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 一级学科:  05 文学
二级学科: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郭 莹 学校名称:  湖北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course.hubu.edu.cn/zgwhgl/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12711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初创时期: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文化史研究领域,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主持讲授面向历史系本科生的《中国文化史》课程,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与现实,出版了《中国古文化的奥秘》以及新时期第一部中型文化史著作《中华文化史》。这一时期课程主要属于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基本稳定,并趋向于完善。
?? 提升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适应教育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关要求,湖北大学开设旨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由郭莹教授、周积明教授、何晓明教授主讲。在这一时期,本课程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打通,既面向历史专业学生讲授,又兼顾非历史专业教学,采取“通”与“专”相结合的形式,既注重通史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专题讲授, 并始终坚持把社会实践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学生的现实感。在教材建设上,出版了《中国文化浅说》、《亚圣思辨录》、《插图本中国文化简史》、《中华文化典籍精华选读系列》,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 深化时期:本课程始终坚持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新世纪以来,逐步形成涵盖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本科教学一直都是重点。本课程继续深化打通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优良做法,并同时开设专题讲座以及田野调查实践课程,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体系。本课程于2002年开始承担省级教改项目“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以“中西通、文理通、古今通”为理念,采取专题讲授的形式,聘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专家授课,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教改项目《自主学习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专题讲座、田野调查、读书报告会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的能力。教改项目《创新素质教育与<中国文化概论>》通过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引导学生进入研究领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大学生挑战杯活动等形式,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
?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 2003年,湖北大学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教育部评定为优秀等级之后,于“十一五”开局之年又提出了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本课程即围绕这一目标,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标,承担涵盖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三个层次的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以及当代价值有较为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
?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
序号
章节
内?? 容
课 时
1
第一讲
文化与文化史
4
2
第二讲
中华元典精神及其近代转换
4
3
第三讲
中国儒学流变
6
4
第四讲
道教与中国文化
4
5
第五讲
禅宗文化与禅道智慧
4
6
第六讲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
4
7
第七讲
中国法文化传统概说
4
8
第八讲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概说
6
9
第九讲
《论语》解读
4
10
第十讲
《老子》解读
4
11
第十一讲
《孟子》解读
4
?
?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课程重点难点:本课程的目的是讲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勾勒中国文化发展大势,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范畴体系、基本制度、逻辑结构、价值取向及精神特质有比较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增进对中国文化的“同情之了解”,这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 教学解决办法:
?? 一是要求主讲教师对所讲解内容有研究,熟悉相关学术动态。
?? 二是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元典,并开出专题参考书目,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 三是本课程实行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 四是本课程安排实践课时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实践性感受以及对其当代价值的认识。
?
?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本课程以理论为主,同时非常注重教学观摩和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加强学生对文化事象,特别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实体和抽象价值理念的感性认识,从而巩固教学成果,主要从以下两个环节着手:
?? 一是强化对教学观摩的监控管理。如某些专业的野外考察,多由学生和班主任牵头进行,有的学生甚至当成一次郊游。为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形成了每次活动先提出论证,然后广泛征求主讲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立观摩教学任务与程序的制度。2001年以来,先后组织学生在湖北省博物馆、猇亭古战场、荆州古城、襄樊古隆中等地观摩学习,收到学生观后感总计188篇。
?? 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文化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总要以一种外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一个“死去”的文物,只具有欣赏观摩价值,而是和当代有息息相关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状况如何?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的回答既需要有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在实践生活中发掘和体验。因此,本课程设置田野调查课程,培养学生发现、感受和研究文化的能力。2002年以来,多次组织学生对当代农村文化进行考察。
?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由于湖北大学和历史文化学院的大力支持,经过历年建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积累了较好的条件:
??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1、《中国文化讲习录》(自编教材,已在湖北大学本科生中使用4年),郭莹主编,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正式出版,聚集了国内该领域一流专家,如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教授、张岂之教授。各专题均为专家长期研究领域,所讲演均系研究心得,且深入浅出,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兼有普及性。
????2、《中国文化浅说》,冯天瑜、周积明、何晓明著,吉林人出版社1998年版,已在本科教学中使用3年,在研究生教学实验中使用2年。
????3、《中国文化概论》,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写,“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张岱年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其中何晓明教授撰写“绪论“部分,周积明教授撰写第五章、第六章,在本科生中使用2年,在研究生教学中使用3年。
????4、《亚圣思辨录》,何晓明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在公选课中使用4年。
????5、《中华文化典籍精华选读系列》,郭莹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 二、扩充性资料
??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扩充性资料包括期刊、图书、音像、数字化资源库,别具特色。
?? 1、湖北大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藏书80万册,期刊500多种。实行计算机编目管理,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硕博士论文库、超新电子图书馆,为教师教学、学生自学提供了丰富便捷的扩展性资料。
?? 2、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资料教室。该资料室藏书8.9万册,其中,外文资料0.89万册。
?? 3、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特色资料室。该资料室以文化史为特色,拥有中国文化专题范围内相关专著2万余种,其中,港台期刊及外文期刊0.11万册,有助于学生深化学习。
?? 4、湖北省图书馆馆藏图书。
?
?
?? 三、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 本课程没有配套实验教材。
?
?? 四、实践性教学环境
?? 1、湖北历史文化遗存观摩。
?? 2、湖北当代社会文化考察。
?
?? 五、网络教学环境
?? 1、湖北大学数字图书馆。
?? 2、湖北大学学生机房。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 一、课堂教学
?? 1、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方面,讲授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及关于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实践方面,将课堂教授的重点和难点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相结合。
?? 2、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中国文化概论》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一般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由同学提出问题。通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逻辑的分析与理性的判断。
?
?? 二、观摩与教学
?? 1、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 2、参观襄樊古隆中。
?? 3、参观猇亭古战场。
?
???三、田野调研
?? 1、在鄂南调研基督教传播状况。
?? 2、在大悟调研农村宗族状况。
?? 3、在安徽宏村、河南南街村、武汉百步亭、江苏华西村和湖北偃河村等地调查和谐社区建设情况。
?
?? 四、现代技术与网络教学
?? 1、本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均有多媒体课件,配有图片、音像资料。
?? 2、本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E-MAILL、QQ进行沟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