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课堂理论教学(含双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对口腔颌面外科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主要采用幻灯、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听课人数50人/年。本教研室成员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英语功底。课题负责人张志愿教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是国际著名专家,除进行授课外,每年培养数名研究生;沈国芳教授曾于香港大学授课3年。为加强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新形式的人才,2004年开始尝试双语教学,七年制课程的30%更新为英语教学,并参考国外原版书籍编制了英语教材,学生反馈良好。
2. 实践课教学,本课程难点在于将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将所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实践课尤为重要。课程目标是通过实验课的教学让学生完成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提高。因此我们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环节,使学生可以接触初诊、齿槽外科、小手术,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初步了解疑难杂症的诊治,掌握了口外的基本技能和手术原则。
带教教师做到课前复习,课后总结,操作示范后再逐个指导,直到每位同学都能掌握操作要点。理论课与实验课、见习课紧密结合,交叉进行,实践时间与理论课程时间接近1:1。指导方法:操作示范及指导,观看录像,临床病例讨论,章节测试。
3. 现代信息技术为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增加了新的手段。我们主要通过配套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PPT、课程网站等使同学对本学科有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网络资源加强和拓展同学们的事业和知识结构。特别是答疑台的设立可以及时将同学们的问题反馈归带教教师,改进教学效果。达到“以生为本”的教学效果。
4.理论课、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变,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相应的考试方式也有一定的改变,除了书面考试外,还有课堂提问,病例讨论与分析,操作考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