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写作课在本校的历史:
?? 1978年恢复高考后,原宜宾师专就开设了写作课,主讲教师为梁多亮和海宇亮。由于课程开设的系统性和教师的讲授艺术,深受学生欢迎。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时就组建了“浪花”文学社,出版刊物《浪花》。后文学社改名为“江花诗社”,又改名为“江岚文学社”,一直活动至今,现在文学社成员达千余人。
写作课长期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做人作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们在成长中受到课程教学以及文学社团的熏陶。在省内写作界,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梁多亮教授就是当时的学会副会长,毛克强教授也在2000年选为四川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1994年,写作课成为四川省省级重点课程,标志着该课程在省内已达到较高水平。
1999年,写作教学层次由专科转为本科,为本科生开设了写作课程,周学时为四节,同时每周有社团活动时间,写作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表达能力。这些年来,不少的学生在市级、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文章,有的学生成为小说家、诗人和散文家,如周云和、达夫、李新勇等。课程教材的建设也有较大的影响,梁多亮、毛克强、郭五林等主编和参与编写的教材十部以上。
现代写作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基础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写作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文章的基本构成,即材料、主题、语言、结构、表达手法和文章修改。当时在部分高等院校专门开设了写作课。
写作学兴盛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新时期拨乱反正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写作的振兴出现兴旺的局面,各大学的中文系和文科系都相继开设了写作课,杂志的出版、教材的编写,使写作学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写作学科从文章写作、文学写作,进一步合为写作学,又发展出应用写作和各专业的实用写作。但由于写作学科是一个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学科,其学历理层次难以提高,在人们的心目中处于“为用”的工具地位,所以他的学科地位难以得到确认,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学位授予权。一些从事写作教学的学者长期为之奋斗,为提高写作学科的学理层次,曾引进多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从心理学、思维科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进入研究写作理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编写出的一批教材,学理层次虽然提高了,但课堂教学又成了玄学,降低了对学生能力的实际指导作用。写作教学应当走什麽样的路,又成为写作教师的困扰。
“能力化写作”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教学探索。我们在总结前“四川省重点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写作学教学,使课堂和社会、理论和实践、学生学理提高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把写作学科建设成对学生有用的学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