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统计学原理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统计学原理 一级学科:  02 经济学
二级学科: 0201 经济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朱 胜 学校名称: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cuit.edu.cn/kecheng/tjx/tjxyl/index.asp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10063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随着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统计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作为财经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统计学原理》成为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夯实数学与经济学基础,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统计数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从1982年起在我校开设,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已有22年历史,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还逐步开设了《工业统计》、《商业统计》、《国民经济统计》、《企业经济统计》等相关的统计课程。1985年编写出版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向泽松主编,1985年7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及《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学参考书》(向泽松主编,1986年10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共发行30余万册,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95年在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的组织下编写出版了“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八五规划教材”《统计学原理》(周鼎权主编,朱胜参编,1995年3月出版,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到了较好的社会评价,1996年获国家统计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国家统计局优秀教材一等奖、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1998年统计学在人文学科中上升为一级学科。统计学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经济类专业8门核心课程之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全体同志也开始了新的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建设了“统计学”系列教材,完善了统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解决了不同专业统计方法应用问题,建立了经管人才特色教育模式,实现了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系统联系,提高了统计课程教学效果。2002年8月在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的组织下编写了《统计学原理》(朱胜主编,2002年8月出版,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教材以及《统计学原理习题集》(朱胜主编,2002年8月出版,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该书2003年获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优秀科研成果教材类一等奖,是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向全国高校推荐使用教材(第六届)。
目前统计系每年为经济贸易系、电子商务系、管理系、会计系、社会科学系、成人教育学院、国际经济学院等七个院系开设《统计学原理》课程,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等十几个专业近1000名学生。课程组还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分别开设了《企业统计》、《国民经济核算》、《计量经济学》、《市场调查与分析》、《经济预测与决策》、《统计软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等课程,满足了不同专业的需要。
目前,该课程已发展成为内容体系完整、教学特色突出、教学资源丰富的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我院是西南地区普通高校中唯一的一所独立设置的信息工程类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确立“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文理兼融”的办学思想。电子商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宽泛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而统计学作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基础地位。通过《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统计思维能力,能完全读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了解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数据搜集、整理、分析、解释的能力。课程组认为,通过《统计学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于培养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统计学原理》总学时为48学时,共分八章。课外实验时间8学时。
第一章? 绪论(6)???????????????????? 第二章? 统计资料搜集(4)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6)?????????? 第四章? 规模与比率的度量(4)
第五章? 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度量(8) 第六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6)
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6)???????????? 第八章? 统计指数分析(8)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方法
?????2.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难点:
1.数理统计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有机结合
2.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解决办法:
1.通过“讲精、讲透”和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来加深对统计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2.通过演练、实际统计案例引用和实验教学环节解决学生掌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社会实践和引入大量的统计应用案例解决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4.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中有三人是统计学原理和数理统计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有利于解决数理统计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有机结合问题;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统计学原理》是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很少有实践性教学,即使有,通常也是采集非常有限的数据资料进行手工整理,运用的方法简单、手段落后、收效甚微。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实践性教学上强调三个结合:统计分析评价和典型案例剖析相结合,自行社会调查和到政府统计机关实习相结合,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操作(Excel软件)相结合。收到了较好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思想,增进了学生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同学所写的优秀调研文章在《统计教育》、《四川省情》等杂志上发表。
?
?
?
?
?
?
?
?
?
?
?
?
?
?
?
?
?
?
?
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一、课程设计思想
《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科的导论性课程,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对统计学科中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全面性的介绍,以建立统计学科的思维方式,并作为后续各课程的基础和导引。因此,一般说来,没有或很少有实践教学的需要。
但统计学科自有其特殊性,这就是“统计计算”问题贯穿其始终。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统计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掌握一种或多种有效的统计计算软件工具。如果最原始的方法(手工计算)处理,这种统计计算问题将成为教学中的障碍,它分散了学生对本门课程核心问题的注意力,在教师讲解时与学生作业时耗费了较多的教学时间,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达成。
《统计学原理》是第一门统计学科课程,此前学生既不明白统计计算问题,也未掌握任何统计计算软件工具。因此,必须在教学中有效地解决统计计算问题。所幸的是,本课程所需统计计算软件工具简单(EXCEL足也),勿需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学习,学生又已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基础,只要在本课程中加上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内容即可满足需要,同时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与无此实验教学内容的课程组织方式相比较,可通过如下方式服务于整门课程教学目标的提高与实现:
1.使本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更加集中于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概念和问题的理解;
2.节省处理琐碎计算问题的时间,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3.避免因琐碎计算问题的困扰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4.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就用这种方式表明了“统计计算问题”的存在、它的复杂性和重
要性、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统计软件工具对于统计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性。也暗示了统计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天然关系,而强调这种关系正是统计科学的现代发展趋势。
三、引入实验教学内容后的教学效果
1.在不变动课程内容的条件下,节省课堂教学时间12-14学时,节省学生作业时间(估计)30%;
2.大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和课程考试更加规范;
4.影响波及后续若干课程,提高了这些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
实验一:数据整理中的统计计算?????????????????? 学时:2小时
实验二:数字特征中的统计计算?????????????????? 学时:2小时
实验三:抽样推断中的统计计算?????????????????? 学时:2小时
实验四: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的统计计算???????????? 学时:2小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把理论性教学内容分为四段并插入相应实验教学内容:第一段(第一、二、三章)后实验一,第二段(第四、五章)后实验二、实验三,第三段(第六章)后实验四。第四段所涉及的统计计算不再安排实验教学:安排一次上机,集中学生独立完成指定的作业,并作为实验教学考查内容的一部分。
实验教学一次2小时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在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实验室进行,由《统计学原理》课程授课教师组织。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一、考核内容
1、EXCEL基本功能的使用能力;
2、以EXCEL为工具解决本课程所涉及的统计计算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用EXCEL作为工具完成有关作业。
二、考核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学习成绩由三部分组成:(1)四次实验报告(50%),(2)以EXCEL为工具完成的
作业(30%),(3)最后一次上机集中完成的指定的作业(20%)。
本课程中,实验教学内容学习成绩占20%。
4-2-5创新与特点
在本课程中引入实验教学内容既是本课程组主讲教师在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中艰苦探索的集体智慧结晶,也是我们在理论高度上对《统计学原理》课程核心目标、核心问题、核心内容、结合统计学科现代发展趋势在统计学科中应有的基础理论课程地位以及如何有选择地使用日益丰富的现代教学手段深思熟虑的结果。实践表明,它大大地推动了《统计学原理》课程及其后续相关课程的建设,有效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课程教学质量。
1.将学科内容与统计计算的教学有机结合,合理划分各门统计学课程应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使学生能接触到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避免统计学教学中软件应用的重复和遗漏。统计学原理使用Excel、多元统计分析使用SAS、计量经济学使用Eviews、时间序列分析使用SPSS。
2.摆脱了琐碎计算问题(相对于本课程的核心问题)的纠缠,用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概念和问题广泛的理解),从而巩固和增强了本课程作为统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
3.引起了整个课程教学手段的变革: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可有可无到必然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4.由于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以合理的方式得到调整和充实。
5.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得以更加规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乃至统计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根本的改进。
6.使本课程乃至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更加符合统计学科的现代发展趋势。
7.本次课程改革也使本课程组成员更加认识到,教学手段总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没有对课程核心目标、核心问题、核心内容的深思熟虑,盲目的改变教学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
?
?
?
?
?
?
?
?
?
?
?
?
?
?
?
?

?
4-3教学条件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统计学”课程使用的教材,经过多年建设已基本形成系列,主要是由课程组教师编写。
1.朱胜主编《统计学原理》???????????????????????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8月
2.朱胜主编《统计学原理习题集》?????????????????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8月
3.朱胜主编《企业统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4.朱胜主编《企业管理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8月
5.朱胜主编《企业管理统计习题集》????? ??????????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2000年
6.朱胜副主编《统计调查方法与应用》?????????????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8月
7.朱胜副主编《统计调查方法与应用学习指导书》?? 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编2000
8.朱胜参编《统计学原理》???????????????????????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8月
9.朱胜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10.朱胜主编《市场调查方法与应用学习指导与习题》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10月
11.朱胜主编《市场调查方法与应用》??????????????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2月
12.蒋志华主编《国民经济核算》?????????????????? 中国统计出版社,
13.蒋志华副主编《统计模拟试验》????????????????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10月
14.蒋志华参编《国民经济统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15.蒋志华主编《市场调查与预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16.蒋志华主编《市场调查与预测》????????????????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8月
17.周小平参编《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及案例》??????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9月
(二)扩充性文献资料
1.徐国祥-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举刚-统计学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游士兵-统计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袁卫- 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6.庞皓- 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心愉-应用经济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王学仁-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科学出版社- 2000
11.袁卫等-新编统计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12.王晓林-统计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龚玉荣等-应用统计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
14.吴世国等-统计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夏南新-新概念统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16.赵彦云-金融统计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17.姚志学-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18.陈乃九-统计学基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19.高敏雪-美国国民核算体系及其卫星账户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20.杨仲山等-经济统计与社会发展-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年
21.颜金锐-科研中常用的统计方法自由分布统计检验-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22.罗伯特·罗森费尔德-36小时商务统计课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3.贺铿等-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4.王庆石著-统计指标导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25.陶用之著-官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2002
26.苏国荫著-世界经济统计学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7.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编写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统计出版
28.王德发编著-国际经济比较统计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8-25
29.高敏雪等著-企业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一体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0.王学民编著-应用多元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1.金子瑜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32.黄良文-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33.华俊-国际经济统计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34.钱伯海-国民经济核算通论-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35.王振龙著-统计哲学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6.谭敏-新中国统计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7.李洁明等-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8.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39.高敏雪等-经济社会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0.叶茂林等-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1.赵彦云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2.刘长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3.David R.Anderson- Statistics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4.M.R.斯皮格尔-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2
45.David F.Groebner Busines Statistics: 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年
46.Jessica Motts Mind on Statistics?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47.Ric Lombardo Property data Analysis -A primer(影印版)
48.James D.Hamilton Time Series Analysis? -中国科学出版社
(三)配套实验教材使用效果
课程组利用相关配套实验教材在统计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来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单纯课堂讲授的内容,更好地实现了统计学的教学目标。
(四)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学科已经建成可容纳120人同时使用的“统计数据分析与挖掘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国家统计局与我院共建),配备120余台电脑终端,设备总价值140余万元,安装了SPSS、SAS、Eviews、Statistic等统计软件,通过网络能够获取国内外大量统计数据资料。以朱胜教授为首的课程组与国家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四川省统计学会、成都市统计局以及四川省各地市州统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网络教学环境
课程组拥有自己的网页,所有的讲义及辅助教学材料都做成了电子文档,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学生可以在具备上网条件的任意地点下载教师的教案、习题、试题进行学习和训练。课程组还通过校园网建立了教学辅助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及时发布统计前沿成果并通过电子邮件、BBS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1.理论教学以形象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单元教学法为主,实现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对话、讨论、情景等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验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手段,结合案例重点讲授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通过Excel等统计软件演示和讲解数据的分析过程,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通过统计实验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再利用多种形式的实习使学生参与社会统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实践教学以现场教学法为主,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深入社会调查访问,学会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调查技巧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4.特色教学以差别教学法为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既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又积累本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统计学原理》内容的复杂性和相对较少的教学时数(48学时)的矛盾、大量甚至海量数据和常规处理方法的矛盾、理论的抽象性和社会经济现象具体生动性的矛盾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解决效果不甚理想,需要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教学改革。本课题组已经在采用还将继续加强多媒体教学、网上挂出课件、使用统计软件、网上提交作业和答疑、访问统计政府机构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这样将节约教学时间,让学生容易感知丰富生动深奥的客观世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
?
?
?
?
?
?
4-5教学效果
(一)校外专家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部委员吴喜之教授:以朱胜教授为带头人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原理》课程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开设这门课程时间长,在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本身就是一支精干的教学队伍,主持编写了畅销全国的统计学原理教材和习题集;其实验教学也充分体现信息工程学院办学特色,他们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这些值得许多学校借鉴。我个人认为,从师资队伍、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效果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原理》达到了省级精品课程要求。
首都经贸大学统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纪宏教授:朱胜同志是一位有较深理论功底、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厚的教授。他讲授的《统计学原理》既紧扣教学大纲又适度介绍统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深入浅出讲授理论问题又注重案例分析,既有精美的课件又有漂亮的板书,授课时很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史代敏教授,统计学院总支书记李南成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统计学原理》已经开设有20余年的历史,其授课教师工作敬业,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集体。他们长期坚持面向社会、面向专业、面向学生、面向具体内容的集体备课制度。他们组织编写的教材在内容上立足于“大统计”思想,注重传统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与数理统计学的融合,概念使用上准确科学,理论与实例结合紧密,统计计算与计算机结合减轻了学生计算负担的同时增强了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向全国高校推荐使用教材。在教学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教学互动、严格出题改卷制度。我认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统计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与效果很好,在西南地区处于先进地位。建议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李德一教授评价
《统计学原理》是我院特色优势专业——统计学专业为全院经管类专业开出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开设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有一支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设备配置高的实验室、制作精良的电子教案和课件、比较完整的习题库、案例库、试题库,从近几年的教学情况来看,《统计学原理》授课教师得分都很高(均在90分以上),学生反映也相当满意。
(三)学生评价
1.总体概况
《统计学原理》老师教学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教风朴实,尊重学生,教书育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讲述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理论前沿;教材实用性强,有配套的辅导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能够通过网络等形式及时和学生沟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近三年该课程组年度学生评价平均分均达到90分以上。
2.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1)教学内容(占33%)
A 备课充分,有完整的教案,教学内容熟练,内容讲解清楚准确,符合教学大纲要求;(15%)
B教学内容容量恰当,精心组织,重点难点突出; (10%)
C教学进度适度,内容组织逻辑性强,前后衔接好,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跟上学科发展前沿。(8%)
(2)教学方法(占26%)
D普通话熟练,语言表达清楚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善于调节课堂气氛;(10%)
E 板书规范,书写工整或合理使用其他教学手段,效果良好;(8%)
F时间把握恰当,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能力培养,注重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课堂内外师生双向交流。(8%)
(3)教学态度(占26%)
G 遵守教学纪律,准时上下课; (8%)
H 为人师表,注重仪表和言行,积极引导学生向上; (8%)
I 对学生要求严格,善于管理学生出勤和课堂纪律,对学生课前课后教学环节要求严格。(10%)
(4)教学效果(占15%)
J 学生学习兴趣浓,思想活跃,注意力集中,课堂纪律好; 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感觉受启发,收获大。
3.学生评教结果
????????? 学生评教结果汇总表?????????????? 单位:分
姓? 名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朱? 胜
95
96
95
蒋志华
95
94
96
熊健益
93
95
94
陈晓卫
92
91
92
周小平
90
92
92
胡生军
91
91
93
王? 臣
-
90
91
(四)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综合指数及其应用(朱胜教授主讲)
一、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一)概念
(二)编制
1、拉氏指数
2、帕氏指数
3、马—埃公式
4、理想公式
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一)概念
(二)编制
1、拉氏指数
2、帕氏指数
3、马—埃公式
4、理想公式
三、同度量因素
(一)选择依据
(二)作用
四、综合指数的应用
五、小结
时间序列概述与水平分析指标(蒋志华教授主讲)
一、时间序列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二)作用
二、时间序列种类
(一)绝对数时间序列
定义、内容、分类、时期序列与时点序列比较、举例
(二)相对数时间序列
定义、内容、举例
(三)平均数时间序列
定义、内容、举例
三、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一)时间的长短应该一致
(二)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三)经济内容应该一致
(四)计算方法应该一致
(五)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
四、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
(一)时间序列的指标分析方法
(二)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方法
五、时间序列水平分析指标
(一)发展水平
(二)增长量
(三)平均增长量
六、小结
离中趋势指标(熊健益副教授主讲)
一、离中趋势指标的涵义
(一)离中趋势
(二)离中趋势指标
(三)离中趋势指标的分类
二、离中趋势指标的应用(作用)
(一)反映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二)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高低
(三)反映现象变化的稳定性与均衡性
三、极差
概念、计算、评价
四、平均差
概念、计算、评价
五、标准差与方差
概念、计算、评价
六、离散系数
概念、运用条件、标准差系数的计算
七、小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