和教学手段等指标的评价;院系督导专家组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指标的评价;学生评教体系侧重对教学状况的综合评价。还建立了从教学大纲、教学授课计划和考试结果评价等完整的电子版的教学管理文件。从2001年开始已开始实行课程考试新方法,进行闭卷和开卷相结合,课堂讨论和提交小论文报告相结合。在课程建设方面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目前,从事该课程教学和教改研究的教师均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平均年龄40岁,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有3人大学教龄达到20年以上,有3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1人有国外博士后科研经历。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实力和水平、结构合理和稳定的教学师资队伍。该课程非常注重课程教改活动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教师队伍的每人都有承担或参加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近五年来共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约60篇,教研教改论文12篇,课程组教师均担任过两门以上课程的主讲教学任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