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中文名称为: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英文名称:Caree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其前身为“生涯指导”、“就业指导”课程。本课程是高校“两课”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了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并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实际设计,实现了“思想品德”课从学科体系向思想教育体系的转变、从课程理论体系向教育体系的转变、从知识课向养成课的转变,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等配套、衔接形成了课程体系。旨在以学生为本,以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对其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进行指导和帮助,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使命。 从2001年起课题组就着手本课程的建设,编写教案、制作课件。2001年9月起到2002年底,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2003年9月-2005年6月,完成课件制作,在全院高职学生中开设“生涯指导”选修课,课时数为33学时,共有3届学生选修;从2005年9月起,“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全院所有专业高职专科学生的公共课,学时数为17学时,记1个学分。 我们在课题“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与探索”获得“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导的研究后发现,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原有的“就业指导”或“生涯指导”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职业发展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因此,2006年初,我们在原有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就业指导”课程改名为“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拓展教学内涵,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新体系,探索将职业发展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全过程。 本课程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堂教学,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从新生入学起就建立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成长档案。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间断地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让学生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优点、缺点、兴趣、性格、能力、动机和需求,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选择合适的职业。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检验其可行性。指导学生各种择业技能:如简历的准备:面试的技巧、如何选择、如何决策以及找工作的技能、就业的安全及自我的保护等。 总之,本课程在定位上体现了养成性,内容设计上体现了职业性,教育方式上体现了实践性,教育过程上体现了体验性,学习方法上体现了探究性。使学生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提高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