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岩浆岩岩石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岩浆岩岩石学 一级学科:  07 理学
二级学科: 0706 地质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赖绍聪 学校名称:  西北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nwu.edu.cn/yjy/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6681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岩石学》是地质学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岩石矿物与构造地质、地层古生物地质学的三大支柱,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自上世纪40年代末建系以来,一直把岩石学作为地质学本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而《岩浆岩岩石学》是岩石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三大岩中研究最成熟的一个方向,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和地球科学自身的发展,岩浆岩岩石学的内涵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岩浆岩石学的研究在我校研究起步比较晚,其在国内及我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建立以前,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杨钟健等老一辈地质学家对国内地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造及地层古生物方面,而对岩石学的研究鲜有提及。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在此时限于条件,也未能展开系统的岩石学教学和研究。
?????????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末期,大批地质院校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岩石学的教学和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如池际尚院士首先将岩石物理化学这一概念引入国内,为以后理论岩石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展开的华南花岗岩类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徐克勤、王德滋、董申保等都在花岗岩的成因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国外在此阶段,以岩石物理学和岩石地球化学为重要证据,最终提出了地质学史上革命性的理论--块构造学。我校在此期间,已开始大力发展岩石学科。
???????? 第三个阶段是将岩浆岩产出的构造环境和威尔逊旋回相对应,提出岩石构造组合的概念,将岩浆岩石学的研究和大地构造紧密结合。西北大学地质系在这一时期紧密挂靠张国伟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秦岭岩石圈三维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重大项目,在造山带岩浆岩成因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科学研究,锻炼了一支岩石学教学科研队伍,为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第四个阶段,随着测试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调整对课程教学产生了显著影响,教学内容不断得到调整和深化。岩石圈横向不均一、地幔柱、拆沉作用、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大陆深俯冲和陆内变形等研究成果逐渐渗透到岩浆岩岩石学的教学内容中,数字模拟和实验岩石学方法得到较快发展。
????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随着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材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本系自上世纪末开始以CAI课件的研制为发端,以本教学组成员为主编或主创,陆续开发了“构造地质学概论”、“地质学概论”、“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三部多媒体电子教材。“岩浆岩岩石学”网络课程和相应的网络课件,编制了与教学大纲相配套的 “岩浆岩岩石学”CAI系统课件,结合国家精品课程“构造地质学”研制的网络教学与管理系统“教学园地”,在岩浆岩岩石学课程教学中形成了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CAI课件、多媒体电子教材、习题集、实习教材、野外实习指导、网上答疑、课程讨论以及构造地质学网络课程在内的课程教学电子档案和运行系统,并自2001年开始全部实行了网上公开。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对提高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多次的教学检查评估和国家理科基地评估检查中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广泛好评。
?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岩浆岩岩石学课程教学是我系基地班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的要求一般高于非基地本科专业,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及师资配备也与普通本科专业有一定的区别,根据教育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有关要求,主干课程教师必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本课程的师资配备遵循了这一原则。基地班课程除了学习基础理论外,还要求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国内外的较新动向。最终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验资料的讲授,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岩浆岩岩类学知识,并对岩理学有一个初部的了解,使学生对现代岩石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理论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课次
授课方式
内容
学时
1
讲授
第一章 绪论
2
2
讲授
第二章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2
3
讲授
第三章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2
4
讲授
第四章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2
5
实验课
实习一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2
6
讲授
第六章 超基性岩类
2
7
讲授
第七章 基性岩类
2
8
实验课
实习二 橄榄岩-苦橄岩类(I)
2
9
实验课
实习三 橄榄岩-苦橄岩类(II)
2
10
讲授
第八章 中性岩类
2
11
实验课
实习四 辉长岩-玄武岩类(I)
2
12
实验课
实习五 辉长岩-玄武岩类(II)
2
13
讲授
第九章 酸性岩类
2
14
实验课
实习六 闪长岩-安山岩类(I)
2
15
实验课
实习七 闪长岩-安山岩类(II)
2
16
讲授
第十章 碱中性、碱性及脉岩类
2
17
实验课
实习八 花岗岩-流纹岩类(I)
2
18
实验课
实习九 花岗岩-流纹岩类(II)
2
19
讲授
第十一章 岩浆岩的成因
2
20
讲授
第十二章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及其形成大地构造环境
2
21
实验课
实习十 碱中性、碱性、煌斑岩类
2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岩浆岩岩石学是岩石学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和地质学及其它自然科学存在密切的关系。岩浆岩内容丰富,作为分类基础的岩石物质组份、结构构造是了解各种岩浆岩基本特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岩石在自然界的产状、分布以及和周围地质构造的关系进行系统学习,进而阐明岩浆岩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并探讨岩浆活动的规律和岩浆岩形成的相关地质条件。
因此,本课程的重点是阐明岩浆、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岩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岩石产状及相特征,分类命名,以及主要岩类的手标本及显微镜下鉴别特征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难点是正确理解岩浆岩形成过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机理,将岩石这一地质实体与地质作用过程中的深度维(上地幔→地壳)和时间维(地壳与上地幔的演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岩石成因理论与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融合在一起。
解决办法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增加讨论课和实践课,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通过岩浆岩岩石学传统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的丰富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选择空间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要求的丰富知识库,将复杂的地质现象和缓慢的地质过程形象化,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方法上,学生直接参加部分教学活动,参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从而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实习过程中坚持以基本技能训练入手,在岩石实验课程中让学生自己观察描述岩石现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本课程教学质量。
?
?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在岩浆岩岩石学实验课上,教师利用10-15分钟时间把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要达到的目的用多媒体、激光投影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并把典型薄片向学生进行简明扼要和精辟地讲解和示范,有了这种直观的演示,学生很快就能了解本节实验课的内容和目的,这比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无目的的摸索效果要好得多。比如,由我们研制的《岩浆岩岩石学实验纲要》多媒体教程,投入使用后效果很好。
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方式分为课堂授课、实习课、两种方式。
1、课堂授课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组织。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没有列出的背景知识,穿插较多的课堂讨论,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和课程要点。
2、实习课课程中的技能型内容在课堂授课中很少涉及。这部分的内容主要通过实习课完成,包括要点讲解和学生独立完成实习作业两个部分。实习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和综合实习两部分。其中综合实习对检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是整个实习课的重点。实习课也是深化对基本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作业可以使学生对一些难解概念做到真正理解并能够应用。同时,实习课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习课作业完成情况,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岩浆岩岩石学课程教学主要选用国内出版的高等学校统编教材,比如有由路凤香、桑隆康等编著、2002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岩石学》和由邱家骧教授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学教研室集体完成、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岩浆岩岩石学》(该教材曾获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在 《岩浆岩岩石学》教学中,考虑到国内现行教材的不足,大胆引进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Eric A. K. Middlemost编写的《Magmas,Rocks and Planetary Development》原版教材中部分内容,并参考我们在澳大利亚访问期间收集的Macquarie大学岩石学考试试卷,与教研组其他同志共同建立了岩浆岩考题库,该题库为我系全面实施教考分离奠定了基础。
通过“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持续深入的教学改革,本系的教学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地质学系具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上世纪90年代晚期建成了拥有102台微机的学生专用机房,6个多媒体教室,与校园网连接的地质学系局域网。系内每个实习实验室、资料室、档案室、办公室均可上网。之后,通过校园网二期建设,每个学生宿舍也相继设置了网络端口,学生在宿舍即可上网。此外,由于本系实行本科生个人导师制,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办公室或实验室网络端口上网。本系自主开发了网络教学与管理系统“教学园地”,为网络教学提供了一个简便易用的教学平台。通过该系统,本系绝大部分课程实现了教学档案上网。
地质学系实习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在实习课、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自由使用实习实验室中的教具模型和教学器材。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La-ICP MS)、X荧光光谱(XRF)、激光粒度分析、裂变径迹分析、地震资料解析、油层物理、CAI室、3S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有条件地对学生开放。学生通过短期课程培训后,可以申请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或参与教师研究项目,在教师和技术人员指导下直接上机操作。本系实验条件和管理模式都为与本课程有关的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课程比较广泛地采用了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自行研制了网络教学与管理系统“教学园地”,推广应用为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目前全系所有课程教学资源全部在网上公布。上网资料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电子教材、网络课程教材、CAI课件、实习教材、野外实习指导书、习题集、教案、自主开发的教学软件等,同时在网上设置了网上答疑、课程资料下载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源上网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学、以及由于课堂信息量大给学生做笔记带来一定困难(可以下载打印后作为笔记底稿)等问题,并有助于形成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健康发展的机制。
在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我们强调根据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手段的原则。首先对包括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内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比较它们的教学功能和效果,给各种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以明确的定位。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各种方法互为补充。这样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解决了部分教师思想上对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是否能够真正收到实效的困惑。
?
?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方式
?
???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它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 我系自1997年以来,十分重视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系内全面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计划,要求国家理科基地教学课程全面逐步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投入大量资金为承担理科基地教学的教师每人配备东芝(或戴尔)笔记本电脑一台。系内教学室、实验室现已全部装备高精度激光投影器和台式电脑控制设备,并为此全面改建了地质系网络教学体系,局域网站服务器、CAI教学、CAD教学研究和控制室,使我系的教学手段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经过岩石学教研组的共同努力,目前“岩浆岩岩石学”全部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已将各门课程的多媒体教案、讲稿、教学大纲、课程进度表等全部挂人西北大学校园网,全校师生可以随时阅读、观看和下载。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我系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受学生的欢迎。
?? 值得强调的是,“岩浆岩岩石学”的任课教师始终坚持追踪学科前沿,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更新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自2000年挂入校园网后,至今已进行了三次改版和更新,使得教学内容不断地逐步完善。
?值得强调的是,“岩浆岩岩石学”的任课教师始终坚持追踪学科前沿,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更新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自2000年挂入校园网后,至今已进行了三次改版和更新,使得教学内容不断地逐步完善。
上课学生规模
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教学质量的有关要求,我系基地班岩浆岩岩石学学生上课严格控制规模,理论教学每班级不能超过30人,实验课程分组进行,为确保实践教学的高质量,每组学生人数不超过15人,通常实验分组控制在10-15人之间。
?
改革考试方式,全面推行考教分离
?
由于《岩浆岩岩石学》属专业基础课程,因而我们目前仍然沿袭了闭卷考试的基本方式。但强调了实际操作和岩石鉴别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将学生总成绩构成区分为两部分:即理论考试占 70%,而实验课成绩占30%。重要的是,我们对于考题类型、出题方式进行了系统改革,参照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试卷类型(如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等),增加了相对较为灵活的思考性题型,而减少和压缩了较为死板的考题类型,并集全体任课教师的集体智慧,于1996年初建设至今已初步形成了《岩浆岩岩石学》试题库,使考试体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另外,我系于1997年起,首先在《岩浆岩岩石学》学科实施考教分离试点,任课教师管教不管考,考试由除任课教师之外的教研室其他教师共同组成命题小组,以教学大纲为基本准则,独立地命题,并完成课程的考试,由此检验教师的授课质量,避免了考试过程中的倾向性、暗示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确保了教学质量。
?
加强实验室建设
岩石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40%一50%的学时是在实验室完成。因此,实验室建设对于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自1995年起,我系利用国家理科基地建设经费以及“211”建设经费,对我系岩石学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建设,显微镜全部更新为日产双筒尼康镜,配合各实验室装备了莱一卡数码显微照()相投影系统。使得我系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已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与国外大学教学设备处于类似水平,为确保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岩石学实验课上,教师利用1015分钟时间把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要达到的目的用多媒体、激光投影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并把典型薄片向学生进行简明扼要和精辟的讲解和示范,有了这种直观的演示,学生很快就能了解本节实验课的内容和目的,这比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无目的的摸索效果要好得多。比如,由我们研制的岩浆岩岩石学实验纲要电子教案,投入使用后效果很好。
????? “岩石学实验室建设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典型岩石标本库和薄片库的建立。数十年来,我系全体教师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在标本库及薄片库建设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岩石学标本库中至今还陈列有上个世纪初期由张伯声等老一辈地质学家采集的典型标本。自1993年国家理科基地建立后,我系在这方面更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自1994年起,全教研室曾6次召集全体教师会议,布置、落实标本、薄片库建设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专程派出教师赴典型岩区采集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向国内标本厂订购成套的标本和薄片,特别强调教师在承担科研项目和出国考察进修期间注意收集典型岩石、矿物标本,并于1995年初在地质楼三层、二层开辟专门场所,将原有的岩矿陈列室改建为岩石陈列室矿物陈列室,收集、积累了一大批典型岩石、矿物标本,从而为全面推进实验室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