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
“中药药剂学”课程设立于1972年,2003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是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课程组带头人为李永吉教授,组成人员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在站博士后2人。该课程所属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技术科学。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及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和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 本课程组教师多年来一直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目前承担了省教育厅“十五”规划课题、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项目、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基金等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其中“中药药剂学教学基本原理与实践理论分割模式设计与实践”,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剂型原理与生产技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制药机械设计课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生物药剂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本课程在科研方面目前已形成4个主要方向: 1.中药制剂新技术研究。开展超临界萃取、大孔吸附树脂、膜分离技术、吸附澄清技术、酶解提取技术等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该方向研究对于提高中药制药工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中药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2.新剂型研究。逐步开展缓控释制剂、靶向给药制剂、粘膜给药制剂、透皮给药制剂等新剂型的研究。缓控释制剂:研制能在预定时间内持续释放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或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的制剂;靶向给药制剂:研制脂质体、微球等靶向给药新剂型,使药物直接到达并浓集于靶部位(病变部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粘膜给药制剂:利用鼻粘膜、口腔粘膜、肺粘膜、眼粘膜下丰富的血管,以人体粘膜作为给药新途径,使药物直接吸收入血治疗全身性疾病;透皮给药制剂:以皮肤为给药途径,利用高分子材料压敏胶将药物制成透皮贴剂的形式,辅以物理、化学促渗手段,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治疗全身性疾病。 3.新制剂研究。主要开展工艺可控、质量稳定、疗效确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制剂的研究。本研究方向主持和参与研制了脑供氧含片、胸痹痛片、刺丹冲剂、延参健胃胶囊、消渴停胶囊等5种新药,获得中药固体速溶制剂工艺、广谱抗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丁香环烯迷萜苷提取分离工艺等发明专利4项。 4.药物动力学研究。主要开展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以及药物唾液动力学研究。 经过三十五年的建设,《中药药剂学》课程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臻于完善,不仅拥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师资队伍,而且在国内中医院校的相应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