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 教师队伍 |
课程名称: | 艺术概论 | 一级学科: | 05 文学 |
二级学科: | 0504 艺术类 | 教学层次: | 本科 |
负责教师: | 彭吉象 | 学校名称: | 北京大学 |
院系名称: | 申报状态: | 已获奖 | |
申报级别: | 国家级 | 申报文件下载: | 无下载文件 |
获奖名称: | 获奖年度: | 2004 | |
主页地址: | http://www.pku.edu.cn/academic/art/jingpin/jingpin.htm | 是否交换: | 否 |
浏览次数: | 7418 | 网上评论: | 没有相关评论 |
课程介绍: |
(一)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定位 “艺术学概论”是美育与艺术教育基础课程之一。北京大学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早已将该课程列为北大第一批通选课,供全校各院系学生选修。迄今为止,该课程已在北大开设12年共24个学期,选课学生总人数多达万人。在北大历年教学评估中,本课程均为优良。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艺术总论”,首先介绍了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特别是介绍了艺术具有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特征。关于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具有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与主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第二部分“艺术种类”,通过将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和十六个门类或体裁,着重从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大量中外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形象生动地向大学生介绍各个门类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从而熟悉并掌握各种不同门类艺术的鉴赏方法。将普及艺术知识与提高鉴赏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第三部分“艺术系统”,着重介绍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三个环节,它们共同组成了艺术系统。在讲解艺术作品时,除介绍典型和意境等重要范畴之外,还及时将主讲教师的新近科研成果“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引自彭吉象主编80万字的专著《中国艺术学》)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正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
作为北大艺术学系师资队伍最强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集中了三名正教授,且3人均为博士学位,其中2人是博士生导师,1人是硕士生导师。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彭吉象教授,2001年被全校学生评选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之一,他先后获得过6次国家级与省部级优秀教学奖或科研成果奖,他撰写的《艺术学概论》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原来由北大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后,先后14次印刷近10万册,该教材经重新修订后,由高教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至今已印刷数万册,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均采用此书作为教材。彭吉象主编的专著《中国艺术学》(80万字,高教出版社97年版),以及他合作主编的系列丛书“北京大学艺术教育与美学研究丛书”(共14本)和“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共10本),更是为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作为课题主要成员的丁宁教授近年来出版了多部艺术学专著,发表了许多相关论文;陈旭光教授近5年来更是有7本专著或教材和40余篇论文问世。此外,课题负责人彭吉象教授作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和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多年来从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熟悉并了解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在编写教材与设计课程时,充分考虑到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本课程及教材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四)本课程的特色 本课程特色是三个结合:一是将艺术理论与具体作品相结合。通过欣赏与分析大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鉴赏活动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二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一方面向大学生介绍大量中外艺术史上的优秀艺术家与优秀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又随时结合当前发生的各种艺术现象加以阐述和分析,随时回答大学生们关于艺术领域的各种困惑与问题。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反映艺术领域的新现象与新成果。三是将艺术学与美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教会学生运用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方式来分析艺术现象,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与鉴赏艺术作品,从而达到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艺术修养的目的,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