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多元文化教育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多元文化教育学 一级学科:  04 教育学
二级学科: 0401 教育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巴登尼玛 学校名称:  四川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sicnu.edu.cn/show/sbcl.aspx?CurCourseID=42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5449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是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讲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其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尤是西部地区需要的教育学本科人才具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的观念与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课程注重国际国内交流,注意引进国际先进理论和开展本土研究相结合,努力推进课程建设,经过多次周折,该课程已经成熟,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教学效果,为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具有鲜明的特色。
自1960年学校开始举办教育学本科专业以来,便开始探索本课程的建设,1960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李安宅先生在教育学本科学生中开设的《教育与文化》课程即是本课程的前身,我国教育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刘绍禹先生和50年代教育部与前苏联合作培养的新中国第一批教育学研究生李仕奎先生,晏阳初先生的弟子庾国琼先生等均参与了本课程的建设和讨论,为本课程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教育学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时期:
1960—1966(创建期):该门课程由人类学家李安宅先生负责,当时叫《教育与文化》,刘绍禹先生、李仕奎先生、庾国琼先生等参与课程建设,几位老先生根据自身的教育经历及当时中国实际,注意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教育现象,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与教育的结合;
1983—1987年(重建期):1983年,教育学本科专业恢复招生,教育学专业教研室成立,李仕奎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庾国琼先生、韦茂荣教授、黄达州教授、西南师范大学张敷荣先生的弟子吴定初硕士等任成员,开始本课程的重建工作,课程命名为《教育中的文化问题选讲》,在努力继承前期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并根据当时教育学本科专业教学实际,努力开展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讨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庾国琼先生等的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1987—1997年(发展期): 1988年刘世民老师从西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加入“教育学专业教研室”,从课程文化的角度进一步增强了该课程的建设的力量;1991年曾德琪博士从美国俄亥俄大学毕业回来,加入教育学专业教研室;1997年,西北师范大学李秉德先生的弟子巴登尼玛博士加入“教育学专业教研室”,这一时期,教研室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融合国内教育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了课程内容,吴定初教授等的“中国教育史略”、刘世民教授的《从自然适应性原则到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历史》等成果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
1997—2006年(成熟期):1997年,教育学专业教研室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成立了“教育文化教研室”,确定巴登尼玛教授为该教研室主任,吴定初教授、刘家访副教授、刘世民副教授、张建琼副教授等为成员,课程命名为“文化与教育”。课程结合当时实际,以巴登尼玛博士的《文明的困惑》(专著)(该专著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为基础强化建设;2002年,巴登尼玛完成伦敦大学博士后学习回国,该课程正式命名为“多元文化教育学”,并依托学校“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要开设专题讲座)、 “多元文化研究基地”和“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注重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和西部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遵从培养社会尤是西部地区需要的教育学本科人才的原则,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注重国际国内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理论和开展本土研究相结合,推进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2005年,劳凯声教授的弟子李江源博士由浙江大学调入四川师范大学,加入了教育文化学教研室,进一步加强了教育文化学课程的建设力量(主要为制度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建设达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水平。
4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注意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保障,高度重视内部研讨和外部交流,注重国际前沿理论与本土实际相结合,依托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教育学原理”,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如今《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已经形成了一支由7名博士、3名硕士,6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2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所组成的教学队伍,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巴登尼玛教授的“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等15项关于教育文化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奖励等奖励,主讲教师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验》、《民族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达到较高的课程建设水平。
?
?
?
?
?
?
?
?
?
?
?
?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
?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多元文化教育学》是我校教育学类本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面向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服务。
(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以多元文化视野思考教育问题和关注教育发展,增强学生对教育现象的理解能力和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适应于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较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学类的本科专业人才。
?
?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章? 概论(3学时)
第二章? 定义与思考教育的视野与立足点(4学时)
第三章? 多元文化的基本涵义(6学时)
第四章? 文化心理结构分析(4学时)
第五章? 文化基础与教育概貌(4学时)
第六章? 教育发展的文化依据(4学时)
第七章? 多元文化基础中的教育——关于发展的问题(4学时)
第八章? 教育----文化演进的工具(4学时)
第九章 成功教育的法则------只有尊重人、尊重人的文化存在,教育才为教育(5学时)
第十章?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的几种典型方法介绍(8学时)
第十一章? 几种典型教育案例讨论(6学时)
(注:答疑时间安排约2学时)
?
?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 点】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多元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发展。
难??? 点】多元文化视野、教育发展的文化基础
解决办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门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为文本+媒体,教学方式为理论教学+科研实践;在实际组成时,包括课程标准、内容文本、辅助媒体、参考资料等四个部分,同时配以一些相关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
?
?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设计思想】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包括认知过程,也包括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养成,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的为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从而实现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对文化与教育关系的理解。
设计效果】实践教学包括6个方面:一是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教学参观,举例;二是必要的课前问卷;三是少量的课堂教学录像;四是课堂讨论;五是去中小学校考察或见习等。六是少量的科研实践,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安排,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中抽象的理论内容,使学生们能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调查更加深入的学习,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
选用教材之一《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是我国较早探索民族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问题的专著,为课程负责人、我国第一位藏族教育学博士巴登尼玛教授所著,曾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合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励三等奖;选用教材之一的《教育文化学》是我国较为成熟的教育文化方面的专著,为瞿葆奎教授主编,郑金洲教授所著的高水平教材;另一本选用教材《教育基础》为美国当代教育家阿伦.奥恩斯坦等所著,其对教育基础(含历史基础,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及法律基础,社会基础等)的论述居于世界前列。课程组全体成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吸收国际国内关于“多元文化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极力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编写教案和讲义,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反映国际国内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
?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课程组经过多年积累,选择并建设了内容丰富的扩充性资料库,(1)紧跟国内学术前沿,向学生推荐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建议学院资料室购买,同时,建议学生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阅读高质量的中文研究论文;(2)向学生推荐英文资料,并将摘要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介绍,鼓励学生阅读英文资料;(3)推荐必读中英文参考书目,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4)向学生推荐中英文选读书目,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
实践性教学环境
为了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围绕《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内容,开辟了3类教育教学实践场所:(1)中小学校,为学生提供开展见习和田野研究的场所(主要为学校文化部分);(2)模拟研究场所,以“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和“民族教育研究基地”为核心,提供给学生以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教育研究为主题的模拟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平台;(3)藏羌学校实践场所,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中的教育发展,并探索和研究相关的教育发展问题。
?
网络教学环境
课程依托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教育学原理”和多元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基地,对课程网络环境建设给予大量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在原有的教育科学学院网站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的基础上(两个网站具有一定的辅助性教学功能),建立了专门的《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教学网站,为本课程的教学打造了一流的综合条件和外在环境。课程教学网站设置了课程录像、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资源、实践指导等10余个栏目,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生课外学习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声像资料,特别开辟了网上练习和在线交流的专栏,实现了网络教学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的功能,满足了网络教学的需要。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多元文化教育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这门课程的讲解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有很强的理论修养,也要求有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要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组成员经过多年探索,创造和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
本课程组在授课过程中努力避免照本宣科和简单罗列事实的问题,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原则,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对原理和事实加以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升华,引导学生对文化中的教育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
本课程组突出教学互动的原则,改变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问和提出反对意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课,即让学生在做适当准备后对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的大胆参与,对见解独到的学生予以加分奖励,鼓励学生用多元文化的立场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现象。
?
本课程组召集学生成立读书研讨班和学习型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启发思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体措施是结合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读书和学习任务,学生个体读书与小组协作晚生任务相结合,教学班汇报读书体会和学习心得,自由讨论,教师予以必要的引导、点评和总结。
?
本课程组在授课之余安排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撰写研究论文,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实践不求高水平结果,论文不求完美,只求培养科研能力和训练写作能力,科研方法选用得当,论文格式规范,表达自己的见解,为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直至进一步深造提供基础,并力求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
适度采用“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的方式,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在研究生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研究,提高学习水平,同时优秀学生担任学习小组负责人,带动其他同学深入进行本课程的相关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全体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
?
本课程组积极采取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投影仪、录像机等设施,展示形象生动的直观画面,强化直观教学和演示教学的效果。课程组成员收集了大量文本、图片和声像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抽象内容。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