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 教师队伍 |
课程名称: |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 一级学科: | 08 工学 |
二级学科: | 0801 地矿类 | 教学层次: | 本科 |
负责教师: | 蒋有录 | 学校名称: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院系名称: | 申报状态: | 已获奖 | |
申报级别: | 国家级 | 申报文件下载: | 无下载文件 |
获奖名称: | 获奖年度: | 2005 | |
主页地址: | http://221.2.225.134/jpkc/C67/zcr-1.htm | 是否交换: | 否 |
浏览次数: | 6020 | 网上评论: | 没有相关评论 |
课程介绍: |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该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情况如下表所示。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1、课程的重点、难点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油气的成因、油气成藏原理、油气分布规律、油气田勘探理论与方法,其中核心内容是油气成藏原理。该课程的难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如何综合利用已学过的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知识,深刻理解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并将静态成藏要素生、储、盖与动态成藏过程生成、运移、聚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沉积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问题;二是油气生成的化学动力学和各类地球化学指标的掌握,以及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三是对各类圈闭和油气藏的空间形态的理解。
??? 2、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学中需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接触油区实际石油地质资料的机会,多增加地质图件分析等方面的练习,便于提高学生对实际地质问题的理解。如编写文献综述,利用课程设计让学生从基础资料准备入手,利用所学知识编制反映观点的图件,最终编写成果报告。对于第二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精讲难点内容,深入浅出。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清晰的多媒体图件,尤其是复杂的平剖面图和立体图,配合习题课,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实验习题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课程的同时,针对某些重点章节设置了实验和习题课。实验课主要设计成“以学生为主”的模式,教师仅就基本原理和要点进行讲解、辅导以及引导性的解答,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基本独立完成实习内容要求,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石油地质问题的能力,对所学理论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课程设计
由于学时有限,仅仅依靠上述这些实验和习题课对学生的锻炼是很不够的。因此,在“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课程讲授完之后,又安排了一门后续课程“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课程设计”,这是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教学必修课,开设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油气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油气地质与勘探奠定专业理论基础。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课程设计”课程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油气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根据所给的某个含油气盆地的各种油气地质资料,编绘有关油气藏形成条件与资源评价方面的图件和表格,查阅有关的资料和文献,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评价其含油气远景;应用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和方法,对目标区作出评价,进行油气勘探部署。最终提交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分析论证透彻、文图并茂的研究报告。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部署的一般工作程序和基本工作方法,学会了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所需的基本图件的编制和分析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
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对专业课程,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课程学习的延续。资源勘查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综合运用已学的油气地质与勘探知识,以一定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初步掌握油气地质及勘探研究的方法,培养、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组承担了大量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师资配置情况,合理地将学生分配各教学组或科研小组,并对指导教师与学生均提出严格要求。本教学组借助科研优势,吸引对油气地质与勘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工作并完成其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中注重严格要求,并对学生在选题、开题、资料分析汇总,图表编制和最后的论文撰写、答辩等各个环节悉心指导,认真负责。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中所需的图表,鼓励学生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的油气地质勘探工作和思维方式及基本技能得到了很好地训练,加深了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的理解。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