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冶金物理化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队伍组成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备注
田彦文
1946.01
教授 博导
冶金物理化学
负责人,主讲教师
沈峰满
1958.03
教授? 博导
钢铁冶金
主讲教师
翟秀静
1951.09
教授(博士)
有色金属冶金
主讲教师
翟玉春
1946.11
教授? 博导
冶金物理化学
主讲教师
许茜
1964.10
教授(博士)
冶金物理化学
主讲教师
魏国
1974.11
副教授(博士)
钢铁冶金
主讲教师
金哲男
1970.08
副教授(博士)
有色金属冶金
辅助教师
李建忠
1975.06
讲师(博士)
冶金物理化学
辅助教师
姜澜
1969.09
副教授(博士)
有色金属冶金
辅助教师
顾惠敏
1976.10
助教(硕士)
冶金物理化学
辅助教师
教学队伍结构  
??? 教师队伍中,80%具有博士学位,硕士10%,大学本科10%;具有高级职称占60%,中级30%,初级10%。其中,50岁以上占30%,30~49岁占50%,30岁以下占20%。每届学生180人左右,辅助教师5人,实验教师14人,共计19人,学生教师比10:1。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恰当,适应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沈峰满?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1992年3月日本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给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冶金物理化学、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钢铁冶金学、统计热力学,算法语言与程序设计等课程。主编《高炉内气-固反应动力学》。
??? 作为负责人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企业协作科研项目多项。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其中EI收录15篇,SCI收录3篇。
翟秀静? 教授?
 
??? 199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有色金属冶金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给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冶金物理化学、结构化学、超细粉体制备技术、物质结构研究方法、有色金属冶金学、科技外语等课程;主编了《纳米材料及制备技术》,《现代物质结构研究方法》,《超细粉制备》,参编《冶金学》,《现代冶金学》等专著、教材。
???
作为负责人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一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EI检索18篇,SCI检索2篇。
 
???
1)-1基本信息
姓名: 田彦文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46年1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 电话: 024-83687731?
学位: 学士? 职务:  ? 传真: 024-83687731?
所在院系: 材料与冶金学院? E-Mail: tianyw@smm.ne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119信箱(110004)?
研究方向: 冶金与材料制备物理化学,新能源材料,环境物理化学?
2(1)-2教学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1
冶金物理化学
本科专业基础课
5
5
300
2
物 理 化 学
本科基础课
6
2
60
3
固 态 化 学
本科专业课
6
1
30
4
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
硕士研究生课
6
5
100
5
冶金与材料制备实例分析
博士研究生课
6
5
50
?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
实验课,130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5人
硕士毕业15人,在读11人;博士毕业4人,在读17人;博士后在读1人
?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

序号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1
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素质教育
东北大学
2000~至今
2
精品课建设及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东北大学
2003~2006年

?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
?

序号
题?
刊物名称
时间
1
冶金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奖汇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
“教改试点班”教学由单纯知识“传播型”向“育才型”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成果奖汇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2年

?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

序号
名?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1
冶金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东北大学
排序第一
2004年
2
“教改试点班”教学由单纯知识“传播型”向“育才型”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东北大学
排序第一
2002年
3
“江河奖教金”奖
“江河奖教金”奖
东北大学
个人
2004年

?
?
2(1)-3学术研究
?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来源
年限
作用
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科委
1999.1-2000.12
负责
2
镍氢、镍镉废电池无污染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基础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科委
2001.1-2002.12
负责
3
用于多种气体测定的化学传感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2.1-2004.12
负责
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研究
攻关项目
辽宁省科技厅
2004.1-2005.12
负责
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开发
企业协作
大连开发区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6.5-2007.12
负责

?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

序号
题?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
时间
1
?Activity of VO in Molten Ternary CaO-SiO2-VO Slag
J. mater. Sci. Technol.
1
2000
2
?Synthesis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LiNiO2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1
2002
3
?Synthesis of LaF3 superfine powder by microwave heating method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导师)
2004
4
?Synthesis and character of spinel LiMn2O4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导师)
2004
5
?Optimized synthesis technology of LiFePO4 for Li-ion battery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导师)
2005

?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序号
名?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1
新型二次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
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辽宁省政府
3
2001
2
钪提取冶金的基础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辽宁省政府
3
2003

?
?
许茜? 教授
 
??? 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给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冶金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化学、固体化学、熔盐化学、电池化学与电池材料无机材料工艺学等课程。
??? 作为负责人完成或正在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及企业协作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EI收录7篇。
魏国? 副教授
 
 ? 200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钢铁冶金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给本科生讲授冶金物理化学课程,讲授环境导论、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学等课程。
??? 作为负责人完成或正在承担多项企业协作项目等。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收录2篇。
Email:neuweiguo@126.com
???????????? Phone:024-83683974
金哲男? 副教授
 
 ?? 200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给本科生讲授冶金学,科技外语、计算机在冶金中应用等课程。
???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两项纵向课题和两项横向课题,参加了两项纵向课题。 任职以来共发表论文13篇,其中Ei检索1篇,编著教材2部。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翟玉春 职称:  博导
职务: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
教师介绍:

本信息
姓名: 翟玉春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46年11月?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博导? 电话: 024-83687731?
学位: 博士? 职务: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 传真: 024-83687731?
所在院系: 材料与冶金学院? E-Mail: zhaiyc@smm.ne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119信箱(110004)?
研究方向: 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与电化学,非平衡态冶金热力学,材料物理化学?
1-2教学情况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1
冶金物理化学
本科专业基础课
5
3
200
2
结 构 化 学
本科专业基础课
4
5
150
3
冶金工程概论
本科专业课
4
3
450
4
非平衡态冶金热力学
硕士研究生课
4
3
90
5
量 子 化 学
博士研究生课
6
5
100
?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15人,在读3人
硕士  毕业32人,在读18人
博士  毕业46人,在读28人
博士后 出站1人,在读3人
?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

序号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作用
1
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教委
1996~2000年
主持
2
加速融合、拓宽专业、办好宽口径冶金工程专业
辽宁省教委
1996~2000年
负责
3
材料类专业基础课及实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
2000~2004年
负责
4
冶金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东北大学
2004~2005年
负责
5
东北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布局与发展研究
东北大学
2004~2005年
负责

?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
?

序号
题?
刊物名称
时间
1
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全国高校冶金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专刊)
2000年
2
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
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辽宁教育研究
2001年
4
冶金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辽宁教育研究
2001年
5
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辽宁教育研究
2001年
6
材料类专业专业基础课及实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发展创新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7
材料类专业基础课及实验课程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东北大学2004年教学成果奖汇编》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

序号
名?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1
材料类专业基础课及实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
排序第一
2005年
2
材料类专业基础课及实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辽宁省政府
排序第一
2005年
3
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
排序第一
2002年
4
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辽宁省政府
排序第一
2001年
5
冶金工程与材料成型多媒体教学系统
辽宁省高校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
辽宁省教育厅
排序第一
2001年

?
编写教材
1. 现代冶金学(文字版)????????????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
2. 现代冶金学(电子版)????????????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
3. 冶金与材料成型多媒体教学系统????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
?
?
?
1-3学术研究
?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来源
年限
作用
1
高硅-水硬铝石型铝土矿选择性磨矿及化学分离脱硅基础理论与技术
973分课题
科技部
1999.1-2004.12
负责
2
利用碳酸锂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十五攻关课题
青海省科技厅
2001.1-2005.12
负责
3
均相非均相冶金体系的非平衡态热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1.1-2003.12
负责
4
化工冶金法从粉煤灰中提取Al2O3和SiO2的研究
市级科研项目
山西省朔州市科技局
2005.1-2006.12
负责
5
环境友好仿生无毒舰船涂料产业化
863课题
科技部
2004.1-2006.12
副组长

?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

序号
题?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
时间
1
Properties of Zr-Ti-V-Mn-Ni hydride alloy
Trans. Nonferrous Met.Soc.China
2(导师)
2002
2
渣-金两相氧化锰还原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
金属学报
1
2004
3
无机、有机柱撑膨润土对水中苯胺的吸附行为研究
硅酸盐学报
2(导师)
2004
4
Na2WO4-ZnO-WO3熔盐体系的电导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导师)
2005
5
硝酸镧处理对微弧氧化二氧化钛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中国稀土学报
2(导师)
2005

?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序号
名?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1
新型二次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
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辽宁省政府
1
2001
2
钪提取冶金的基础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辽宁省政府
1
2003
3
动力型电池材料Ni(OH)2的制备研究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东省政府
5
2003

?
?

田彦文 教授?,博士生导师

给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物理化学、冶金热力学、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湿法冶金与电化学、无机材料、固态化学等课程。参编《冶金物理化学例题与习题》,主编《冶金物理化学》。

????

? ? ?

???

Email: Tianyanwen@mail.edu.cn
Phone: 024-83687731 (O)
?授课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时
届数
人数
?
6学时/周*16.5周
5
300
?
6学时/周*13.5周
2
60
?
6学时/周*10周
1
30
6学时/周*10周
1
60
?
6学时周*10周
各5届
100
实践教学?  
  • ?
教学研究与获奖  
???
???
学术研究  
近年科研课题情况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来? 源
年 限
作用
. 1999.1-2000.12
2 2001.1-2002.12
3. 2002.1-2004.12
4 1999-2004
5. 1996-1999
主要学术论文  
论 文 题 目
刊?? 物
时间
排序
1
1998
1
2
1999
1
3
1999
1
4
?
1999
1
5
1999
1
6
?
1998
1
7
?
1998
1
8
2001
1
9
2002
1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