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比较政治制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比较政治制度 一级学科:  03 法学
二级学科: 0304 政治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肖 勇 学校名称:  乐山师范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www.lstc.net:86/2006jpkch/bijiaozhzh/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7450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本课程开课于2000年下期,最初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的任选课,由肖勇教授主讲。由于选课学生积极踊跃,人数众多,因此在2001年上期,课程扩大讲授面,开始在全系进入限选课程体系。2002年,鉴于该课程所收到的良好效果,在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升本之后,该课程被保留下来,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业课和政法系3个非师范专业,即法学、行政管理和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广大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理论素养,在政治比较与分析中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树立坚定的、正确的政治观。所以,从2003年开始,肖勇教授、陈立志教授、陈天柱副教授等5名教师以专题讲授的方式在全校大三学生中进一步开设该课程作为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目前,该课程不仅深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喜爱,而且与公共政治课教学有机融合,丰富了公共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升华了公共政治课教学的理论魅力,受到全校学生的一致好评。

2004年,本课程申报为校级精品课程,经过2年的建设,本课程已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水平。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我校“十一五”期间的定位是:以教师教育为本、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非教师教育和继续教育;立足四川,培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区域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显著,有一定学科优势,在同类院校中办学水平较高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师范类专业以教师专业化取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实践能力强和较高文化素养、具有较全面的教师专业素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实践型师资。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市场意识强、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富有创新意识、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无论师范与非师范专业,都应强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更加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改革创特色,以改革创质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而我校、政法系的学生生源尽管来自全国各地,但其录取分数基本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大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在500分以下,学生进校的基础并不理想。因此,作为一个普通师范院校,就必须考虑其在培养学生上如何创造特色。

《比较政治制度》在政治学专业中属于一门专业骨干课程,对政治学专业学生政治学知识的培养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了解一般的中外政治制度知识和深入学习中外政治制度精深知识之间的桥梁,既有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又有专业骨干课程的特点。因此本课程的目标是:融政治理念于现实政治生活,运用比较手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并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中外政治制度优劣的观点。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与对应的学时为:1、中西政治制度的总体比较(6学时);2、比较代议制度(8学时);3、比较行政制度(10学时);4、比较司法制度(8学时);5、比较政党制度(10学时);6、比较选举制(10学时);7、比较地方政府制度(10学时);8、比较监察制度(10学时)等8个部分,总课时72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掌握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难点在于如何分析中外政治制度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把握中外政治制度不同的运行机制。为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以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开展网络化教学为基础,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组织方式上以专题教学为主,适当压缩教师的讲授,增加网络化的主题讨论、辅导答疑、研究性作业、网络论坛等教学环节,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实用性。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融政治理念于现实政治生活,运用比较手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并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实践教学丰富了课程资源,优化了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视野,并最终实现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实践课教学以社会调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其课程设计的思想是:融政治理念于现实政治生活,运用比较手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课程目标是:深化对理论课教学中政治理念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政治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维。从教学效果来看,实践课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同学们认为:实践课教学让他们更加贴近政治生活的实际,更能有效地理解政治理论,提高课程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

?? 1、赴乐山市中区罗汉镇进行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专题调查(4学时);

?? 2、赴乐山市中区兴发街居委会调查人民代表选举情况(3学时);

?? 3、大学生论坛,主题是:21世纪的政府决策体系(3学时);

?? 4、专题讨论:中国的司法审查制度(2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专题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制度、文化两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在调查过程中由教师指导调查要点,调查结束后由学生自主撰写调查报告,在专题讨论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政治敏感区域及政治成熟度,设计出几个讨论方向,并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将讨论深入。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 专题调查考核分为三部分:参与态度、调查问卷的质量、调查报告的质量。

专题讨论的考核分为三部分:参与态度、发言提纲、现场讨论。

考核以定性考核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点看参与程度,看调查报告(现场讨论)的质量。实践课考核成绩占课程成绩的40%

4-2-5创新与特点

?

突出《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比较”特色,将政治理论与现实政治生活相比较,将理想政治理念与现实政治运行相比较,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比较,增强学生的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丰富该门课程的教学手段,优化课程的教学平台,实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展教学视野,增强了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比较政治制度》(王惠岩主编,吉林大学出版1998年)。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我们为该课程建立的网络教学系统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阅读参考书、重要参考文献、专题理论文章、音视频资料库、参考课件、参考教案等,还开设课程开放论坛、辅导答疑、作业提交等网络教学平台。

实践性教学环境:课程制定了相应的社会实践计划,学生需要将学校的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配合,在一些地方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建立了20个实践基地。学生必须完成两篇实践报告。

网络教学环境:

??? ——硬件环境,我系有多媒体专用教室1间(共70座),学院提供使用公共多媒体教室9间(共1280座)。

——软件环境,担任该课程教师都能够熟练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并能独立运用该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开展网络教学活动,该系统已实现教师授课、学生自主学习两方面各环节的完善功能:包括教师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师生交流,考试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网络讨论、作业提交、参加网上考试等。

?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了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建立了该课程新型的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有针对地解决以下问题: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教学过于学术化,生动性不够;知识传授与现实政治结合不强,学生缺乏学习和思考的动力;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较差,教与学的互动性不够等问题。通过营造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提供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建立良好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通过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通过科学的考核办法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

2、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内容、途径、方法:

——建立本课程的网络学习主页,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资源。

——制作本课程完整系统多媒体课件挂上校园网。

——开辟网络教学交互功能,实现作业提交、辅导答疑、交流讨论、考试考核等。

——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社会调查、参加教师相关课题研究、社区挂职锻炼等。

——全课程教学课时安排比例为:专题面授15%,自主学习40%,讨论交流30%,调查实践10%,考试考核5%

——编制教学实施手册,规范运行具体教学实施。

——编制系统考核办法,考核跟踪学生学习全过程,采取过程绩点积累积分的办法。

——课程考试采取网络开放考试办法,把知识掌握考核和实际分析运用结合起来。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一、???????? 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

校内教学督导组认为,该课程在校内外的影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能将一门学术性、知识性很强甚至有些枯燥的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不觉枯燥,学习有动力和积极性,这很了不起,值得借鉴。

二、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根据学院制定的学生评教办法,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基本功、教学办法、教学组织、实践环节、课堂效果等,其中教学内容、教学基本功、教学办法是3个主要的评价指导,占评分标准的70%。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有同学谈到:“现在学习不像以前那样了。以前是老师在台上念讲稿,学生在下面打瞌睡;现在我们学习要活跃得多了,因为老师不再拘泥于单向的书面知识传授,而是结合现实政治生活来讲授知识,这就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同时,老师放下架子,与我们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探讨甚至争论,这让我们感到上课不是负担,而是放松和享受;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有利于我们加深感受、扩大视野和更新思维。”

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到课率和听课率都是100%,而课后自学更是积极,学生普遍反映收获更大了,三年多来,该课程是政法系学生和全校学生最欢迎的课程之一,学生对该课的满意率率达98%

三、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网上可观看的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主要是肖勇教授、罗立顺和古洪能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其中,肖勇教授主要介绍了中西方利益集团的现状和不同的运行机制;罗立顺教师老师主要介绍了中西方元首制度的现状和不同的运行机制;古洪能老师主要介绍了中西方监察制度的现状和不同的运行机制。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