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创办于1950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现已发展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经济类管理类统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87年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统计学科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全国惟一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重点学科; 2001年,新的一轮重点学科的通讯评审中,名列本二级学科的第一名,再次被教育部评定为统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统计学”课程一直是统计学科的主干课程,我国著名统计学家黄良文教授是该课程的学术带头人。随后中青年统计学家曾五一、杨灿等教授先后担任该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的负责人。由于承担“统计学”课程的历代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潜心研究的作风延续相传,该课程的教师梯队在统计学科建设中做出显著的成绩,90年代“统计学”曾获得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优秀主干课程称号等。 统计教材建设是统计学科建设的核心,“统计学”课程组的成员曾主编过多本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统计学教材,这些教材在全国同行中起着示范的作用。 主要包括: ①原国家教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编写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由黄良文教授为首的统计学课程组部分成员承担此任务,完成第一批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一书,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本高等学校文科统编的统计教材。该教材连续印刷11次,总发行量超过50万册,于1988年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②《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增订本)出版,至1995年连续印刷7次,总发行量超过11万册,该书获得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不分等级)。 ③《统计学》是国家教委制定的10门财经类核心课程中的其中之一门课程,经投标评比,由本学科点承担编撰工作,黄良文教授任主编,该书将传统的统计方法、数理统计和社会经济基本统计指标相结合,使统计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该书发行供全国非统计专业的财经类各专业使用,总发行量达到13万册。 ④国家教委确定的经济学13门核心课程中的《统计学》教材,该书的编撰工作由本课程组成员承担。 ⑤1996年由黄良文教授任主编、课程组成员参与编撰《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该书为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确定的统计学主干课程统编教材,1997年国家教委向全国高校发出通知,推荐该书作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通用教材。 ⑥“九五”期间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级重点教材《统计学原理》,该书由黄良文教授任主编、曾五一教授任副主编,其他课程组成员参编。该书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印刷4次,并于2001年获得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统计优秀教材奖(不分等级)。 ⑦2002年,由陈珍珍教授任主编、罗乐勤教授任副主编的教材《统计学》,2003年被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列为全国推荐使用的统计教材,至今已印刷第3次。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湖南财经学院等高等院校都使用此教材。 ⑧2000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9门核心课程之一的《统计学》教材,曾五一等教授参与主编。 ⑨2002年,由曾五一教授主编、陈珍珍教授和罗乐勤教授任副主编,与课程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统计学概论》一书。近20年来,担任“统计学”课程的教师共同努力,编撰的各种统计学教材及其配套的解题指南等书总计十几本,累计总发行量超过310万册,其覆盖面之宽、影响度之深在全国社会经济统计领域是名列前茅的。 统计科学的研究是统计教材建设的基础,统计教材集中地表现统计改革的进程和统计的科研成果。“统计学”课程依托统计学重点学科,注重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进科研。只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深度的讲授。课程组的成员先后承担与统计教学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黄良文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统计局重大科研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其中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经济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该项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统计科学论文一等奖、二等奖。曾五一教授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等10多项课题的研究。杨灿教授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等10多项课题的研究。陈珍珍教授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教改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近五年来,课程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出版多本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课程组的成员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教学经验,近五年来,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总计25篇。 “统计学”课程的师资力量雄厚,汇集了计划统计系的教学骨干。从师资的职称分布状况看,教授5人(其中博导4人),占56%;副教授2人,占22%;讲师2人,占22%。从学历分布状况看,博士6人,占67%,硕士3人,占33%。从年龄分布状况看,50岁以上3人,占33%,40-50岁4人,占44%,30-40岁2人,占23%。由此可见,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分布合理。师资队伍中,有多位教授获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五一教授获得全国统计专业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中青年教师的称誉;杨灿教授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名师”奖;陈珍珍教授获得厦门大学“华为”教学奖;朱平辉副教授获得厦门大学“清源”教学奖。 “统计学”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组每学年为经济学院各专业和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授课的学生数将近1000名,还接受多名的外校进修教师,培养了大批的统计人才。 对于统计学的全教学过程,“统计学”课程组设置系统的严密的教学和考核体系。从教学内容上看,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的科学,授课内容应包括:一要阐明具有通用方法论性质的一般统计理论与方法,如数据的搜集、数据的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二要阐明经济领域、管理领域的应用统计方法,如估价的方法、核算的方法、指数理论与方法和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统计学”课程组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兼顾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授课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其后续课程是统计方法的深化和提高课程,如抽样理论、多元统计分析等,授课内容的设计应侧重深入地介绍统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其后续课程是各自的专业课,授课内容应根据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培养目标来设计,侧重阐述统计理论和方法在具体经济和管理领域的运用。对于教学内容中属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通用的方法,课程组统一编制电子课件,统一授课内容,使授课教师深入浅出地解释原理,条理清楚地分析概念。对于具体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统计方法,各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根据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培养目标来设计授课内容,编制符合各专业特点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具备基本统计思想,能运用统计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应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国民经济统计知识。 随着改革的需要,课程讲授的涵盖范围不断扩大。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授课效率大大地提高了,授课内容也随之增加,现已将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入统计教材中。 从教学方法上看,教师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化,对于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课堂上主讲教师授课为主,并辅之适当的课堂讨论,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对于统计方法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教师授课多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阐明统计理论与方法,避免了烦琐的数学公式推导与证明。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师生教学互动,要求教学与计算机的运用相结合,教师编制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相应的统计软件,编制习题,课后辅导学生上机完成作业,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提高动手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调查,搜集资料,处理数据,分析调查结果,使理论更紧密地联系实际,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对学生的考核体系看,“统计学”课程的考试体系较为完善,考核学生以检查教学效果。考试分为半期考和期终考,各采用不同的方式。半期考的方式较为机动,可由任课教师自定,选择闭卷考、开卷考或提交论文;期终统一考试,采用闭卷考形式。试卷是统一命题,建立题库(题库每2-3年更新一次),统一评卷。最后对试卷分析,研究学生的成绩分布状况,提出今后的修改措施。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系配备有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内有计算机40台,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系现已建立“中国经济统计教育科研网”(网址:http://www.econstats.com .cn),既能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又为师生提供对外交流的平台。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较为完善,教学方法具有特色,教学手段先进,在全国同类课程中起示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