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 |
????????本课程本是为了缓解现行高校课程框架的结构性缺失,直接针对当下大学生“成长的烦恼”,为其“精神成人”提供优质思想资源而设置的,即本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优异成果。 ????????本课程堪称是开创当代中国大学人文课程教育之先河,同时又在教材创新、教学优化组织、成果 推向全国诸方面,全方位地引领全国同仁的卓越工程。 ????????本课程大体思路如下: 以上编“人与自我”维度确立的“价值主体”理念来应对“无边消费主义”思潮;以中编“人与国家”维度确立的“现代国人”理念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下编“人与世界”维度确立的“世界公民”理念来应对“狭隘民族主义”思潮。落实到具体课程内容,便有“大学理想”à“人生意义”à “自我实现”à “青春·情恋·女性” à “生存勇气”à “历史记忆”à “启蒙”à “自由·民主·宪政” à “反思革命”à “知识分子”à “全球化”à “环境保护”à “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 à “战争与和平”à “普世价值与多样文化” 等章节。 ????本课程旨在向大学生传播人类普世价值谱系,或曰重在呈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根基,以期有助于他们抵御现实中的负面思潮的精神污染,亦即增强“免疫力”。 |
|
课程大纲 |
①第一讲 导论:精神成人与大学 纽曼“博雅教育”→弗莱克斯纳“学术自由”→罗索维士基“核心课程”→赫钦斯“名著阅读”→中国《大学人文读本》 ②第二讲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一种美德→自我在本土语境的命运→自我实现与自由选择→自我实现的人格障碍 ③第三讲 青春?性爱?婚姻 青春的主题叫成长→性爱需要学习→婚姻与“性革命” ④第四讲 女性意识 性别的两重性→女性神话的由来与解构→女性主义运动在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 ① 第五讲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源起及其中国流变→何谓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公共性与批判性 ② 第六讲 生存勇气 生存与苦难→生存勇气及其类型→死亡之思→自杀与安乐死 ③ 历史记忆 记忆:人与动物的比较→集体记忆与人类尊严→史学传统与史官文化→穿越历史遮蔽 ④ 第八讲 启蒙 何谓启蒙→西方学人对启蒙的反省→中国现代启蒙运动浮沉→启蒙的障碍与难题→重新点燃启蒙火炬 ⑤ 第九讲 革命 “革命”词义考释→社会变迁的三种形式→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两种不同的模式→现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关于革命反思的几个问题 ⑥ 第十讲 自由 自由:路径之误→自由:性质之误→“私人领域”与消极自由→“公共领域”与积极自由 ⑦ 第十一讲 民主与宪政 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民主国家易于抵抗灾难→宪政就是限制政府→中国的宪政道路 ⑧ 第十二讲 和平 和平与反战的思想探索→创造和平局面的实践(上)→创造和平局面的实践(下) ⑨ 第十三 环境保护 人与环境的冲突→脆弱的中国生态→环境伦理思想探索→走向可持续发展→两大难题 ⑩ 第十四讲 科学 科学精神的纯净气质→科学主义与技术至上→科学责任及其人格载体 (11) 第十五讲 多样文化与普世价值 全球化始于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三大思潮与三大运动→联合国与全球化→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全球化与传统文化 |
|
历史沿革 |
①课程预设暨教材编撰阶段(2003年9月前) 2003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设“大学人文”课程教学。其课程预设与教材编撰则可上溯到2001年6月,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协作,在全国范围内,精心整合国内思想界自1990年以来涌现的优秀人文学者(比如上海交大夏中义教授、吉林大学李新宇教授、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等),组织编委会,撰写教材。
②课程教师队伍形成阶段(2003年9月——2005年5月) 本课程教师队伍之形成,曾走过一条从踊跃参与到理性整合的路。踊跃参与,是指2004年春节前后,包括人文学院文、史、哲系科在内的诸多教授皆热心承担“大学人文”课程部分章节内容教;理性整合,是指2005年5月前后,由甘当志愿者的资深教授与部分青年讲师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设立“大学人文教研室”,当是本课程教学赖以持续深化的稳定队伍。
③创造精品课程阶段(2005年5月至今) 本课程自2005年5月提出,拟用三至五年将本课程建设成校级、市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态势甚佳,标志有三:A.《大学人文教程》荣获上海交大2005年度优秀教材特等奖;B.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通过校级立项;C.本课程于2006年4月已审定为校级精品课程,正积极争取国家级精品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