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课程是材料成形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大学开设的《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以金属材料加工类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结合“有色、稀有金属”材料塑性加工成形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明显的课程特色。
国外高校大多将材料成型与控制作为材料加工的课程内容,未深入剖析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国内许多高校将材料的铸造成型、焊接成型、粉末成型等与塑性成形合并为一体进行作为材料成型课程的主要内容,甚至将成型原理与成型技术合为一体,内容虽广,但均未能系统涉及力学、冶金、材料诸学科与产品设计、制造、应用诸环节间内在的不同空间尺度(宏观、介观及微观)上的科学原理与调控机制。本课程系统阐述了金属塑性变形的“热力耦合、三度五图”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及其辐射作用,对材料加工工程实际具有极强的全面指导作用。由于有色金属材料的品种规格多变,塑性加工方式多样,影响因素复杂,塑性变形理论的指导尤其重要,本课程结合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成形特点,理论普适性强,实例丰富。在本课程之前开设了《弹塑性力学》、《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加工认识实习”等基础课程;结合本课程教师丰富的科研实践给学生开设了创新实验,教师的科研活动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创建了一个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此外,多渠道邀请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讲授金属塑性加工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成果,将基础和前沿、经典和现代有机结合。
因此,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本课程构建了立体结构的课程体系与知识内容;创立了“教学-实践-科研”有机结合的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组建了知识互补性强的教学队伍;特色突出,示范性强。五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中南大学的《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为我国金属材料工业人才培养和金属材料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