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数值分析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数值分析 一级学科:  07 理学
二级学科: 0701 数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黄云清 学校名称:  湘谭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申报中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5
主页地址: http://jpkc.xtu.edu.cn/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9008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 数值分析(又名数值计算方法)是综合性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从课程发展的历史来说,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于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在我国开始起步,国内综合性大学相继创办了计算数学专业,开设了计算方法、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当时使用的教材“计算方法”有的借用前苏联的教材,也有自编教材(如北大胡祖帜先生编写的“计算方法”)。文化大革命以后,1977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教材会议上,决定把计算数学专业的基础课计算方法分解为三部分: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和微分方程数值解进行讲授,并分别采用了由李岳生、黄友谦编写的“数值逼近”;曹志浩、张玉德、李瑞遐编写的“矩阵计算与方程求根”以及李荣华、冯果忱编写的“微分方程数值解”三本书作为三科的主要教材。综合性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后来经过两次更名,1987年第一次更名为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作为数值分析课程还是使用上述三本书,并作为三门课程来开设。1998年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部经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将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更名为现在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方法课程在原三门的基础上更名为数值分析(内容包含数值逼近、数值代数以及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和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 我们湘潭大学自1974年恢复建校以后,即创办了计算数学专业,并于197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了27届学生,毕业了23届约1750余名学生。像袁亚湘、许进超、王斌等国内外知名的中青年计算数学专家均曾经本科就读于湘潭大学(当时傅凯新教授曾任他们数值逼近、数值代数以及常微分方程数值解三科的主讲)。数值分析一直是这个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计算数学专业第二次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前夕(1997年)我们申请了一项教学研究课题,并由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为“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第一批立项项目,教学研究课题名为“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研究和实践”。当时申请这一项目的原因是我们认识到“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现已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已面临着改革,一方面该专业不仅要学习科学计算和应用软件课程,还要学习与时俱进的信息类课程(如信息论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与编码等),如果计算方法还是按三科:“数值逼近”、“数值代数”与“微分方程数值解”来讲授,势必时间难以分配;另一方面原来的三科讲授内容过于繁琐,传统的内容偏多且有重复现象,此外原有教材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环节。这一次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专业核心课程“数值分析”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具体目标是科学合理处理原有计算方法教材,将传统的“数值逼近”、“数值代数”以及“常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内容合并为一门课程“数值分析”来讲授,此外针对原有教材内容过于庞杂、重复、偏深的问题,我们从实际出发删掉了原有教材不少内容,包括一些太专业的知识(有些内容看来放在计算数学研究生中学习更为合适)。此外近年来还涌现了一些新方法、新思维,应在本科生的“数值分析”课程中有所体现。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