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 教师队伍 |
课程名称: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一级学科: | 08 工学 |
二级学科: | 0810 环境与安全类 | 教学层次: | 本科 |
负责教师: | 钱 易 | 学校名称: | 清华大学 |
院系名称: | 申报状态: | 已获奖 | |
申报级别: | 省级 | 申报文件下载: | 无下载文件 |
获奖名称: | 获奖年度: | 2006 | |
主页地址: | http://166.111.92.13/apply/teacher/course_preview_index.jsp?curid=540&coursename=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curstyle | 是否交换: | 否 |
浏览次数: | 14660 | 网上评论: | 没有相关评论 |
课程介绍: |
课程定位与目标 ??? 1999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对学生进行“高层次、高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清华大学的学生入学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一直是清华大学有良好声誉和影响的院系。与清华大学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结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建设绿色大学的需要,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全校各类专业学生的参与,主要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2)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科学发展观;(3)掌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基本知识;(4)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热情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成为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教学内容 ?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特点是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学科的覆盖面广,本课程涉及生态学、资源学、环境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将这些学科密切联系又相互支撑、融合与交叉,在教学内容的布局上有以下特点: 课程重点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难点是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其知识体系、理论和方法覆盖面广,而现实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又使得本课程呈现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同时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又要求本课程及时跟踪和适应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课程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是本课程教学的基础。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布局充分体现内容的全面性,同时结合现实不断调整具体的实施细节。课堂教授部分内容涵盖了当今国内外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所有基础理论和实际热点问题,使学生建立系统理论基础;学生掌握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就有可能在各自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和理念指导学习和实践,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 ??? (2)综合能力培养是本课程教学的目标。大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教育是进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环节的教育,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植于他们的思想中,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因此本课程在系统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结合其各自的专业背景,运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 (3)创新和实践是本课程教学的根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呈现一定程度上矛盾的今天,如何在掌握环境保护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至关重要的。现实中,新问题、新需求的不断出现,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还将不断发展和涌现。因此,在教学中除采用讨论式方法激发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还通过开放式的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目前中所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对正在新建中的重大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 科学的发展理念、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整体的把握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基于上述教学理念,形成了以下本课程的教学思想: ??? 四个注重:注重掌握系统理论知识,注重建立科学的理念,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注重激发创新意识。 ??? 三个结合:理论分析与现实实践的密切结合,科学理念与综合运用的密切结合,基础知识与工程创新的密切结合。 教学条件 ?教材和课件建设开发 ?课程教材与参考书籍 ??? 1. 主要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唐孝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辅助教材:上述29集教学系列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电子教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专家访谈资料库》等; ??? 3. 参考书籍: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唐孝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X22-43 Q263(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索书号); ?教学场所 ??? 清华大学网络中心为全校所有课程专门开辟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所有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均与internet挂接,随时可以进入学习和参与讨论答疑。本课程从该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平台开设以来就开始使用,经过这几年的积累,本课程已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积累了历届学生的讨论问题。 ??? 利用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音像教学片和教师授课的ppt教案,使学生能得到深刻的印象;学校的网络学堂使课程内容、信息、资源及时公布,学生的疑问得到及时解答,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师都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在上课第一天就全部公布给学生,及时回复所有学生的Email;稳定了助教队伍,做好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工作。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