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史》课是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的基础课程,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中国现代史》课衍生出来的一门较新的课程,原来名称叫《中国现代史(下)》。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已近50年,走过了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是距离当代人时间最近的一段历史,师生对这段历史的教与学有浓厚的兴趣,故教育部决定将《中国现代史(下)》的名称改为《中国当代史》。?
????????教学内容按一学期教学时数分为十六讲,分别为:?
第一讲????巩固新政权的努力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二讲????有计划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起步?
第三讲????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与调整?
第四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
第五讲???“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大动乱?
第六讲????林彪、江青集团的浮沉?
第七讲???“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文化和外交?
第八讲????当代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第九讲????农村改革的发韧和演进?
第十讲????全方位改革开放战略的提出与实践?
第十一讲??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坎坷曲折?
第十二讲??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探索和逐步建立?
第十三讲??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
第十四讲??台湾集权统治的加强与经济的发展?
第十五讲??台湾“政党政治”的形成与民进党执政?
第十六讲??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展望?
???????教学特点是该课程政治性、学术性交融,现实意义显著,教学中既要关注史学界的前沿动态,又要把握讲授的尺度。因为学术研究无禁区,但授课中讲一些敏感的历史问题还是要注意分寸,顾及政治方面的影响。?
????学习方式基本上由教师课堂讲授、师生课堂学术讨论、参观等构成。长期以来,《中国当代史》课的教学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主要是:第一,日常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为辅。教师及时汲取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如新发掘的历史资料、新的史学理论和观点等,充实到教学讲授中,使学生得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第二,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第三,围绕学术疑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科研活动,组织学生搜集资料,研读原著,进行课堂学术讨论。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大量施用上。如现代网络上有大量的历史知识类网站和网页,上面信息量大且新,有许多资料和图片是可资利用的,可将其大量下载下来,研制成多媒体课件,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教学的直观感。北京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系的网页上公开陈列有许多名师的《中国当代史》教学教案,亦可将其下载下来,作为我们改进教学的参考。?
???《中国当代史》课教学中还组织安排学生参观福州市的一些社会变迁发展成就的专门展览,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这将极大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