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传播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传播学 一级学科:  05 文学
二级学科: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胡正荣 学校名称:  中国传媒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5
主页地址: http://course.cuc.edu.cn/cgi-bin/jiben2.cgi?classid=22&classname=传播学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4507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在教材的基础上适时采纳鲜活的传播动态和媒介资讯,又将揉进国内外传播学者和各位授课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具体来说,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一是讲授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主题性理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等;也包括层面性理论:人际传播论、群体传播论、组织传播论、大众传播论等。基础理论还包括这些理论中的各种各样的理论形式,如受众研究中的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社会参与论,效果研究中的魔弹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强效果论等。

二是既讲授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各种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定量、微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介绍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各种研究视角,如经济学视角、政治学视角、大众文化视角、女性主义视角,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定性、思辨思维的能力。

三是介绍传播学的另一学派——批判学派的来龙去脉及其各个分支,如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和意识形态学派。同时,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案例和利用学术会议适当讲授一些传播学的前沿理论,如传媒经济学、媒介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叙述理论、媒介生态学等等。

四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传播学知识审视新近出现的传播现象,如博客、维客、摩客、手机短信等,洞察它们与传统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的不同之处,了解它们的利弊,探讨它们的发展趋势。

五是以新近出现的媒介事件为切入点,对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分析,适当讲授,如“媒介朋友”、“新型人类悲哀”、“虚拟婚姻”。

六是引导学生在“现代性”和“中国问题”这两大核心命题之下,把西方学理放在本土问题及其特殊现实语境中进行思考。传播学是舶来品,如果它不同一定的历史、文化相吻合,不在—定的民族土壤上生长出来,不与所在国家的传播实践相结合并为其服务,而只是简单地贩卖和照搬,那必然会遭到人们的拒绝。因此,《传播学》课程很有必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传播学知识对中国的传播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