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模拟电路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模拟电路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06 电气信息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刘 祖 刚 学校名称:  湖北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202.114.144.26/img/mndl/untitled/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6585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模拟电路》是物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材料物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面向我校6个学院十多数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教学与建设好的坏将直接影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及毕业生的质量。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工业自动化系编写的我国第一部《模拟电路》教材《晶体管电路》最初于1975年正式登上我国高等学校讲坛。我院《模拟电路》课程最初也于1976年开设于物理系电子班;因此,我院《模拟电路》课程建设与发展是与我国晶体管电子技术的发展相同步的。《模拟电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30年来、先后一直在我院物理专业、应用物理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材料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材料物理专业开设至今。
30年来,物电学院一贯重视《模拟电路》课程建设、发展。在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的30年历程中、倾注了张汉声、金以立、闻立珈、李纪武、刘祖刚等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教学及实验条件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早在1985年和1995年,学校教务处和当时的物理系分两次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物力和相当多的人力、对《模拟电路》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如编写实验讲义、建立习题和试题库、拨出专项资金购买实验仪器、建设新的实验室、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等),1986年,学校教务处对《模拟电路》课程建设进行评估验收确定为湖北大学优质课程。
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了适应“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电子专业教学需要,又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模拟电路》课程再次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包括引进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人、拨了200多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建设模拟电路实验室,搬进新大楼后模拟电路实验室面积由原来的6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80名学生做实验。近三年,模拟电路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几乎全部进行了现代化的更新。可以说,我院模拟电路实验室与武汉地区任何部属高校模拟电路实验室相比都毫不逊色。
“模拟电路”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保证“模拟电路”课程教学质量,近年“模拟电路”课程教学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很高教学水平的老教师(长期以来课程负责人教学考核优秀率为100%)对“模拟电路”课程进行“教学把关”;并建立老、中、青三结合、梯队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组,经常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本课程具有很高的整体教学水平,课程组教师教学考核均为优秀或优良。近年来,课程组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推动了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程组主要成员获得了二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四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省级“教学研究立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
课程负责人刘祖刚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教学水平(长期以来教学考核优秀率为100%),有很强的教学研究和组织工作的能力,完全能胜任负责本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模拟电路课程建设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特此申请 “模拟电路”课程参加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模拟电路》是物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材料物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面向我校6个学院十几个理工科专业一门公共电子技术基础课。本课程我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最基本、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①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器件原理及其正确的使用;②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电子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③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电子电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④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电子工程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本专业教学与建设好坏将直接影响我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及毕业生的质量。因此,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常用半导体器件、8学时;
2、基本放大电路、8学时;
3、多级放大电路(含直接耦合差分电路)、6学时;
4、集成运算放大电路、6学时;
5、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学时;
6、放大电路中的反馈、10学时;
7、信号的运算和处理、8学时;
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10学时;
9、功率放大电路、3学时;
10、直流电源、6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掌握二极管与三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讲清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及放大原理的本质是输入对输出电流的控制。
2、重点掌握三种基本组态(共射、共基、共集)电路特点及其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可结合实际通过习题课和相关实验加深理解。
3、负反馈是电子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这部分应加强习题课和讨论课。
4、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是本课程重点内容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线性运用中,着重讲清”虚短”和”虚断”概念,并结合实际掌握用”虚短”和”虚断”概念去分析信号运算电路和信号线性处理电路的方法。
5、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是以开环比较器(重点是滞回比较器)为基础的,为了加快翻转速度,常引入正反馈。至于利用集成运放所组成的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可以讲一种方波产生器作为典型的例子。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分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三个教学层次。我们认为:验证性实验是初学者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不可缺少的入门教学环节;研究性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的进一步深化;设计性实验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和升华。通过这种“分层次、渐近式的实验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表现在:⑴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电子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⑵初步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⑶初步培养了学生具备一定的较为复杂的电子电路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
?
?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
?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思想分: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三个教学层次。我们认为:验证性实验是初学者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不可缺少的入门教学环节;研究性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的进一步深化;设计性实验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和升华。通过这种“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本课程实验教学目标是:⑴初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⑵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⑶初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较为复杂的电子电路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
?
?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实验一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3学时;
实验二 负反馈放大电路、3学时;
实验三 直流差动放大电路、3学时;
实验四? 信号运算电路、3学时;
实验五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3学时;
实验六 波形发生电路、3学时;
实验七? 有源滤波器、3学时;
实验八 串联稳压电路、3学时。
课外实践:在有专职教师指导的、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里,由学生自己设计、调试、安装较为复杂的电子电路系统,以培养学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能力。学时不限。
?
?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1、课程组织形式分:课内(实验室内教师现场指导)、课外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
2、教师的指导方法:
1)???? 教师集中讲授实验原理及有关技术参数的测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2)???? 实验室内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对电路进行安装、调试、测试。
3)???? 实验室内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去分析实验中的故障现象,排除电路故障。
4)???? 对学生全天候开放一个实验室,由一名专职实验教师指导和管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验研究。
5)???? 老师(或者学生自己)提出若干电子系统设计课题,在老师指导下,制定设计方案、确定并设计电路,然后在开放实验室安装、调试、测试电路系统,写出总结报告。
?
?
?
?
?
?
?
?
?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1、考核内容:
1)平时实验中动手能力;
2)实验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验中某些故障现象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4)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误差分析的能力;
5)实验报告;
6)实验出勤及实验中的科学态度;
7)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考核方法:
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
2)期末采取笔试或面试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40%。
?
?
4-2-5创新与特点
采用了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有机结合的“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实验中的某些现象,观察现象是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前提,不会观察现象也就谈不上分析问题。因此,我们将观察能力培养作为验证性实验教学的重点要求。研究性实验中要求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在思维方式上,鼓励学生大胆设想,遇到问题反复问几个为什么?以求追根求源、揭示问题的本质。以此培养学生的求异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广开思路、敢于创新,设计出“风格各异”的设计方案,特别要求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将实验中的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故障排除联系起来思考,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中还特别强调设计方案的多元化和不同方案优劣的甄别与比较,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掌握EDA技术,将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紧密结合起来。
?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理论教学使用教材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多年来,我们一直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的、获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的教材: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二、三版,清华大学童诗白教授主编。
(2)《电子技术基础》、第一、二、三、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康华光教授主编。
2、教材建设
已申报了“十一五”电子实验规划教材。
3、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1)给学生提供了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两本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以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2)给学生提供了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配套的电子辅导资料。
(3)给学生提供了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配套的习题解答电子光盘。
4、配套实验教学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
(1)《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一、二版,华中科技大学谢自美教授主编(本教材获全国电子类专业优业教材一等奖)。
(2)《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清华大学主编。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从工程实际出发,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基础单元电路的实验目的、实验电路原理、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在指导学生进行入门的验证性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等方面确实是一本很好教科书。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从工程实际出发,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对复杂电子电路的分析和工程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因此,在电子电路研究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电子电路系统综合设计能力等方面、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该教材在全国高校中应用十分广泛。
5、实践性教学环境
(1)有200平米、可同时容纳80名学生进行实验的实验室供课内实验教学。
??? (2)有配套齐全的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①晶体管稳压电源WYJ-30V? 60台。
②多功能函数信号发生器DF1641A? 60台。③数字频率计? 60台。④XJ4318型双踪示波器? 40台。⑤TTB-1投影仪1台。⑥ 晶体管毫伏表? 40台。⑦供EDA虚拟实验及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用计算机? 40台。⑧实验系统开发箱? 40台。⑨DF4120失真度仪 ⑩录相机WV-G3EN? 1台。多用表60块。
(3)另有100平米、电子仪器设备配套齐全、全天候开放的开放性实验室供学生课外开展研究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
(4)正在筹建一个100平米的创新实践基地,以更好满足学生课外开展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
6、网络教学环境
(1)已移植修改了一部与课程教材配套的,声、像、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模拟电路》网络教学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并已上网,学生随时可以上网听课,有如在教室听课的那种“身临其景”听课感觉。
(2)在网上同时公布了老师讲课的电子教案和与教材配套的辅助电子教案。学生随时可以上网查询。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教学方法(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每年300多人)
在教学中,尝试、实施并探索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关注问题和事物的特殊性和不同点,以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性,并使学生对问题和事物能获得更新更深的理解与认识或更好的解决方案。
??? (2)求异教学法: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基本的因素,是人的创造活动和创造力的基础。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时代前进的需要,是创造教育最基本的内涵。具体而言,“求异”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对某一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探求问题不同的、特殊的答案。因此,它是一种多方向、多思路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求异”教学法一般来说不是直接用于传授知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思想不受束缚、敢于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既成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多向发散思维的能力,更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向未知或更加广泛的领域探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灵活掌握现有知识、同时又不受这些现有知识的束缚,使学生善于运用现有知识去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
(3)“激疑”教学法:是建立在激励(或刺激)学生对事物主动“怀疑、析疑”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在学生知识和能力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置疑”、或引导学生“生疑”、“解疑”、“释疑”,使学生对问题引起兴趣、激发其思维。“激疑”教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和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激励学生勤于思考。
??? (4)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在电子技实验中,采用了“渐近式的三步教学法”,即:对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进行了合理安排,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验证性实验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入门,研究性实验是前者的进一步的深化,而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理论去能动地指导实践的关键教学环节,是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2、教学手段
(1)采用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两本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实施多媒体理论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两者优势互补。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两本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电子教案上网公布,方便学生预习、复习。
(3)给学生提供复习参考资料和习题解答辅导资料光盘,对学生及时的指导。
(4)开辟了《模拟电路》网络课程,移植了1.5G大容量与课程教材配套的声、像、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模拟电路》网络教学多媒体电子教案,并已上网,学生随时可以上网听课,有如在教室听课的那种“身临其景”听课感觉。方便学生自学。
(5)配置了与模拟电路实验相配套的实验系统开发平台,方便了实验教学。
(6)考试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能力考试相结合。
(7)作业采取独立完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理论分析与电路设计相结合;电路设计与电路安装、调试、测试相结合。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