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曲式与作品分析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曲式与作品分析 一级学科:  05 文学
二级学科: 0504 艺术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李吉提 学校名称:  中央音乐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202.152.177.67/music/jingpin/qushi/main.jsp#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7517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曲式与作品分析”属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范畴。因为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最直接对象,就是各个历史时期著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所以从这个意义讲,这门课对于作曲系学生而言,也无异于通过分析别人的作品来学作曲。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又是一门独立的有关曲式结构技术的学问,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和技术训练。因为对于音乐创作而言,好的动意,未必就能获得积极有效的发展及合理的组织形式。所以,相关的结构观念和技术训练,也需要通过该课获得。

  “曲式与作品分析”又是中央音乐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这是因为所有学音乐的人,无论是演奏、演唱、还是音乐学专业,都需要具备最起码的理解音乐和分析音乐的能力。因为只有理解了,才可能进行准确的艺术演绎和不脱离音乐创作本体的音乐介绍、欣赏或评论等。这些要求,又以指挥系和音乐学系更为严格。因此,该课程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要学习三个学期(一年半),而其他系作为共同课,也需学习两学期(一年)。除此之外,该课也是我院招收硕士、博士的必考内容之一。

  据我所知,建国以来,我国的第一部《曲式与作品分析》教程就是 1958 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吴祖强教授写的。它为中央音乐学院该学科的教材建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该教科书的优点是思维逻辑清晰,系统性强。吴祖强教授很快地又转入了作曲教学工作,后来任教的姚锦新教授等又并未编写新的教程。迄今为止,这部书不仅在大陆继续发行,而且还扩大到了在台湾发行,说明了该书影响力之深远。

  四十余年后,由于有的教师感到原有的教材是著书人刚从苏联留学归来和进入教学实践时些的,限于当时的历史和政策环境,该教材选入的音乐作品难免受到某种局限。故我院与之相关的第二本书由杨儒怀教授年写成( 1993 年出版),名为《音乐的分析与创作》。该书内容磅礴艰深,并含有一些属于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一家之见,使人感到更接近于专著,因而很难为其他教师作为通用教程所掌握。在该教学领域,其他比较有影响的本学科书著(按时间排序)还包括 1990 年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与陈丹布写的《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1998 年武汉音乐学院谢功成教授写的《曲式学基础教程》,这两本书,均属比较偏于普及和自学用的基础教程之列。 2001 年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与钱亦平教授合写的《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则以音乐分析理论与丰厚的音乐学知识结合见长。

  本人在中央音乐学院任作品分析教学工作三十三年( 1973 - 2006 )。曾先后为作曲系、指挥系、音乐学系、管弦系、钢琴系、声乐系、民乐系本科生以及干部进修班等各个系口的课程。担任过曲式与作品分析教研室主任。组织和参与过《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的编写工作(共三册,已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人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过程中,陆续输送了一些直接继续从事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人才,他们已分别走上了我院和其他艺术院校的教学讲坛。除此之外,本人还曾有过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兼课的经历,并为一些地方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培训过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师。所有这些教学工作使我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有关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规律和经验,并最终写成了一本新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程( 2003 年出版)。由于我深知不同层次的老师和学生们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教学和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好的解决方式又是什么,所以我所撰写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程的特点在于,它是本人集三十三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即一方面,我注意到学生的音乐视野需要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作为一门课程,无论它的内容有多少,真正要紧的地方,往往也只有几处,注意把最重要的几处阐述清楚了,其他许多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我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强,比较注重在广泛浏览乐曲的同时,注重要害问题的把握。阐述基本理论时,尽可能地做到深入浅出,并借助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启发他们理解和把握新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普遍反映乐于上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并对于我写的教程表示肯定。

  如今中央音乐学院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教学,已形成了含“老、中、青”齐备的教师梯队。并有可供教师自由选择的多部教程和一整套教学谱例集。特别是由于我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改写为电子课件并由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上网进行全国范围的教学后,课程的影响面也随之扩大到整个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这也是我申请将它进一步完善为精品课程的重要原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