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包含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机械基础综合设计三大模块,形成知识能力培养的完整课程体系。这三大模块有机结合,互为依托,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三者单独设课,单独记分。理论教学重在理论基础知识及理论与工程结合的应用与建模,设计策略与方法等的传授与学习;科学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设计能力,创新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三大模块中的主体,共2学分。实验教学重在加深对理论的深入实质性的理解;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共2.5个学分。课程综合设计重在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等的培养,共5周。
以“设计”为主线,分析与设计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指导原则,构建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全书按机构结构设计,常用典型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设计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三大部分构成。三大部分相互联系,互为基础与依托。以设计为主线突出体现在:将结构分析改为结构设计,加强了机构方案─运动链的构型设计,并将难于理解的虚约束、局部自由度从结构功能设计需要提出;将运动分析、受力分析作为了解、掌握机构的特性,正确选用及机构优化设计的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有机的、实质性的融入机构设计中。凸轮机构设计中,明确提出凸轮机构设计的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与结构设计参数等的概念及其选择与设计,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