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 教师队伍 |
课程名称: | 电子技术基础(基础、集成电子技术) | 一级学科: | 08 工学 |
二级学科: | 0806 电气信息类 | 教学层次: | 本科 |
负责教师: | 蔡惟铮 | 学校名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院系名称: | 申报状态: | 已获奖 | |
申报级别: | 国家级 | 申报文件下载: | 无下载文件 |
获奖名称: | 获奖年度: | 2003 | |
主页地址: | http://hitjpkc.hit.edu.cn/elec/elec.htm | 是否交换: | 否 |
浏览次数: | 5015 | 网上评论: | 没有相关评论 |
课程介绍: |
???? 电子技术基础是高校工科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面对全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每届1500名学生,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由于电子技术发展很快,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现代社会对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两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了“十五”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1人获国家教学名师奖。我们主要的改革成果有:
1.将课程改造为模拟和数字交叉进行的模式,取名为《基础电子技术》和《集成电子技术》。通过近三年来的试点和磨合,确立起了新的课程体系。删除了一些陈旧和过时的内容,通过归纳提炼,精简了一些课程内容。在不扩大学时的前提下,更新课程内容20-25%,与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满足了高质量的教学需要。目前已经形成基础和集成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学生课外第二课堂和多种类型考试方法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在实验教学中,设置了基础型、设计型和综合型三个层次的实验;将基本实验组合在一个个实验模块中,形成一个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电路;增加计算机仿真的实验,但保留实际操作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实验模式;引入新技术实验,如EDA、PWM控制器、锁相环等;理论课和实验课有机结合,适当将一部分课程内容分流到实验中进行,使学生学会通过实践学习科技知识的本领;将元器件发给学生,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元器件完成各种实验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扩大了实验的时间和空间。以上这些措施,加上不断完善的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手段,满足了培养高质量学生的教学需要。
3.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编写了启发式教学流程。应该如何提问,学生回答不出来,应如何再提问启发;如果学生回答出来,又应该如何继续深入提问;在提问中设置陷阱等等。
4.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研制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和实验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之中。由于不断克服课件的不足,注意教与学的规律,课件制作质量高。具有分层动态展现的特点,动画、交互式例题、示波器波形、图片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所以使用效果好[见录象]。
5.重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从1995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作为黑龙江省赛区专家组组长单位,具体组织全省的竞赛工作。2000年以来我校有大约1000多名学生参加各种电子竞赛,截止到2005年就57人获全国奖,有126人获省级奖励。这些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的收获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于得到的。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