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06 电气信息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任小康 学校名称:  西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校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5
主页地址: www.nwnu.edu.cn/gesc/kygz/chshdl/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6001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主要经历了如下 4 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 ,各高等院校主要根据自己专业需要开展相应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教育以计算机语言课为主,如 BASIC 语言等;二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其教学内容主要以 DOS 、 WPS 、 CCED 和 BASIC 语言为主,授课教师主要以计算中心为主,各专业相应教研室为辅承担。我校于 1984 年成立计算中心,是全省高校中成立较早的计算中心之一,担负着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工作。 1993 年,将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更改,文科类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 DOS 、字处理、 CCED 、 FoxBASE 基本命令等,理科类在文科类基础上增加 FoxBASE 程序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名称改为“计算机应用基础Ⅰ”。

  第二阶段主要是在 1995 年 ~1999 年,根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提出的三层次教育,各院校对课程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第一层次主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核心,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95/98 操作系统、 MS Office97 套件和计算机网络等四部分。 1995 、 1999 年陆续编写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 (DOS 版、 Windows 版 ) ”教材,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Ⅰ”课程名称,在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第一学期全面展开。课程建设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计算机文化的内涵和实践教学,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加强了与后续课程的相关性的研究。

  第三阶段主要是 1999 年 ~2002 年,这一阶段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室采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 2001 年编写出版了“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教学模式分别采用了课堂 + 实践的教学方式和网络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还分别开设“基础班”与“提高班”、优秀学生通过考试可以进入提高班学习等分级教学试点。考试方式从笔试到笔试 + 机试发展为全部机试,实现了无纸化考试改革,此阶段是该课程迅速发展的阶段。

  第四阶段开始于 2002 年,在前面三个阶段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的《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 2003 年版)》等文件精神开始新的探索与研究。尝试多样化、立体式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加大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部分内容的教学,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教学内容上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同类课程的设置,加强与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实现与国内著名高校接轨。编写出版了“计算机基础”教材,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同时,将课程名称改为《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二、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体现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重点,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继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中 Windows 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办公集成软件 Office 2000 组件的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特别是 Internet 中的电子邮件、 WWW 等功能的设置与使用,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多媒体工具的使用。

  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教学时数为 36+54 (理论课 36 学时,实验课 54 学时)。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体系结构;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运算 / 逻辑基础;指令和指令系统等), Windows2000 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功能、种类及发展; Windows 2000 操作系统的配置和使用等), Office2000 办公集成软件的使用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 Internet 应用(包括计算机网络发展、概念、分类、体系结构、基本组成; Internet 基本概念、地址表示、 Internet 信息服务;典型信息服务的使用等),多媒体技术基本应用(包括多媒体概念、系统构成、软件环境、应用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安全(包括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状况、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及网络攻防、防火墙技术 * 、系统安全规划与管理、数据加密 * 、数字签名 * )等六个知识模块组成。

  实践教学由 Windows 2000 应用基础、 Microsoft Office2000 操作与应用、 Internet 使用和常用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初步等 4 部分组成。

  知识模块顺序及学时分配如下:

章节

理论课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时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数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6

计算机基本操作训练

6

2

Windows2000 操作系统

6

Windows 2000 操作、使用与管理

9

3

Office 办公集成软件

12

Office 2000 使用与综合应用

21

4

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

8

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 使用

9

5

多媒体技术初步

4

多媒体技术使用

6

6

信息系统安全

4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3

  课程重点是对计算机整体的了解和认识,计算机安全防范和网络道德,计算机工作原理和微机硬件组成, Windows2000 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IP 地址与域名。典型应用软件的使用,如 Office 、动画制作和网络基本应用。

  课程的难点是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典型应用的相关参数的配置。

  解决办法主要采用 3 种方式:一是通过课堂讲授,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和难点;二是利用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强调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三是教学实践,这种方式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关键,任何知识,尤其是计算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实践永远也学不会。通过这三种方式达到对不同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在前面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建设新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安排上又进行了调整。新的实践教学共设置 5 个大的学生必做实验。整个实验分为基础部分与提高部分,实验内容由低到高以满足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需求,要求学生在基础部分最多选择 3 个实验,提高部分不限,至少写出 3 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三、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 教材使用与建设

  围绕课程发展的 4 个主要阶段,分别编写了 4 套教材,分别用于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级本科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

⑴ 主编《大学文科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大学理科计算机应用基础》, 1995.8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主要用于 1995 、 1996 、 1997 、 1998 级本科教学中,该教材于 1996 年获甘肃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⑵ 主编《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Windows 版)》和《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分别于 1999.7 和 2001.7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和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主要用于 1999 、 2000 、 2001 、 2002 级本科教学中。

⑶ 编写《计算机基础》, 2004.4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要用于 2004 级本科教学参考书。

⑷ 2003 、 2004 级本科教学使用主教材为全国统编面向 21 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计算机应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主要以国内著名院校采用的教材为主。

2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配套实验教材采用面向 21 世纪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书》和新世纪网络课程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书》,该教材按学习篇、实验篇和测试篇组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每个实验除包含实验要求、目的和内容外,还注重案例教学,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案例按知识点进行组织,利用 Flash 动画技术实现。该实验教学思想和实验内容已经在 2000 级 ~ 2004 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使用,尤其是利用动画技术描述知识点、通过案例进行实践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取得明显的效果。

3. 实验教学环境

  拥有和与课程配套的主教材、实验指导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件、试题库和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校级院管计算中心拥有近 1200 台 P-4 高档微机的微机室,并对本学院学生免费开放。所有微机皆连接成局域网络,并与校园网和 Internet 连接,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教学。

4. 网络教学环境

  具有支撑网络教学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和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都是课题组自行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主要包括:用于网上教学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1 套电子教案、 1 套网络课程、在线测试系统和题库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进行网上教学,除了课堂教学,教学的其他教学活动都通过网上实现,包括作业的发布、提交与批改,教学通知与安排,网上提问、答疑和讨论等。所有这些资源都可以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查看并访问。


四、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⑴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

  在本门课程中,有许多操作性很强的知识运用,为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利用电子教案、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更有效地表达和展现这些概念,尤其是通过案例驱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淡化操作性讲解,强调对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的牢固建立以及对基本操作方法的灵活运用, 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强调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写并研制一系列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⑵ 转变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在课堂上由学生提问并由学生解答,或者在网络中组成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的讨论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过程中,最突出的是实验教学的引入,不仅将实验教师从繁杂的指导实验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案例解决。此外,网上教学平台提供开放式的动态课件,其内容随着学生的提问过程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即一个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可以成为另一个学生问题的答案。

⑶ 教学模式的改革

  首先,在 97 、 98 、 99 三个年级中进行试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电子教案在多功能教室上课,教学内容按模块组织教学。在 2001 级和 2002 级进行分级教学改革试点,新生入学时根据学生的基础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基础班、提高班 2 个级别授课。 2002 、 2003 和 2004 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即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的优势,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

⑷ 考试机制的改革

  为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实现考教分离,不断探索和研究考试机制。从 1998 级开始,将笔试改为 60% 笔试加上 40% 上机综合评定; 2001 级采用调用兄弟院校试卷,笔试加上机; 2002 级和 2003 级利用连机测试系统实现全部机考。通过几届试点,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了,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了。

?

五、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全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最早的课程之一, 1997 年开始尝试多媒体教学, 2001 年开始进行无纸化考试, 2002 年开始尝试网络教学,使得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学习方式、考试形式等呈现多元化、立体式的教学格局。为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开发了基于教学局域网的实验教学网页,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实验环境和网络教学评价很好,一项对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网上调查显示, 483 人中有 74% ( 362 人)的学生认为满意, 17% ( 83 人)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调查中( 1048 人), 79% ( 833 人)认为合适, 10% ( 109 人)认为较合适。从 2004 年 1 月 15 日 到目前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学生近 3 万人次。

  我院王彩芬教授、冯百明副教授、王治和副教授以及校外的管会生副教授、王秋云副教授等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