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写作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写作学 一级学科:  05 文学
二级学科: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毛克强 学校名称:  宜宾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218.89.67.53:8080/ec/C7/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4233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写作课在本校的历史:
?? 1978年恢复高考后,原宜宾师专就开设了写作课,主讲教师为梁多亮和海宇亮。由于课程开设的系统性和教师的讲授艺术,深受学生欢迎。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时就组建了“浪花”文学社,出版刊物《浪花》。后文学社改名为“江花诗社”,又改名为“江岚文学社”,一直活动至今,现在文学社成员达千余人。
写作课长期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做人作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们在成长中受到课程教学以及文学社团的熏陶。在省内写作界,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梁多亮教授就是当时的学会副会长,毛克强教授也在2000年选为四川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1994年,写作课成为四川省省级重点课程,标志着该课程在省内已达到较高水平。
1999年,写作教学层次由专科转为本科,为本科生开设了写作课程,周学时为四节,同时每周有社团活动时间,写作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表达能力。这些年来,不少的学生在市级、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文章,有的学生成为小说家、诗人和散文家,如周云和、达夫、李新勇等。课程教材的建设也有较大的影响,梁多亮、毛克强、郭五林等主编和参与编写的教材十部以上。
现代写作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基础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写作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文章的基本构成,即材料、主题、语言、结构、表达手法和文章修改。当时在部分高等院校专门开设了写作课。
写作学兴盛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新时期拨乱反正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写作的振兴出现兴旺的局面,各大学的中文系和文科系都相继开设了写作课,杂志的出版、教材的编写,使写作学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写作学科从文章写作、文学写作,进一步合为写作学,又发展出应用写作和各专业的实用写作。但由于写作学科是一个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学科,其学历理层次难以提高,在人们的心目中处于“为用”的工具地位,所以他的学科地位难以得到确认,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学位授予权。一些从事写作教学的学者长期为之奋斗,为提高写作学科的学理层次,曾引进多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从心理学、思维科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进入研究写作理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编写出的一批教材,学理层次虽然提高了,但课堂教学又成了玄学,降低了对学生能力的实际指导作用。写作教学应当走什麽样的路,又成为写作教师的困扰。
“能力化写作”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教学探索。我们在总结前“四川省重点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写作学教学,使课堂和社会、理论和实践、学生学理提高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把写作学科建设成对学生有用的学科。?
?
?

?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宜宾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性、多科性、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性建设人才。生源主要来自宜宾、四川各地和全国28个省市。
写作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中文系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中文系学生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如何,综合素质如何,往往通过语言表达即写作能力的表现而表现出来。
所以写作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要通过写作课的理论教学和能力的转化,通过社会化的实习实践,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写作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转化为写作的能力,能够写出大纲规定掌握的文章体裁,并培养一定的创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
?
?
?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现代基础写作》:
1、理论讲解:约46学时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第二章:写作材料的摄取? 10学时
第三章:写作思维的运行? 8学时
第四章:写作主旨的生成? 6学时
第五章:写作结构的构建? 6学时
第六章:写作语言的驾御? 2学时
第七章:写作表达方式的选择? 4学时
第八章:写作技法的巧用? 4学时
2、写作实践:约8学时
(注: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把写作实践分配于各章节的教学中。)
《现代文学写作》:
1、理论部分:约44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散文(8课时)
第三章、诗歌(8课时)
第四章、小说(12课时)
第五章、报告文学(自学。教师指导。)
第六章、杂文(注:融入第二章《散文》讲解中。)
第七章、影视文学(8课时)
第八章、网络文学(6课时)
第九章、文学评论(说明:该章由于系上教改,从大一开始,学生将进行学科论文的写作,各科任老师将向学生详细讲述该学科的论文写作,所以该章学生自学,教师适当提示。)
2、写作实践:约10学时(注:教师根据实际需要把写作实践分配于各章节的教学中。)
《现代实用写作》:
1、理论部分:约44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新闻报道(6课时)
第三章 行政公文(6课时)
第四章 事务文书(6课时)
第五章 日常实用文书(6学时)
第六章 诉状类法律文书(6学时)
第七章 经济文书(6课时)
第八章 学术论文(6课时)
2、写作实践:约10学时(注:教师根据实际需要把写作实践分配于各章节的教学中。)
?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课程的重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为《基础写作》:写作的基本规律;材料选择与生活的关系;主题与思维的训练;构思与结构;表达方法、技巧的掌握。
《现代文学创作》: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散文的写作;诗歌的写作;小说的写作;文学评论的写作;影视欣赏与创作。
《现代实用写作》:实用文的文体特征;行政公务文书写作;社会实用文书写作。
解决方法: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通过基本理论的讲述和学生参与讨论的互动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在案例分析的启发下,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外作文,把可操作理论部分转化学生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设计和安排社会实践、实习,让学生在生活、社会、自然中感悟协作的奥秘和获得写作材料。
2、? 课程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课程的难点:
《基础写作》: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和发现材料;思维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增强;理论转化为能力以及写作技法的掌握。
《现代文学创作》:各种文体的特征,各种文体的写作。
《现代实用写作》:实用文的文体特征;实用文的语体风格;实用文的文体隔世。
解决方法:以上的难点,我们已经在实践通过与社会和自然的接触,通过能力设计的训练,通过教师的切实辅导,通过学生文学社团的氛围,更好地解决这些难点。
?
?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根据当前学生写作能力的低下,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上采取了理论转化为能力;课堂与社会、自然大课堂结合;考核重视实际能力等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特别是“能力化写作”教学思想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讨论,明显增强了口头表述能力和写作能力。
1、????????????? 增加课堂互动式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讲授的理论问题,增大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空间,在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中,加深学生理解的程度。
2、????????????? 设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案,通过走访和参观工厂企业、社会、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有目的的提炼主题。
3、????????????? 通过以上实践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的思考能力、口头表述能力、写作能力明显提高。
?
?
?
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课程设计的思想,就是要课堂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切实提高学生口头表述能和文字表达能力为目标。
1、? 社会实践:以五粮液集团、天元化工、斯利亚等宜宾工厂企业为实践基地,以走访参观、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走进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了解改革的大好形势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2、? 贴近自然,激发创作欲望。把实习课堂和教学课堂放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写出自然流畅的篇章。我们经常把课堂设置在流杯池、真武山、翠屏山、赵一曼纪念馆、哪咤洞、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等风景名胜古迹,使教学生动具体直观,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课程目标:扩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新性能力,掌握基本文体写作,发展创作能力。
课程目标:积累材料,开阔视野,增大见识,激发创作欲望,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
?
?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
1、? 社会实训基地实验: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参观走访当地知名企业和单位个人。如五粮液、天元化工、斯利亚、八九九厂、橡胶坝水利工程等。每学期10课时。
2、? 实习基地:江北公园流杯池、真武山道教庙群、赵一曼纪念馆、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每学期15课时。
?
?
?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组织采取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作为学生的必须参与实践课时,在主讲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实训。
?
?
?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实践体会和文章写作为考核方法。
?
?
4-2-5创新与特点
1、? 走出课堂,开拓“生态写作”空间,在社会和自然的实践中获得写作的材料和源泉。
2、? 切实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提升写作能力。
3、? 把学生写作能力与学分挂钩,规定学生写作的能力学分,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
4、? 社团活动的开展,构成学生创作的氛围,提供学生创作的天地。
?
?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
??? 近几年我们主要使用了西南师大出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材由蒲永川主编、梁多亮、毛克强等参与主编的《基础写作》、《文学写作》、《实用写作》;以及后来改版的董小玉、蒲永川、梁多亮主编的《现代基础写作》、《现代文学写作》、《现代应用写作》。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扩充资料的情况:
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我们采用:
1、个别章节如“现代网络写作”等的开放式教学,由学生在图书馆和网上收集资料,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推举出几名同学在课堂上讲出自己的看法。
2、每一个章节都提出了讨论题,开展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
3、开展社团活动,发表文章和写作专题论文与学分和期终考核挂钩。
我们为学生提出了理论参考书和必读的一百本古今中外的名著。
实践性教学环境:
1、? 与企业挂钩,利用企业文化开展实践性教学。我们利用五粮液集团的全国企业文化品牌和天原化工、斯丽亚集团等国内有名的企业,采用参观、访问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
2、? 走向社会,了解国情、社情与民情。
3、? 走向自然,激发热情与创作欲望,汲取创作源泉。
?
网络教学环境:
??? 学校网络畅通,我们正在把相应的资料上网,并在教学要求中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
?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
1、? 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参与教学结合起来,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2、? 把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有的课程放到文化遗迹和自然风景名胜以及社会大课堂中。
3、? 请社会名流进入课堂。把当地具有创作实绩和一定知名度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请到课堂上现身说法,给学生以感染。
现代技术运用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知识容量,扩展课堂时间与空间。改变了过去教学的平面化和抽象性,使教学变得立体化和生动形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