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微生物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陈向东副教授:1988 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本科生专业课“微生物学技术”、“微生物学技术实验”的教学工作。1999年开始部分讲授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学 ” ,从2000年开始作为主讲教师之一参与课程教学,多次获得教学方面的奖励,例如2001年武汉大学优秀本科生主讲教师、2002 年武汉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03年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一)等。先后主持有三项省、校教学研究课题,在2001年年终考核中各项指标名列全院副教授级别的第一名。
唐兵副教授:1995年开始主讲“微生物学实验”, 1999年获得武汉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0年开始部分讲授“微生物学”。2002年从日本进修回国,从 2003年开始作为“微生物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
郑从义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专业课“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从2001年开始作为“微生物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每年年终考核均在全院教授级别中位于中上游。
方呈祥副教授:长期从事专业课“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实验”的教学工作。从2000 年开始作为“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曾在2001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本科生主讲教师,主持有一项校级教改项目。每年年终考核均在全院副教授级别中位于中上游。
安志东副教授:长期从事专业课“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实验”、“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的教学工作。从2002年开始作为“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主持有一项校级教改项目。每年年终考核均在全院副教授级别中位于中游。
黄玉屏老师: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从事“免疫学”、“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从2003年开始作为“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每年年终考核均在全院讲师级别中位于中上游。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沈萍 职称:  教授
职务: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全国高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微生物学科组副组长)、武汉市科技智囊团成员、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基础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师介绍:
1-1基本信息
姓名: 沈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40年11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 027-87648533?
学位: “硕士”(当时没有学位制度)? 职务: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全国高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微生物学科组副组长)、武汉市科技智囊团成员、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基础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传真: 027-87883833?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pingshen@whu.edu.cn ; whubmg@wh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1-2教学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承担的主要教学课程
1、本科生教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5年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共34人;指导大学生业余科研共41人
2、研究生课程教学:“分子微生物学技术”、研究生学位课程、2学时/周、5届共27人;“ 分子遗传学”、研究生学位课程、2学时/周、5届共27人; ?
*?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课程50年代初从已故的高尚荫院士开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成今天在全国颇具影响和优势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十分重视教师队伍梯队的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行稳妥的新老交替,努力使接替这门课的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永保该课程的高质量延续。
本人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年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上讲台、上教学第一线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近几年来,我已经逐步从课程主讲过渡为课程组责任教授,通过言传身教促使青年教师接班。在短短几年内,他们不仅已脱颖而出,肩负起教学重任,而且教学效果好,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高达96%。此外,他们还利用自身优势,使课程教学手段全面实现现代化。更值得高兴的是,其中一位主讲青年教师陈向东副教授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们不仅在 2001 年被评为国家理科名牌课程中的优秀创建项目、 2002年再次被评为省优质课程,而且在2003年武汉大学教学成果奖评比中以全校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特等奖,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作为课程责任教授,近几年我的工作主要是全面主持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的创建工作,编写(包括翻译)高质量的教材和发表教改论文,以推动教学、教材改革。关注国际发展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新的改革思路,努力使我国的微生物学教学与国际接轨。此外,每年除亲自指导数十名本科生从事业余科研和毕业论文外,还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定期为本科生举办学科前沿发展讲座,拉近基础课课堂与科研实际的距离,尽一名老年教师应尽的义务。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几代人劳动的结晶。它的实施和完成需要一个集体的创作,特别是将优秀的年青人推上讲台,并获得突出的、深受学生欢迎的主讲人。这更证明了该课程的成功,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希望所在,成功的关键。
?
二、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微生物学”课程如何现代化的研究,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 1998~1999,本人担任项目主持人;
2、“微生物学”课程如何现代化的研究,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在被评为优秀创建项目后的继续资助),2000~2004,本人担任项目主持人;
三、 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教材
?
1、“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面向21世纪国家级重点教材(主编)
2、“微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教育部九五重点教材(主编)
3、“微生物学”(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教育部重点引进外文教材(主编)
4、“微生物学”(繁体版),台湾五南出版社,2003,台湾引进大陆教材(主译)
5、教材编写应着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国高等教育(核心期刊),2000,3:38(第一作者) ?
6、 微生物学发展的一些事件的启示,微生物学通报(核心期刊),2000,27(6):464-466(第一作者)
7、面向21世纪的微生物学教材如何现代化,微生物学通报(核心期刊) 1998,25(5):306-308(第一作者)
8、教材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In:“面向21世纪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 “生物学类专业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作者)
9、编写‘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微生物学》的几点想法, In:“微生物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喻子牛,何绍江,朱火堂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第一作者)
?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
1 ) 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教育部,排名第 1,2002年
2 )国家理科基地优秀创建名牌课程项目,教育部,排名第 1 , 2001年
3)第三届湖北省优质课程,湖北省教育厅,排名第2,2003年
3 )武汉大学师德标兵,武汉大学,排名第 1, 2001 年
4)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武汉大学,排名第4,2003年

?
1-3学术研究
???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大肠杆菌的自然感受态及水平基因转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1.1 ~ 2003.12 (项目主持人)
2、 嗜盐古菌中具三界生物特征的启动子DNA 片段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2.1~2004.12 (项目主持人)
3、 基因工程微生物( GEMs )的水平基因转移及其安全性研究,高校博士点基金,教育部,2000.1 ~ 2002.12 (项目主持人)
4、 黑色素及含 mel基因的 Bt 工程菌抗紫外线和防嗜菌体的应用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科技厅, 2002.1 ~ 2004.12 (项目主持人)
5、 面包酵母菌种提供体系建立,产学研横向课题,安琪酵母集团, 2001 ~2002 ,(项目主持人)
?
二、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
1、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lasmid from extremely halophilic Archaea: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formation analysis,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2003,221:53~57 ( SCI 刊源) ,通讯作者
2 、 Effects of La3+ on the Competence of Escherichia colias Studied by Microcalorimetry,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03 ,91 : 267~275 (SCI 刊源) ,通讯作者
3 、Expression of mel gene from Pseudomonas maltophilia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Letter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2, 34:244~248( SCI 刊源) ,通讯作者
4 、 A convenient and rapid method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E. coli with plasmid, Anton. Leeuw. Int. J. Gen. Mol. Micro ., 2001, 81: 1-4 (SCI 刊源) ,通讯作者
5 、 Cloning and overexpression of a tyrosinase gene mel from Pseudomonas maltophilia ,FEMS Microbiol. Lett. , 2000, 185: 23-27 ( SCI刊源) ,通讯作者
6 、 A microcalorimetric method to study biological effects of La 3+ on Escherichia coli . ,J. Biochem. Biophys. Methods 2000, 46(2): 1-9(SCI 刊源) ,通讯作者
7 、 Microcalorimetric studies on the promoter function in E. coli TG1 from P. maltophilia AT18 chromosome DNA , J. Thermal Anal. Calorimetry , 2002, 68: 909-916 (SCI刊源) ,通讯作者
8、 Microcalorimetric study on expression of foreign genes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 J. Thermal Anal. Calorimetry , 2002, 70: 521-525(SCI 刊源) ,通讯作者
9、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T4 phage and Escherichia coli B by microcalorimetric method.?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 2003, 112: 137-143 (SCI刊源) ,通讯作者
10、 Effects of La 3+ on the competence of Escherichia colias studied by microcalorimetry. ?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2003, 91:267-275? ( SCI 刊源) ,通讯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