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级学科:  01 哲学
二级学科: 0101 哲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蒋述卓 学校名称:  暨南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jnu.edu.cn/zgctwh/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32989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也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从这个角度出发,暨大提出自己的办学宗旨,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并将“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发展战略上,暨大很明确地提出,要弘扬“爱国爱校”的传统,贯彻“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争取早日把暨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直接落实“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方针的课程,在课程设计和定位上就应体现“爱国爱校”的传统。出于这一考虑,我们将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定位在:让每一位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课的全英课程,因授课对象有众多的非华裔留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定位则更改为: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课程的内容也以知识构成为主。)
在教学中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为此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确立了三个重点: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我们抓住一个中心,即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特点——“和”,作为本课的总纲,通过分讲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各个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结构和整体性精神,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2、认识中华民族的特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认识元素,扩充他们的方法库。身为中国人,许多人对自己民族的特征并不十分了解,更不要说来自境外的青年学生了。因此,学生对了解本民族、进而了解自己充满浓厚的兴趣。我们通过剖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中国人,正确认识世界中的中国。
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素质。这是把现代中国与历史中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的关键点,是学生至为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校开设的本课不同于其他同类课的地方。在课堂的讲授中,我们着重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现代化”?让学生认识“现代化”本身是个发展中的概念,不能以某个区域的文化作为永恒的衡量标准。要保持世界文化的进化,就要赋予世界文化多元性、对比性、互补性和多种选择性。因此,只要是在历史演进中证实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民族和国家,都潜藏着现代化的因素,都有走向现代化的可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提出三条系统思路:现代科学方法的历史支点,现代人际关系系统论的导源,平衡经济发展的理性杠杆。
为了体现暨大的“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特色,贯彻“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寻找和研究可以提高学生人才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跨文化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将适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的教学方法定位在:通过中外比较和建立传统与现代的沟通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传授给他们。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简表

模块顺序
? ??内容
? 教学目标
学时
扩展课程
第一模块:
导言
·中国历史的分期;
·本课的学习意义;
·问题与挑战。
了解文化及传统的含义、构成;明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
? ?4
《转型期中国文化的趋向与新世纪文化展望》
第二模块:
地理基础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典型的大河文明;
·多元文化融合;
·专题讨论。
找到人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成中的“和”的规律,指导社会实践。
?
? 4
?
第三模块:
社会基础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典籍文化的社会基础;
·雅文化的社会基础;
·俗文化的社会基础;
·专题讨论。
学会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区分传统的精华和劣质成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
? ?6
?
《中国文化专题》
第四模块: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经验思维;
·中国传统管理思维;
·中国传统兵法思维。
认识中国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提出,铺垫道路。
?
? ?8
?
《中西科技比较》
第五模块: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儒家的人文主义;
·道家的自然观;
·庄子的齐物论;
·儒道互补的系统论;
·南禅宗的心性论
深刻认识“和”的精神,掌握提高道德修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认识世界、解决宏观问题的方法;深入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实质。
?
? 10
?
《佛教与中国文化》
第六模块: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表现
·虚实相生,异质同构;
·慷慨任气,磊落使材;
·学悟一体,不滞耳目。
了解文化精神的实践意义和途径,并以此推而广之,领悟中国文化诸要素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社会价值
?
? ?4
?
《中国山水与中国文化》

?
确定本课程知识模块的思路
由于本课只有40节时,如果仅把本课当成历史课或专门史(文学史、艺术史、宗教史)来讲,受到课时的限制,很容易将本课讲成一门中学历史课或某几门专门史的肤浅的大“杂烩”,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教育的目的,学生也因为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只是在重温中学课程或其他课程知识而抱怨。本课程建设之初,我们就走过这样的弯路。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和探索,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我们将本课定位为:高度概括中国文化的特征,通过分析中国人解决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思维方式),将中国文化各组成要素(文学、艺术、兵法、宗教、艺术,甚至政治等等)的基本特征引出来,既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化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又让学生学到自己去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方法。我们也考虑过:利用哲学高度概括的手法,学生尤其是港澳台侨生是否适应,是否能够理解,是否有兴趣?为此,我们在讲课时尽量深入浅出,以情动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与学生的互动,我们注意到,高度概括中国文化特征的方法,普遍受到学生欢迎,甚至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有学生这样评价本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从一种对学生来说前所未见的角度来教授,即以中国传统思维做主线,穿插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军事、管理、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再以专章讲授中国人传统思维方法和东西方思维方法对比,对我以前所学的中国方面知识有了一个‘串连’作用。打个比方,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中国水墨画爱‘留白’,现在我知道是因为借‘留白’来带出联想的意境,而这里所谓的意境,就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观念衍生出来的……诸如此类的例子一言难尽。”另一位学生说:“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就是现代本科教育中的先驱者实在不为过,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重新认识我国文化精粹, 并同时应用于生活上每个细节, 这才是智慧的体现, 才是真正复兴我国文化之路!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普遍就是缺乏像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授,特别是对思维方式的传授。”(请见教学评估中的“学生意见”)。
可见,即使是港澳台侨生,他们对掌握方法还是充满兴趣和热情的。依据这样理念和学生调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将本课分为以下六个知识模块。
?
本课程知识模块及其顺序的详细说明
第一模块:导言
了解文化的含义、构成,以及传统的精神和对现实的影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明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问题一: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分期。
问题二:学习本课的意义;
?? ????一、认识你自己
??? ???二、学史使人智
??? ???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 ??1、文化、文化传统
?????? ??2、传统有优劣之分
?????? ??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 问题三: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第二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基础及其影响。
了解人及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对中国文明产生的源头和形成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能够正确地分析中国辽阔疆域形成的原因和多元文化融合及实质。通过上述认识,引导学生明白:“和”作为一种有序的系统,并非人类的主观愿望,在客观对象中,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在民族文化生成中,“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找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到人类社会中。
???? ??一、典型的大河文明
??? ???二、多元文化融合
?????? ??㈠ 华夏文化形成
??????? ?㈡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 ?㈢中国与亚洲邻国的文化交流
??????? ?㈣中西文化交流
???? ??专题:环境与文化系统之间信息传播的几种途径(证明中国文化不是封闭型文化。
第三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学会用整体辩证(“和”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古代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及其历史影响;从正确区分社会传统的精华和劣质成分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 ???一、独特的社会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二、早熟的官僚体制促进传统典籍文化的发展
????????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和对自然的反思辅助雅文化成长
???????? ???四、小生产者经济成为俗文化发展的土壤
???????? ???专题:为什么中国小农经济会长期存在,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何影响?(证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有其社会经济因素)
第四模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三大特征:直觉和悟性—经验思维、整体和辩证—管理思维以及运筹和博弈—兵法思维。本课从分析传统的思维方式入手,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特征产生的人文环境,为以“和”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提出,铺垫道路。
??? 问题一:什么是思维?
??? 问题二:民族思维方式如何形成?
??? 问题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直觉和悟性——认识世界的基础
?? ?????二、整体和辩证——治国和管理文化的基本点
??? ??????㈠ 带有生命发展色彩的过程性思维方式
?????? ???专题:过程性思维方式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三个结果
???? ?????㈡ 注重空间关系的结构性思维方式
?????? ???专题:中欧文化差异的思维特点
??? ??????㈢ 带有普遍联系特点的“月令图式”思维方式
???? ?????㈣ 缺乏严密论证的非知性思维
?? ?????三、比类和运筹——商战和兵战谋略
??? ??????㈠ “取象比类”和“合理外推”
??? ??????㈡ 运筹和博弈
第五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通过本主题,帮助学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和”的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掌握提高道德修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掌握认识世界、解决宏观问题的方法;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实质。这一主题的内容主要有: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在人文关系中的指导作用);道家的自然观(对“和”的认识);庄子的齐物论(对“和”的分析);古老的系统观及其现代意义(“和”的结构和方法)。
?? ?????一、儒家的人文主义
???? ?????㈠ 中欧人文主义的异同
????? ????专题:传统解决矛盾的方法(中印欧比较)
???? ?????㈡ 人性论
???? ?????㈢ 社会论
???? ?????㈣ 道德观
???????? ????二、道家的自然观——对宇宙的认识
?????????? ?????㈠ “道”(总规律)
?????????? ?????㈡ 自然观(规律的本质
??????????? ????专题:自然观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表现
?????????? ?????㈢ 天道观——中国古代本体论
???????? ????三、庄子的齐物论
???????? ????四、儒道互补的系统观
?????????? ?????㈠ 古代现代系统论的异同
????? ??????????㈡ 中国古代系统观中的几种关系
?????????? ?????㈢ 古代系统观的实践意义
???????? ????五、南禅宗的心性论(扩展课程内容)
第六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艺术中的表现。
艺术是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通过分析文化精神在艺术中的功能作用,了解文化精神的实践意义和途径,并以此推而广之,领悟中国文化诸要素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社会价值,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内容和形式(善和美——“和”文化的突出表现)所抱持的辩证态度。(此模块的内容,部分属扩展课程)
?????? ???一、虚实相生 异质同构
???????? ????㈠ 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
???????? ????㈡ 传统艺术的心物对应
?????? ???二、慷慨以任气 磊落以使材
???????? ????㈠ 意境和气韵
???????? ????㈡ 追求变化
???????? ????㈢ 飞动之美
?????? ???三、学悟一体 不滞于耳目
?
以上知识模块在教学中的对应学时
课程总学时是40节时,除了考试、复习和实验占去6节时外,余下时间全部用来讲课、讨论和观看影视资料。此外,由于本课程已经建立课程群体系,我们会按照形势和学校要求,在学生修读必修课本课之外,额外安排专家讲座和答疑,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扩展课程:《中国山水与中国文化》(蒋述卓教授)、《佛教与中国文化》(蒋述卓教授)、《转型期中国文化的趋向与新世纪文化展望》(蒋述卓教授)、《中国文化专题》(马明达教授)、《中国美术史》(马明达教授)、《中西科技比较》(黄颖黔副教授)等。
各教学主题的定位和学时分配:
第一主题是导言,对全课程做一总体描述,定义文化和传统的相关概念,从历史科学的角度来厘清一些不准确的观念。(4节时)
第二主题和第三主题,即地理环境背景和社会背景部分主要担负两个任务:一是帮助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其沿革有一个整体认识(通识教育);二是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趋势,并对其作为现代社会的历史基础做出一个合理公正的评价。(10节时)
第四主题和第五主题,即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部分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课时基本上采用相互独立却又以某种内部规律作为连结点的专题形式,以此突破时间限制,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外招生较少接触该部分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会尽力予以详尽解释。(18节时,部分为扩展课程)
第六主题,即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本部分内容是在讲完第四、五主题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尽管占时不多,但只要能做到融会贯通,该主题的教学同样会获得很好的效果。(4节时、部分为扩展课程)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其表现。
本课程的难点有:
1、属于学术研究方面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比较和横向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种类和技术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和其所面临的挑战、面临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与现代社会的一致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行为、组织行为和教育行为的启示作用;等等。
解决的办法:①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对上述学术问题进行专项研究。近期正在研究的难点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行为、组织行为的启示作用。
②可将上述学术问题转变成“热点”问题,通过专题讨论、布置作业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2、属于课时分配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大学问,如何在40学时里面将这样一门大学问全部讲完?这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解决的办法:20年来,我们做了多种尝试,先是像讲历史课那样,以断代史的方法来讲述各时期的文化成果。后来,又采取分讲专门史(文学史、宗教史、艺术史等等)的办法进行教学。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根本不可行,一方面是课时不允许这样做,另一方面,讲课实际上是在做知识堆砌,无法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也很难将爱国主义的主题灌输给学生,更难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的精神。
???? 经过反复摸索,我们找到了目前来说是比较好的方法:
① 重点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等,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可以马上抓住中国文化的主流和特点。在此过程中,将中国文化各个要素(文学、艺术、宗教等)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举例等等插入学生要掌握的内容里面,以便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面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② 建立课程群体系,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纲领性课程,再分设《中国文化专题》(马明达教授)、《中西科技比较》(黄颖黔副教授)、《中国山水与中国文化》(蒋述卓教授)、《佛教与中国文化》(蒋述卓教授)、《转型期中国文化的趋向与新世纪文化展望》(蒋述卓教授)等课程作为支持性课程或讲座。在学生修读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同时,可任由他们按照兴趣、时间安排等等自由选修这些课程或讲座。
3、属于课程扩展方面的:由于本课程属公共课,学生来自各个院系,既要在40个课时里面讲完全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又要安排学生实践学习,这在时间上更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容易引起公共课与专业课在课时分配上的冲突和矛盾。
解决的办法:通过各种办法,与各院系协调解决。
4、属于师资培养方面的:由于本课程的思路、设计和方法比较新颖,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文化研究通常离不开大量的资料和经验积累,因此,保证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和成熟的研究、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但由于本课程属于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应用型学科不同,在当前务实且近乎浮躁的社会风气面前,要寻找和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能够以课程研究为己任、耐得住学术寂寞、沉心于学术研究的青年教师已变得难乎其难,这应是本课程最大的难题!
解决的方法: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还应得到社会的支持,由社会各界共同解决。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教材--<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新论》:
主要教材采用龚红月为主编、主创、主笔的著作《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新论》(参编:王培林、杨俊华、何君宜、何宇清;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2000年第2版)或以上著作的修改版《中国传统文化新论》(香港中华百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本教材的编写缘起:
从1985年本课初设之时起,我们就已经自己着手编撰教材,当时的教材都是油印的,在教学过程中反复修改。如是,经历了多年时间,至1992年,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开始编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受到这种风气的启发,我们也打算在原有的油印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和深化,将我们多年的研究心得和在教学中得到的体悟写出来,也算是我们代表暨大与学界进行一次交流和对话,这成为本书写作的缘起。
●本教材的特点:
由于是给港澳台侨学生阅读的教材,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就很注意在观点、语言等上面与国际社会接轨。又考虑到本书的教材性质,学生很难在一个学期里通读一本面面俱到的大部头文化史专著,因此,我们只能将本书定位在: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各要素特点,引出对传统的特征及结构的基本见解。为了不使全书各章节内容离散,我们将中国文化的“和”的精神视为中国传统的系统论,用以为贯串全书的主线,并创新性地采用系统的方法来写作本书,因此,本书显得与其他同类书很不相同,其特点就在于全书有史有论,资料详实,但又不是一般性的历史著述,其中,概论的色彩会更浓厚一些。
●本教材的社会地位:
本教材的撰著者在当年都是青年教师,不是名人,但当年我们都充满热情,抱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决心不遗余力,即便呕心沥血,也要编出一本好书来。我们编写这本教材,并不是为了功利,更不是为了出书而写书,而是想用我们的教学成果报效社会,并与社会交流,以充实我们的知识库。因此,我们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遍查资料,精心钻研,对每一个材料和观点都进行严格查对和论证,即便是引书和引论部分,我们也是严格按照学术要求,详细注释,以杜剽窃之疑。正因为这样,本书编成发表后,在社会上曾一度引起较大的反响,1995年的广州日报有作者撰文,称本书是“近年来南粤社会难得一见的好书”(可惜当时的社会评价材料已经全部亡佚,没有保留下来),出书五年内,已经多次重印,第一次印刷3000本,第二次印刷8000本,第三次印刷8000本……,每次都很快售罄。本书也因其社会影响和写作水平而获得广东省青年社会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中草堂杯第三届广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年)。(荣誉证书)
近年来,本教材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较高的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熊月之研究员评价说:本课程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为境外学生度身定制之特点,较传统的教科书有所突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本既适应境外学生,也适应内地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好书。”(见熊月之院长的评语原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黄振位研究员也说:“课程所用的自编教材《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提出中国传统“和”文化这样一个主题,辅以大量翔实史料,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各种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深层评析,其中不乏新知灼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见黄振位研究员的评语原件
?
全英授课的教材则采用余惠芬老师主编的全英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该书不仅可作为面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所有具有一定英语阅读能力的有兴趣者均可将其作为自学读物;对于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不失为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
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讲义:
? 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通过PPt.(POWERPOINT课件制作技术)将讲义的主要内容和纲要打印出来,并放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网站上,以备学生做参考资料。(参见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讲义”
?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环境主要是拥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多媒体教室。教室有统一、方便的多媒体课室管理系统,教学设备齐全,每台教师机和学生机都可以上网,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为学生基于网络资源所进行的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网络环境。另外,学生展示多媒体作品,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讨论、协商以及实践汇报,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学校有先进的校园网络,供广大师生上网。本课程建立的网上资源均挂在校园网上,便于学生上网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和制作多媒体作品搜寻资料。
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齐全,图书馆、教学大楼、计算中心、科学馆、学生宿舍,都装有宽带网,每个学生都可以向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申请IP地址,上网学习,查询资料等。本课程建立的三个教学网站都实行开放式教学,利用论坛讨论问题。资源共享,任何时候都可以点击进入网站。
? 全课程在多媒体课室内完成,利用学校较好的多媒体条件,使课堂讲授更生动更易为学生接受。见龚红月老师、余惠芬老师正在多媒体课室内讲课图片)由于本课早在几年前多媒体教学尚不太普及的情况下,就开始制作电脑课件,目前,课件制作技术已较为成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利用PPt.技术编制课程提纲、定义和基本内容,预设动画。利用超级链接将主板书与副板书联结在一起,使视觉画面更加生动和更加饱满。
2、插入大量来自网上或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和自己制作的图表、地图、古代书法绘画等,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自己制作图片是本课件最大的特点,因为其可以贴近讲课内容,虽然在制作过程中会花费大量时间,但这比单纯插入外来图片更附合教学课件的发展要求。目前,大量图片已经汇总上网,涵盖人文艺术人文建筑人物人文历史精彩文物共500余张图片,见“图片库”
3、 全课程制作出总数据量达40MB、动画文件70份、切入VCD内容的PPt.文件;加入VCD影片和近200张的投影胶片(大部分已转变为PPt.页面)。为使学生不感枯燥、雷同,制作页面时,每章节都采用不同的背景,每张画面都精心设计,尽量在字体色彩、字形和画面的结体上变换手法,或者加入动画、图片作为装饰,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见中文、英文教学课件)
4、 对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中国哲学”这些较为抽象的课程内容,采用形象设计的手法,借助三维动画、“自选图形”、“标注”、“文本框”、“艺术字”等技术的散点设计,使页面更加形象,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5、 利用电脑音效和声响,增强画面的立体效果。
6、 随课程切入有关VCD、DVD内容,如《三十六计古今谈》、《黄帝内经》、《周易》等,并将部分放入网络资源“视频库”,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欣赏。
?
总而言之,本课件制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课件制作及其认真,创作观念尽量新颖,页面效果务求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更新,反复修改不厌其烦。为此,有学生评价本课件是他们所见过的“最漂亮的教学课件”。
??? 除了课件以外,我们还通过建立网站,将属于本课的教材教学课件(双语)网络课程图片库习题库“视频库”学生习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相关网站链接主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五彩缤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师生答疑与交流等等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本课是公共必修课,课堂规模都很大,一个课堂学生人数50-130不等,有的老师一周上课甚至多达7个班,14个课时。这样大的教学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保证每个学生学而有成。为此,我们的做法是:
教学方法:
1、寻找适应外招生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暨大全日制本科生中,港澳台留学生(外招生)占了45%,他们大多受境外环境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国内迥然不同。因此,我们的教学就要在不同的价值观的冲突和磨合中发挥影响和引导作用,这需要我们对外招生的思想、习俗、情感等等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适合外招生教学的方法。本学科的教学有别于其他同类课程,即不仅仅是介绍儒家的思想和影响——事实上儒家思想也并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而是要发展成一个让学生对中国文化精神有全面且深层认识的全新体系。这个体系是建立在中外文化哲学和思维方式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思考情境和剖析中国文化历史事件的初始形态,进而去寻找其终极效应和普遍意义。
2、建立本课独特的文化研究方法体系。由于本课既属于通识教育,又属于知识能级结构中的一部分,因此,既要将其区别于历史课,又不能让其脱离文化的历史背景,这其中的关系很不好处理。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验,我们已找到相应的方法:将中国发展的历史观融入课程中,而不是像其他同类课程那样,仅从断代的角度去讲解各时代的文化成果;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整合的方法,因此,课程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为主要脉络,再大量插入或枚举历史事实及文化现象,务求让学生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系统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实践意义。
3、引入国内外高校教学方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转化为本课的方法特色。这些方法包括上面(2-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栏)提到的“MT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层次提高法”和POM(Principle of Motivation:“动机原则”)、中外文化和思维方式比较,等等。
4、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教学仅是一种知识传授,教育则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挥社会影响作用。
?
教学手段:
?
1、主讲教师熟知外招生心理,与港澳台侨学生互动频繁。课堂教学采用普通话,师生互动则辅以粤语,通过粤语交流(港澳生几乎都讲粤语),拉近师生距离,这既便于学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也利于主讲教师把握学生心态和学习进程。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请参见“4-3? 教学条件”一栏。
3、建立课程网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见同上)
4、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独特的随机的讨论方法,不是通过点名让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与课程问题融合起来,随机设问,例如,2003年,美国发动侵略伊拉克战争。当年,我们结合中国兵法谋略家吴子对战争的论述,让学生讨论:美国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从长远来看,美国能否在这场战争中获利?以此让学生了解中国兵法思维的性质。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感兴趣的、与他们在境外学习习惯相近的氛围中,进行思考和领会,是本课程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布置作业时,我们也尽量采取比较和独立思考的手法,一方面避免他们到网上抄袭,一方面也是启发他们去进行对比思考,例如,我们出的其中一道作业题:“试比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你所在的国家或居住地的思维方式,看有什么区别或联系”。
考试时,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将课程知识点溶入思考题中,试题结构分布为:30%是知识题,70%是分析题,如某简答题:试评价“中医不是科学”这句话的正误。(材料:有人说,属于“科学”类别的学科或学说,必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经过“实证”,二是有普遍适用的公式体系。)。
5、依照境外学生的特征,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五种定位模式:
模式一:境外学生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受语言、习惯和兴趣等的影响,境外学生在接收大学课堂发送的信息方面,其效率明显低于内招生(中国大陆学生)。面对每学期在课堂上大量出现的教学内容,他们只会也只能按照个人的经验、喜好、兴趣甚至情绪来进行选择和记忆。针对境外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对课程应进行灵活设计,例如,如果一学期授课在八章以上,学生就不易掌握课程的焦点,不易形成深刻的印象,造成大量教学信息的流失,这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有鉴于此,我们在一学期课程的安排上,努力去突破课程的传统设计,一般一学期只重点讲解四至五部分内容,同时引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形成专题形式,这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以专题为重点,将各种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张性很强的知识面。由感兴趣的问题为点,由点而面,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记忆的特点,拥有打入学生记忆的先天优势。
模式二:境外学生喜欢简单,讨厌复杂。他们害怕在黑板或电脑投影屏幕上出现成片理论性很强的文字,他们不仅无法理解,而且会出现心理晕弦。从经验上来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沟通的诀窍,就是不要长篇累牍地板书,既然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电脑的优势,制作动感、生动、表现手法多样但字数相对有限的多媒体课件,对某个重点问题还需进行特殊设计和制作,以便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并突破学生痛恨复杂的心理屏障。
模式三:境外学生重视情感沟通。课堂上的情感交流,现在正日益成为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说来,对一门课的兴趣和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强弱的主要因素。动机过强,会使学生只注意学习目标,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细节;但动机过弱,注意力就很容易转移,无法收到听课学习的效果。我们可以抓住境外学生在陌生环境中更重视情感沟通的特点,建立教学的情感情境,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的情感情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在课堂上掌握以情动情的技术,如在表情语言、体态语言和讲授语言上增加情绪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建立教学中的情感体系。
模式四:境外学生的想法容易失去焦点。境外学生在自己的居住地长期生活,不断接受当地的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宣传,主体思想业已形成定势。例如,港澳学生长期生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本文化,又兼容西方文化的环境之中,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他们思想的多元性,但却模糊了他们对母本文化的本质的认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取舍上失去定位的焦点。我们的做法,是将中国发展的历史观融入课程中,而不是像其他同类课程那样,仅从断代的角度去讲解各时代的文化成果;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整合的方法,因此,课程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为主要脉络,再大量插入或枚举历史事实及文化现象,务求让学生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系统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实践意义。当学生从教育的主流渠道获得大量属于母本文化的保真信息后,他们对母本文化的认识才会更加清晰。
模式五:境外学生有遵从规则的习惯。例如,由于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香港社会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公众规则、社会规则本是一种“外法”,但它可以逐渐向内发展,最终内化成个人的行为准则,成为指导个体行为的“内法”。这种外法与内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观点于无形之中影响了社会公众,表现出社会规则对个体行为的潜移作用,这也是香港学生具备较成熟的法律观念以及习惯遵从社会规则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素质和良好习惯,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一种积极的、支持性的、健康的规则环境,其第一步就是要寻找解释规则的共同话语,以此缩短文化距离,并为跨文化教育过程中的规则建立和实施铺垫道路。当教学教育中的规则变得更有条理更加明晰更符合规律,当学生接受了这种规则并将之内化为一种自觉,他们就可以在预期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价值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并于内在奖励的积累中增强学习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