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思想道德修养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 一级学科:  03 法学
二级学科: 0304 政治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李 萍 学校名称:  中山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3
主页地址: http://202.116.65.193/jinpinkc/sxddxy/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4005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是“两课”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门课程。

???? 一、课程建设情况

???? (一)课程建设的过程

???? 中山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经历了一个从经验性探求—科学体系建构—进一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形式上则经过专题讲座—系统课程—课程专题的提升过程。

???? 1、经验性探求阶段。1982至1987年。我们主要以教育部颁布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大纲为指引,围绕当时大学生关注、困惑的问题,如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与调适、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大学生的恋爱观、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等,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专题》,进行专题讲座。

???? 2、科学体系建构阶段。1987至1994年。我们根据教育部1987年颁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在总结过去5年专题教育的基础上,系统开设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生哲学》等课程。

???? 3、不断完善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在这个阶段,我们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两课”改革试点,对课程名称、内容、体系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探索: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生哲学》、《法律基础》合为一门课程即《现代人生修养导论》。

???? 《现代人生修养导论》以人生发展为主线,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背景,以现代人生成长中的重要问题与困惑为针对性建构新的课程体系,获得教育部“两课”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并赢得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

???? 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两课”课程体系,《现代人生修养导论》更名为《思想道德修养》,我们在保持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多学科的前沿理念、理论资源,突出了主体性精神和现代理性精神。广东省高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从第一本至今,均由我们教学团队的张孝宜教授、李萍教授、钟明华教授负责主编。

???? 2000年我们开出配套选修课《中西道德论比较》,使该课程体系更为完善。

???? (二)课程建设的特色

???? 1、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 我们确立了一课为主,多门配套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重点建设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中西道德论比较》、《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保健》等选修课。

???? 2、课程内容不断丰富

???? (1)根据德育目标,将相关的科研成果充实课程内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内容的知识含量、思想含量,提升教育的说服力。

???? 比如,本课程涉及的主要学科内容包括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我们鼓励教师对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社会变迁与伦理变迁”、“现代社会的特质及人生观特点”、“全球化进程的道德教育”、“中西方德育传统及特质的比较”等,把这些研究成果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厚实、更具生命力。

????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将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将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放在自我认识、群体交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握;将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与人生的成长主线结合起来等等。使教学内容既符合基本要求,又尊重学生的个性;既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又注意内在的逻辑性。

???? (3)我们还通过与本课程教学相关的基础理论课题研究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生价值观研究”(1998—2000年)。该项目的成果《人生观通论》已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出版。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1997—2000年)。该项目已完成并出版著作《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 二、课程教学改革情况

???? 课程教学改革包括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以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为辅助的综合性改革。

???? 1、在教育理念方面,明确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大学德育的地位和功能,根据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确立了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 2、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在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引导性上下工夫,坚持与时俱进,一方面建立起集体备课的和交流的机制,及时更新和增补教学内容。

???? 3、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讨符合本课程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情感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方法等系列方法。

???? 4、教学途径与手段方面,确立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把心理咨询、生活辅导等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 5、课程考试方式改革方面,采用了课堂考试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读书笔记与研究论文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富有成效地促进了本课程的教学相长。

???? 三、课程建设成果

???? 1、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

???? 2、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课程;

???? 3、2001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4、2001年获得全国“两课”优秀教材奖;

???? 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