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这门课程的讲解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有很强的理论修养,也要求有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要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组成员经过多年探索,创造和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
本课程组在授课过程中努力避免照本宣科和简单罗列事实的问题,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原则,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对原理和事实加以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升华,引导学生对文化中的教育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
本课程组突出教学互动的原则,改变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问和提出反对意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课,即让学生在做适当准备后对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的大胆参与,对见解独到的学生予以加分奖励,鼓励学生用多元文化的立场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现象。
?
本课程组召集学生成立读书研讨班和学习型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启发思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体措施是结合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读书和学习任务,学生个体读书与小组协作晚生任务相结合,教学班汇报读书体会和学习心得,自由讨论,教师予以必要的引导、点评和总结。
?
本课程组在授课之余安排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撰写研究论文,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实践不求高水平结果,论文不求完美,只求培养科研能力和训练写作能力,科研方法选用得当,论文格式规范,表达自己的见解,为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直至进一步深造提供基础,并力求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
适度采用“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的方式,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在研究生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研究,提高学习水平,同时优秀学生担任学习小组负责人,带动其他同学深入进行本课程的相关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全体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
?
本课程组积极采取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投影仪、录像机等设施,展示形象生动的直观画面,强化直观教学和演示教学的效果。课程组成员收集了大量文本、图片和声像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抽象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