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
|
儿科学研究所所长、儿科教研室主任
|
教师介绍:
|
一、基本情况
姓 名 |
易著文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46年1月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职 称 |
教授 |
行政职务 |
博导 |
学 位 |
硕士 |
职 务 |
儿科学研究所所长、儿科教研室主任 |
电话 |
0731-5524222-2261 |
传真 |
0731-5533525 |
所在院系 |
第二临床学院 |
E-mail |
csuxyyzw@hotmail.com |
通信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 |
研究方向 |
小儿肾脏病 |
二、教学情况
1.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
儿科学绪论与生长发育、急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医学进展、儿科循征医学讲座 |
起止时间 |
讲授学时 |
授课班级名称 |
总人数 |
1999年8月-2000年6月 |
14学时 |
96级医疗系五年制、96级精卫系、98级成教专升本班、95级医疗系七年制 |
153+65+81
+30=329人 |
2000年8月-2001年6月 |
10学时 |
97级医疗系五年制、97级精卫系、99级成教专升本班 |
212+61+74
=347人 |
2001年8月-2002年6月 |
14学时 |
98级医疗系五年制、97级医疗系七年制、98级精卫系、2000级成教专升本班 |
256+40+60
+101=457人 |
2002年8月-2003年6月 |
10学时 |
99级医疗系五年制一、二、三班
2000级成教专升本半脱产班、2001级成教专升本脱产班 |
298+55+108=461人 |
2003年8月-2004年4月 |
14学时 |
2000级医疗系五年制一、二、三班、99级七年制、2001级成教专升本半脱产班、2002级成教专升本脱产班 |
285+44+73
+100=502人 |
1999年-至今 |
博士研究生课程 |
54学时/届 |
|
1999年-至今 |
硕士研究生课程 |
54学时/届 |
|
儿科进修班课程 |
1989年-至今 |
15学时/届 |
|
1997年-至今 |
16学时/届 |
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 |
|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主持本科生实习疑难病例讨论与教学大查房,督导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指导修改七年制学生黄丹琳、熊洁等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20名。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
来? 源 |
所起作用 |
年? 限 |
儿科学临床教学计划改革及实施方案的研究 |
中南大学 |
主持 |
1997年-2001年 |
儿科“以病床为单位的临床观察与思考”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中南大学 |
主持 |
1999年-2001年 |
精减课时和优化教学内容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中南大学 |
主持 |
2000年-2003年 |
临床医学多媒体素材库及考试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 |
湖南省
教育厅 |
参与 |
2002年-2004年 |
多媒体素材临床医学库和模拟考试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的研究 |
中南大学 |
参与 |
2002年-2004年 |
4.教学专著及论文:
论文题目 |
论文期刊名 |
时间、卷期页 |
主编教学专著《儿科学临床教学方法研究》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1 |
医学院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管见 |
继续教育 |
2001,(1):31 |
儿科“以病床为单位的临床观察与思考”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2):12-15 |
儿科开展循征医学教学实践的研究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2001,(6):45-47 |
七年制儿科学临床教学改革探讨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02,(4):99 |
精减课时和优化教学内容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医学教育 |
2002,(5):45-46 |
5.教学表彰/奖励
奖项名称 |
授予单位 |
署名次序 |
时间 |
全国优秀教师 |
教育部 |
第一 |
2001年 |
中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奖及湘雅二医院十佳师德先进个人 |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第一 |
2004年 |
中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
中南大学 |
第一 |
2003年 |
《小儿惊厥》视听教材获中华医学会优秀电视教材二等奖 |
中华医学会 |
第一 |
2001年 |
小儿临床肾脏病学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中南大学 |
第一 |
2000年 |
三、学术研究
1.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 |
课题类别 |
所起作用 |
起目时间 |
小儿肾小球疾病慢性病理进展综合防治对策的研究(编号:98-1-117) |
湖南省科技厅 |
一般项目 |
主? 持 |
1999-2000年 |
MCP-1在MsPGN病理进展中的作用及反向干预的研究(编号:3997077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主? 持 |
2000-2002年 |
GRα和GRβ相互作用与肾脏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关系(批准号:3000018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参与(第二名) |
2001-2003年 |
MDR1和WT1在激素耐药型肾病患儿的变化及临床评价(A2003-004) |
湖南省卫生厅 |
重点项目 |
主? 持 |
2003-2005年 |
突变型IκB抑制MsPGN系膜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批准号:398001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参与(第二名) |
1999-2001年 |
2.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题目 |
论文期刊名与级别 |
卷期页 |
署名次序 |
营养、肾病和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肾脏IGF-1和IGFBPS mRNA表达的影响 |
中华儿科杂志 |
2001,39(10):600-604 |
第一 |
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关系的研究 |
中华肾脏病杂志 |
2002,18(3):224-225 |
第一 |
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30年文献Meta分析 |
中华儿科杂志 |
2002,40(6):342-345 |
第一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基因的筛选 |
中华儿科杂志 |
2002,40(12):724-727 |
第一 |
儿茶素对阿霉素大鼠肾组织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影响 |
中华肾脏病杂志 |
2003,19(1):58-59 |
第一 |
3.学术研究表彰
奖项名称 |
授予单位 |
日? 期 |
署名次序 |
小儿肾病综合征生长障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3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中华医学会 |
2004年 |
第一 |
小儿肾病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获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
湖南省医学会 |
2003年 |
第一 |
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表达及NF-κB调控机制的研究获首届湖南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湖南省医学会 |
2003年 |
第二 |
儿童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临床研究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海南省科技厅 |
2001年 |
第三 |
IL-6与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相关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湖南省科技厅 |
1999年 |
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