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植物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植物学 一级学科:  08 工学
二级学科: 0818 生物工程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楼炉焕 学校名称:  浙江林学院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申报中
申报级别: 省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5
主页地址: http://classroom.zjfc.edu.cn/C135/Root/Index.asp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2913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课程类型及要求、教材、课程地位、教学内容、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本课程的优势与特色
一、课程类型及要求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林学、生物技术、名优果林、森林保护、中药资源、园艺花卉、微生物开发与利用
?? ??学时:6456
学分: 43.5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验课程
  授课手段: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
  考试方式:采用综合考核形式。考试成绩有三部分组成,即:闭卷百分制考试考察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课考察学生动手及创新的能力;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
  采用曹慧娟主编《植物学》。
三、课程地位
  本课程处于省内同类课程中的优秀水平。它的优势在于定位准确,反映了由“理论—实践—运用—创新”的现代教学模式,有创新教育思想。课程内容系统性强,配套教材新颖。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的形态特征、结构特点、发育规律及功能作用,以及分类学基础知识和植物界基本概况。旨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掌握植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分布的规律,从而认识、利用和改造植物,扩大和充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并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五、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1.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23个主讲教师。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在教材上已经完成了新的教材体系。课题组拟以新的教材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完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建成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一流立体化教材。
3.教学内容上要进一步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4.使用一流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在于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和形式把教材内容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生动、丰富的教材,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理论,接触实际的实验课,先进的教学手段,无疑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这方面要作到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使用启发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加强习题课和课堂讨论,因材施教,主讲教师的全面主讲授课与有关专家讲座相结合和实行导师制的方法。同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积极使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5.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测量学生的知识能力的一种手段,除评价学习成绩之外尚有激励、鞭策、促进等多种功能,也是教师从中取得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积极开展考试内容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成绩,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代之实施一套闭卷+开卷(+课程论文)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试方法,考试重点从获取知识量向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转移。
六、本课程的优势与特色
  (1)植物学科资队伍力量雄厚,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是优势互补的组合。
2)近年来,先后承担植物学领域省部级项目和应用研究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相关论文30篇以上,从而为精品课程建设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3)教学实习以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的校园植物园为基地,植物园内种植植物2188种,按克郎奎特系统排列,建有10多个专类园区,集教学、科研和环境建设于一体,为植物学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植物学科教师主持的教改项目《林学专业的教学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