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城市土地管理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城市土地管理 一级学科:  07 理学
二级学科: 0707 地理科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周介铭 学校名称:  四川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sicnu.edu.cn/show/sbcl.aspx?CurCourseID=28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5420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国土地管理教育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土地管理教育才开始逐步走上发展的道路,从最初的中国人民大学为首试点开设土地管理课程,到综合类院校全面展开,从本科生教育发展到研究生教育。
《城市土地管理》课程的发展,是与我院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从1992年开设土地资源与管理专业专科开始,土地管理课程就作为不可缺少的专业必修课,到目前为止,课程专职教学队伍统一承担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各院系非本专业开设的城市土地管理公选课的教学任务,伴随着地理科学类师范专业和多个非师范专业的发展。本课程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一、1992年——1999年
土地管理类课程是土地、房地产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我院从1992年开始就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开设了有关土地管理的系列课程,到1995年招收第一届土地管理本科专业时,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国土管理概论》、《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等土地管理方面的课程,从内容体系上覆盖到了:土地管理学基础以及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等内容,这些课程成为后来我院土地管理课程建设的基础。由于课程建设的需要,在1995年,邹高禄老师还自主编写了《土地利用规划》讲义。这一阶段开设这些课程的专业有: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房地产专业等。
二、2000年——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教育部制定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材为目标,进入对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全面改革时期,我院的招生专业也在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到了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和房地产投资与城市土地管理一个方向,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所有专业和方向都开设了此课程。根据各个专业和方向的特色,以及市场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材的需要,对土地管理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了全面地整改,将原来的《国土管理概论》、《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合并成为《城市土地管理》这一门土地管理课程,通过改革也使《城市土地管理》的课程建设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根据教学改革的目标,我们对现有城市土地管理课程的内容重新进行审定,启用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陆红生主编,《土地管理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构筑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与整合后,修订教学大纲。从内容体系上看,加强了与市场的联系,如增加了土地权属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等内容,还利用案例分析,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授课老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显著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城市土地管理》是我院很多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两个专业和房地产投资与城市土地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我院《城市土地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确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具有完善的土地管理的理论知识体系、综合分析和解决由土地资源有限性带来的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习惯,并且初步具有市场分析的能力。
课程目的:
使学生系统掌握土地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了解土地管理与房地产业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结合当前土地管理的一些热点问题,通过土地管理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掌握土地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源情况:
? 自1995年至今,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和房地产投资与城市土地管理一个方向均面向全国招生,招生人生均在60人以上,多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处全校前列。
?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章? 绪论,6学时
第二章? 土地管理原理,4学时
第三章? 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4学时
第四章? 地籍管理,8学时?
第五章? 土地权属管理,14学时
第六章? 土地利用管理,14学时?
第七章?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8学时
第八章? 土地信息管理,4学时
第九章? 中国港台地区及国外土地管理简介,2学时
第十章? 土地管理案例分析、操作实务(融入前面相应章节)
?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
城市土地管理的四大内容,即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是《城市土地管理》课程的重点,该内容既是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等专业和方向后续课程的内容基础,也是这些专业后续课程中大量涉及的知识模块。
??? 难点及解决的方法:
土地权属管理是土地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为了便于学生对土地权属转移问题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土地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不同权属转移形式的特点,在教学中将四种形式中转移的权属内涵、参与主体进行对比分析。为了让学生掌握“土地出让是城市土地利用合法性的根本前提”这一要点,选择有关出让土地与划拨土地的关系案例加以分析说明。
土地征用是土地权属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土地征用与土地划拨的比较、要让学生明确地掌握,土地征用是在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时,国家对集体土地施行的一种强制行为;而且在城市土地体系中,土地征用是增加城市土地供给的重要来源,在农地保护的前提下,需要协调城市建设与农用地之间的关系。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是土地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又一个难点,需要在了解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掌握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任课教师首先做一次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土地市场,然后由价值规律引入土地的供需调控机制,从我国城市土地二级市场结构入手,逐一分析两个层次的四种供需状况、市场表现、调节措施,借助市场价值波动曲线直观地表现调控三维立体结构——方向、时间、力度。
总体而言,为了更好地分析和讲解难点知识,任课教师多利用市场热点话题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讨论,老师引导、总结,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掌握难点、重点,而且这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城市土地管理课程的开展非常注重实践,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理论教学只是课程培养目标的一部分,实践教学能否贯彻落实,关系到本课程设置的目标能否实现,所以我们规定了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内容如下:
1.请有关国土、房管、规划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现行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2.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入相关的土地、房屋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充分利用与国土局、房管局、各房地产公司等单位的良好关系,不定期组织部分同学短期观摩或参与基础管理工作,注重能力的培养。
4.定期撰写论文,开展城市土地管理最新动态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毕业班学生每人必须严格按照学院专业教学计划参加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论文要求与城市土地管理的一些前沿研究课题密切相关,并要求完成论文答辩。
?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教材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启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陆红生主编,《土地管理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系统地讲解土地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而且兼顾了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的关系,使城市土地管理的学科体系更完善,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城市建设用地的市场供给。
本教材包含了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最新颁布的有关土地的政策法规,以及土地管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具有较强的现势性,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前沿性;包含了土地管理案例分析和操作实务,能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强调基础理论知识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了有关土地权属、土地市场的系列热点问题讨论,促进学生了解市场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导对课程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
扩充性材料使用
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其对专业的兴趣,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以下几类扩充性资料:1.相关课程软件,主要是当前制图运用较广的AUTOCAD,MAPINFRO,EXCEL等;2.相关国家政策、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建设相应的网络课程资源,并选择恰当的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与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学院建有房地产教研室、土地评价研究所,通过学习配套教材《土地管理学总论》、《土地估价规程》、《城市土地管理》、《城市土地经济学》、《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与房屋拆迁政策解读》,让通过参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基准地价课题,让学生明确工作程序,掌握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反映很好,为进入房地产公司、国土部门、规划部门实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教学环境
1.我院与一些国土部门、规划部门、房管局、房地产公司有大量的联系;除定期不定期安排企业人员及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讨论外,还不定期安排学生参加短期实习;
2.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定期分批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工作;
3.坚持鼓励和允许学生参加在成都市举办的各类大型的涉及房地产交易或房地产论坛的活动,如“成都市春季和秋季房地产交易会”,“西部论坛”志愿者服务,“成都市房地产新政高层论坛”,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促使学生与社会接轨,增强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 网络教学环境
1.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相关信息,去粗取精,丰富教学内容。
2.任课教师基本开放电子邮箱或其他网络联系方式,如QQ在线视听,与学生实现在线讨论或电子邮件交换学习、实践意见;论文修改指导等。
3.多媒体教室,教学期间,配合教学内容组织同学上机实践操作。三间机房共计近100台电脑供同学课余随时自由上机操练。
?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 多种教学方法使用目的:
我们采用如下一条教学路子,综合灵活、新颖和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其根本目的在于:突出土地管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解决土地管理中的基础问题。
实施过程及其实施效果
1.影视法:利用多媒体教室,特别注重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开拓学生的眼界。
2.进行情景教学,设置一些相关情景,要求学生模拟角色进行参与式学习。
3.采用双向教学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教学等多种课堂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充分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4.采用案例教学法:基本形式仍以讨论为主,就案例提供的情节,组织同学讨论,老师在案例中诱导讨论,诱发智力,使学生培育出智慧的灵性,善于经营理事的能力。
5.传统教师讲授法,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系统的介绍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理论。
上课学生规模
伴随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城市土地管理》作为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及非本专业的选修课程,每期开课选课学生人数可达100人左右,如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将使授课难度加大并极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全部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1.教学环节均为多媒体教室,教师上课都采用利用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制作的较高水平的课件。配以适量的黑板板书,改变过去完全由黑板来进行演示的单一模式,
2.指导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也以课件等电子资料形式制作相关文件、资料和案例演示;突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和可行性。
3.网络教室教育技术。通过教师电子邮箱、QQ在线视听等网络手段,形成初步的类似网络教室,实行网上辅导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和教师保持动态的交流互动,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离开课堂,学生再也无法与之联系,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进而兴趣不大的状况。
??? 教学方法、作业、考试方面的改革
1.撰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具体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某个方面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改革考试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查学生,包括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论文、专业讨论等方式,并将学生的多项表现以积分的形式列入课程总成绩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期末一考定成绩”的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