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刑事技术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3.教学队伍情况
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林艳平 1965-03-08 副教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文件检验》,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张绍雨 1963-05-02 副教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毒物分析》,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陈源锋 1964-04-15 副教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刑事照相》,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朱彬玲 1967-02-20 副教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物证分析》,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何松国 1962-03-10 副教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法医检验》,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严丽华 1955-08-11 副教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痕迹检验》,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李华 1968-06-07 讲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痕迹检验》,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林鼎 1974-11-19 讲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刑事照相》,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江洁清 1972-03-16 讲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法医检验》,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刘福宝 1971-03-06 讲师 刑事技术 主讲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痕迹检验》、担任学生学习导师。
陈作迅 1968-04-08 相当于讲师 刑事技术 辅导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
黄李彦 1981-03-10 助教 刑事技术 辅导与实训指导《刑事技术》。
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
一、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
本教学队伍拥有12名教师,其中负责主讲兼实训指导的教师10名,负责实训指导的教师2名。
(一)、学历方面:博士1名,硕士3名,学士8(其中在读硕士4名)。j负责主讲兼实训指导的教师10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2名,学士7(其中在读硕士3名),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技术专业或毕业于刑事技术专业紧密相关的痕迹检验学、化学、物理、医学、生物等专业,均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脱产进修学习刑事技术专业一年以上;k负责实训指导的教师2名,硕士、学士(在读硕士)各一名,分别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技术专业和与刑事技术专业紧密相关的分析化学专业。
(二)、职称方面:副教授6名,讲师4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
(三)、双师型方面:本教学队伍拥有的12名教师均获得国家承认的司法鉴定人资格,取得刑事技术司法鉴定执业证书。
依托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实鸣司法鉴定所,开展文书司法鉴定、痕迹司法鉴定、法医毒物司法鉴定、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法医物证司法鉴定、声像资料司法鉴定等司法鉴定,自实鸣司法鉴定所成立至今共受理各类案件近900起,经常受理公、检、法等机关送检的疑难和久拖未决的复检案件;由于出具的司法鉴定结论客观、公正,鉴定文书规范,深得同行和审判机关的认可和好评,采信率达100%。
本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呈梯队分布,全体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团结协作,每年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和司法鉴定工作,积极开展教改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成果显著,是一支人员精干、专业对口、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
??? 二、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

年龄
?
人数
30岁以下
30-35岁
36-40岁
41-45岁
46-50岁
51-55岁
总数
1
3
3
4
0
1
百分比(%)
8.3
25.0
25.0
33.3
0
8.3

在年龄结构上中青年教师占绝对优势,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33.3%,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8.3%,46岁以上的教师只有1名占教师总数8.3%,主讲教师中最大年龄为51岁。教师队伍年龄层次分布合理,反映了教师队伍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三、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
本教学队伍拥有的12名教师,取得痕迹学、物理学专业学历的有6名,承担刑事技术、痕迹检验、刑事照相等内容的主讲或实训指导,占教师总数的50.0%;取得化学专业学历的有4名,承担刑事技术、刑事化验、文件检验等内容的主讲或实训指导,占教师总数的33.3%;取得医学或生物学专业学历的有2名,承担刑事技术、法医检验等内容的主讲或实训指导,占教师总数的16.7%。
:负责主讲的10名教师,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技术专业或毕业于地方院校与刑事技术专业紧密相关的化学、物理、医学等专业,均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脱产进修学习刑事技术专业一年以上。
四、师资配置情况
承担本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有10名,均承担过《刑事技术》的教学任务,其中副教授6名,讲师4名,助教1名,均具有九年以上主讲经验,师生的比例约为1:35。实训指导教师共12名(含10名主讲教师),其中副教授6名,讲师4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29。
?
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一、近五年来教学改革
(一)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
1、进行公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调研。
2、刑事技术单项技能实训操作方式与方法;
3、刑事技术综合技能模拟实训的设计与实施;
4、教师指导制教学法和实战鉴定教学法在在刑事技术中的创新与组织实施;
5、现场物证勘验、临场分析、现场分析能力结构体系的设计;
6、模块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7、案例教学法和专题讨论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8、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刑事技术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9、现场演示与现场观摩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
10、考核与实战相结合的设计与实施。
(二)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
在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教研提出的思路和获得的成果大胆应用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以教研推教改,以教改促教研,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受到学生和实战单位的一致好评。
1、进行公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调研,制定完成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的教学计划。
采取的措施:
①通过集体设计,并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完成集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建设为一体的《关于高职高专刑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问卷》;
②随机确定涵盖福建省所有地市的公安第一线实战部门的涉及痕迹、图像、文检、法医、禁毒、警犬、技侦、刑侦、国保等专业的公安干警为调查对象开展调研活动,发放《调查问卷》93份,实收93份;
③完成《呼唤高素质的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报告》。
④制定完成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的教学计划。
2、结合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特色,提出在教学中强化实训教学的新思路,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取的措施:
①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专业课的课时计划,必要的课程设置独立实验课,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性的课时保证;
②调整教学中课堂讲授与实训的比例,实训课时在总课时中占1/3至1/2;
③制定详尽的递进实训计划,准备完备的实训材料,配备充足的指导教师,安排合理的实训时间;
④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充实能力训练的硬件设施;
⑤改革学生学科成绩评价标准,加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总考核中的比重。
3、开展模块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采取的措施:
①开展为期3周的《刑事技术》课程模块教学,便于理论讲授和实训在内容上的衔接、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②开展为期9天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综合模拟实习》模块教学,更具实战性。
4、不断完善教师指导制教学和实战鉴定教学等方法的组织实施。
采取的措施:
①制定教师指导制教学法的管理条例,使组织实施得以制度性的保障;
②依托实鸣司法鉴定所,参加司法鉴定的教师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带领学生一起了解案情、受理委托、实施检验得出结论,形成从理论→实践→理论的学习循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开展多媒体教学。
采取的措施:
①组织教师学习使用多种软件制作教学课件;
②在刑事技术的教学中推广并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定期组织教师集体、相互听课,课后评课、议课进行讨论。
③探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互补关系及其最佳结合点。
6、深化案例教学法。
采取的措施:
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现场演示教学、现场观摩教学、模拟教学、教师指导制教学法、实战鉴定教学法、专题研究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有机、有序地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掘学生积极探索和研究的潜力。
7、考核标准和方法的改革。
采取的措施:
①采用传统的问答式考核与分析研究式考核并重,在考核内容上摒弃死记硬背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②使用“多媒体考试课件”进行“多媒体考核”;
③与实战相结合,采用个性化考核方式。
?
二、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一)取得的教改成果和已经解决的问题
通过进行多项教学改革的尝试,有效地解决了在高等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学生高分低能的问题,创立了适合刑事技术教学的模式,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训观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1、依托实鸣司法鉴定所的司法鉴定,开辟“既实战又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培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研究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2、已形成较为完整和科学的单项技能实训、现场物证勘验、临场分析、现场分析能力结构体系的设计;每部分均配有精心设计准备的实验指导和训前阅读材料,历经2000级-2004级四届学生实训演练的不断完善,实训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得到合理的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已完成中级指挥员培训、初级指挥员培训、初任刑警培训等《刑事技术》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制定,并在受训干警学员中因材施教地进行单项技能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要求规范、合理安排、科学设计,受到学员的高度肯定,取得很好的效果,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民警培训方案,走在同类公安院校的前面。
4、实现多媒体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涵括了反映真实案件的图片、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图像清晰,图文并茂,教学内容直观、具体、生动形象。
5、实现使用“多媒体考试课件”进行“多媒体考核”。
6、利用学校网平台,部分教学资料已经上网,《刑事技术》课程的部分内容已经制成网络课程,形成资源共享,使广大基层干警受益。
7、同多个实战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开辟第二课堂。
(二)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林艳平主持《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公安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年,已通过验收结题。
2、何松国主持《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年,已通过验收结题。
(三)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研教改论文
1、论文《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报告》,发表于《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第2期,作者:张绍雨,独著。
2、论文《刑事照相教学中两点值得深思的问题》,发表于《公安教育》2001年增刊,作者:陈源锋,独著。
3、论文《建立理论教学于试验教学双轨制的设想》,发表于《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增刊,作者:何松国,独著。
4、论文《浅议公安业务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法》,发表于《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增刊,作者:李华,独著。
5、论文《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毒物分析实验教学初探》,发表于《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4.3,作者:张绍雨(第二作者)。
6、论文《呼唤高素质的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报告》,2003年华东刑侦研讨会,上海,2003,作者:张绍雨,独著。
7、论文《贯彻科技强警战略, 发展刑事技术教育》,首届全国刑事技术教育论坛, 沈阳, 2004年8月,作者:张绍雨,独著。
(四)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
1、林艳平,论文《计算机辅助文件检验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三届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年5月,独立。
2、林艳平,论文《计算机技术在文件检验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获华东地区第22届公安高校刑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5年12月,独立。
3、张绍雨,论文《呼唤高素质的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报告》,2003年获二十届华东刑侦研讨会交流论文一等奖。
4、江洁清,论文《安乐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授予的学校第三届科研成果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2001年5月,独立。
5、江洁清,论文《开放性气胸的法医学鉴定》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授予的学校第四届科研成果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2004年5月,独立。
6、李华,论文《浅议公安业务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法》,2003年9月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学术研讨会”优秀教研论文奖。
7、何松国,论文《建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双轨制的设想》,2003年9月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学术研讨会”优秀教研论文奖。
?
3-4师资培养
???
长期以来学校重视教学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并依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教师的个人特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
本课程组教师在学历和职称方面进行2001年和2006年的比较如下:

学历
人数
教师总人数
博士
硕士
在读硕士
学士
2000年
11
1
0
0
10
2006年
12
1
3
4
4

?

职称
人数
教师总人数
副教授
中级
初级
2000年
11
3
4
4
2006年
12
6
5
1

?
1、依托实鸣司法鉴定所继续积极开展司法鉴定工作,本课程组教师传、帮、带,坚持不懈地参与办案工作,掌握当前刑事技术工作重点、难点,增强教师理论和实战相结合的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办案能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2、鼓励并实现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提高外语水平,增强科研能力;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学费全额报销,本课程组40岁以下的教师有7名,其中已取得硕士学位的有3名,在读硕士学位的有4名。
3、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从各种渠道为锐意进取的教师提供人、财、物上的支持;从2000年开始有课题立项至今已获得近50万元的课题科研资助,努力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江洁清老师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学校第三届、第四届科研成果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注:学校科研成果奖每届只设2—3名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
4、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获取学术研究的前沿信息,开拓视野,加强同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交流;2000年和2002年张绍雨博士先后出席了在芬兰赫尔辛基和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毒理学家协会(TIAFT)第38届和第40届年会,他还参加2005年8月在香港召开的第17届国际法庭科学大会(IAFS 2005),在全国同类公安院校中是仅有的。林艳平、朱彬玲、陈源锋、何松国、刘福宝、江洁清、林鼎等教师积极参加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学会和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的各类全国刑事技术学术研讨会,所有参加研讨会的教师都有论文入选,真正做到有交流、有探讨、有收获。
5、选送青年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师资培训,前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和非公安的著名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
6、继续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带队实习和下基层参与公安办案,丰富青年教师的实战经验,随时掌握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最新动态,逐步实现“教官”和“警官”的角色融合。
7、创造条件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2005年引进1名硕士研究生,优化教师队伍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林艳平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侦查系副主任
教师介绍:
1.课程负责人信息
1-1基本信息
姓名: 林艳平? 性别: ? 出生年月: 1965年3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0591-87511713,13178115267?
学位: 学士? 职务: 侦查系副主任? 传真: 0591-83411747?
所在院系: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 E-Mail: talllin@sina.com?
通信地址(邮编): 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59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350007)?
研究方向: 刑事科学技术(文件检验学)?
1-2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刑事技术》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3周模块教学,2001—2004级历届查缉战术、治安管理等专业,学生总数约400人。

2、《文件检验》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1999—2004级历届刑技、刑侦、国保等专业,学生总数约1000人。

3、《刑事化验》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周学时21999级、2000级刑侦、国保等专业,学生总数约300人。

4、《物证分析》课程,专科必修专业课,周学时41999级刑技专业方向、2000级刑技专业,学生总数约100人。

5、承担历次刑事技术培训班及其他各种培训班《刑事技术》的教学任务,次课时7—21,学员总数约30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主持2000—2004级历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专科生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模拟现场勘查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总数约250人。

2、主持初任刑事警察培训班模拟现场勘查训练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的实训方案设计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员总数约100人。

3、主持《刑事技术》、《刑事化验》、《文件检验》、《物证分析》等四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达1700人。

4、主持中级指挥员培训《刑事技术》教学大纲、初级指挥员培训《刑事技术》教学大纲、初任刑警培训《刑事技术》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制定。

5、承担历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见习论文设计。

6、指导20052006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16篇,指导2003—2006届刑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28篇,并担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会。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主持《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公安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项目计划《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2005年,第一主持人, 20053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2、主持福建省教育厅课程建设项目:福建省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闽教高〔2005108号),排名第一名,20059月。

3、主持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排名第一名,20044月。

4、参加《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项目计划《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2005年,主要参加人, 20053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四、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的教学相关论文

论文《析学习文件检验的观念误区及其教学对策》,发表在《中国文件检验专业建设40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主办: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7-81027-783-9/G.280,独著。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福建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福建省公安厅,20059月。

22005年度三八红旗手称号,福建省公安厅,20063月。

3、《刑事技术》课程被评为福建省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福建省教育厅,排名第一名,20059月。

4、《刑事技术》课程被评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课程,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排名第一名,20044月。

52003年度三八红旗手称号,福建省公安厅,20043月。

6、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公安厅,20047月。

72001年度三八红旗手称号,福建省公安厅,20023月。

8、优秀教学质量奖,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11月。

9、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称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05月。

?
1-3学术研究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文件检验计算机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福建省公安厅科研项目,闽公科(200034号,2000-2004年,第一主持人,已完成。

2、《固相微萃取在刑事毒物化验上的应用研究》,福建省公安厅科研项目,闽公通99—445号,1999—2002年,第二主持人,已完成。

3、《摇头丸中的主要毒品与药物成份的新提取方法研究》,福建省公安厅科研项目,闽公科(200034号,2000—2001年,第二主持人,已完成。

4、《毒品免疫亲和萃取研究》,福建省科技厅攻关重点科研项目,(2002Z132),2002-2004年,第三名,进行中。

二、国内外主要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1、论文《电子文件归档与数字签名技术应用》,发表在《刑警与科技》2004年第3期,主办: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独著,20049月。

2、论文《计算机辅助文件检验系统及其应用研究》,发表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08月。

3、论文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tissues by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发表在Proceedings of 38th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Toxicologists Meeting2001年,国际法庭毒物学家协会。书号:ISBN 952-91-3405 -3合著(第二作者)。

4、论文《数码照相机红外线照相功能的应用与分析》,发表在《影像技术》2004年第4期,主办:中国感光学会、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合著(第二作者),200412月。

5、论文《浅谈不同部位同一部首笔迹特征变化》,发表在《刑警与科技》,2004年第4期,主办: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合著(第二作者),20048月。

6、论文《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用于尿中毒鼠强的测定》,发表在《第三届全国毒物分析学术交流会论文选》,主办: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合著(第二作者),20009月。

7、论文《生物组织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固相微萃取研究》,发表在《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主办:中国化学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合著(第二作者),20009月。

8、《文件检验教程》人民警察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群众出版社出版,2000年,参编。

9、《文件检验实验指导》人民警察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群众出版社出版,2000年,参编。

10、《文件检验习题与解答》人民警察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群众出版社出版,2001年,副主编。

11、论文《计算机技术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研究》,发表在《华东地区第22届公安高校刑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独著,200512月。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论文《计算机技术在文件检验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获华东地区第22届公安高校刑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512月,独立。

2、论文《计算机辅助文件检验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三届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5月,独立。

?
2.主讲教师情况(1)
2(1)-1基本信息
姓名: 张绍雨?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5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 电话: 13178115432?
学位: 博士? 职务: 侦查系副主任? 传真: 0591-83411747?
所在院系: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 E-Mail: shaoyuzhang@126.com?
通信地址(邮编): 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59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350007)?
研究方向: 刑事技术(毒物分析)?
2(1)-2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刑事技术》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3周模块教学,2000—2004级历届法律专业,学生总数约200人。

2、《刑事化验》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周学时2—32001—2004级历届刑侦、国保、经侦等专业,学生总数约400人。

3、《毒物分析》课程,专科必修专业课,周学时3—41999级刑技方向、2000—2003级历届刑技专业,学生总数约250人。

4、承担历次刑事技术培训班及其他各种培训班《刑事技术》的教学任务,次课时7—21,学员总数约30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参加2000—2004级历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专科生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模拟现场勘查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总数约250人。

2、参加初任刑事警察培训班模拟现场勘查训练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的实训方案设计工作,并承担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员数约100人。

3、主持《刑事化验》、《毒物分析》等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约650人。

4、参加《刑事技术》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达200人。

5、指导20052006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19篇,指导2003届、2004届刑侦专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15篇,并担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三、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参加《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公安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项目计划《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2005年,第二名, 20053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2、参加福建省教育厅课程建设项目:福建省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闽教高〔2005108号),第二名,20059月。

3、参加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排名第二名,20044月。

四、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的教学相关论文

1、论文《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报告》,发表于《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2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54月。

2、论文《贯彻科技强警战略, 发展刑事技术教育》,首届全国刑事技术教育论坛,沈阳,独著,20048月。

3、论文《呼唤高素质的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报告》,2003年华东刑侦研讨会,上海,独著,2003年。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公安部,20038月。

2、人民警察个人二等功,公安部,200312月。

31999-2000年度全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称号,福建省公安厅,2000年。

4、全省公安科技先进个人,福建省公安厅,20038月。

5、教书育人积极分子,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59月。

?
2(1)-3学术研究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固相微萃取在刑事毒物化验上的应用研究》,福建省公安厅科研项目,闽公通99—445号,1999—2002年,第一主持人,已完成。

2、《摇头丸中的主要毒品与药物成份的新提取方法研究》课题,福建省公安厅科技项目,闽公科(200034号,2000—2001年,第一主持人,已完成。

3、《毒品免疫亲和萃取研究》,福建省科技厅攻关重点科研项目,(2002Z132),2002-2004, 第一主持人,进行中。

二、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

1、论文《尿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盘片SPEGC/MS/ SIM测定》,发表在《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第2期,主办:中国法医学会,合著(第一作者),20044月。

2、论文《尿中苯丙胺、甲基苯丙胺、MDAMDMA的固相微萃取和GC/ MS/SIM测定》,发表在《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第2期,主办:中国法医学会,合著(第一作者),20054月。

3、论文《血中毒鼠强的固相萃取和GC-NPD法测定》,发表在《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第3期,主办:中国法医学会,合著(第一作者),20036月。

4、论文《加长炬管中Ca, Sr, Ba, Eu, Yb的强短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离子/原子荧光光谱》,发表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年第5期,主办:中国光学会国家级,合著(第一作者),200110月。

5、论文《碱土金属的强短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常规炬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离子荧光光谱的初步研究》,发表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第2期,主办:中国光学会,合著(第一作者),20062月。

6、论文《GC-MS法用于尿中γ-羟基丁酸(GHB)测定》,发表在《分析仪器》,20052期,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专业协会会刊,合著(第一作者),20056月。

7、论文“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tissues by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发表在Proceedings of 38th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Toxicologists Meeting2001年,国际法庭毒物学家协会。书号:ISBN 952-91-3405 -3,合著(第一作者)。

8、论文“Confirmation of amphetamine, methamphetamine, MDA, and MDMA in urine samples using disk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 phymass spectrometry after immunoassay screen.”, 发表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色谱杂志》)2003792卷第2期,主办:Elsevier(著名国际学术著作出版机构)。 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著名国际学术期刊,英文版。SCIEI收录。合著(第二作者和通讯作者)。

9、论文《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牛黄上清胶囊中异龙脑的含量》,发表在《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主办:福建中医学院,合著(第二作者),20048月。

10、论文《关于微量物证若干问题的探讨》,发表在《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1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12月。

11、论文《公共安全行业毒物分析标准化的现状与趋势》,发表在《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5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210月。

12、论文《毒品分析研究进展》,发表在《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2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二作者,20033月。

13、论文《中毒死者体内毒鼠强的GC/MS-SIM分析》,发表在《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42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作者,20044月。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论文《加长炬管中Ca, Sr, Ba, Eu, Yb的强短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离子/原子荧光光谱》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5月,独立。

2、论文《呼唤高素质的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报告》,获二十届华东刑侦研讨会交流论文一等奖,2003年,独立。

?
2.主讲教师情况(2)
2(2)-1基本信息
姓名: 陈源锋?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4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 电话: 13178115455?
学位: 学士? 职务: 无? 传真: 0591-83411747?
所在院系: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 E-Mail: chyuanfeng@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59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350007)?
研究方向: 刑事技术(刑事照相)?
2(2)-2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刑事技术》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3周模块教学,2002—2004级治安管理专业,学生总数约300人。

2、《特种照相》课程,专科必修专业课,周学时2—32001—2005级历届国保专业,学生总数约250人。

3、《刑事照相》课程,专科必修专业课,周学时3—41999级刑技方向、2000—2003级历届刑技专业,学生总数约250人。

4、承担历次刑事技术培训班及其他各种培训班《刑事技术》的教学任务,次课时7—21,学员总数约10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参加2000—2004级历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专科生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模拟现场勘查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总数约200人。

2、参加初任刑事警察培训班模拟现场勘查训练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的实训方案设计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员总数约100人。

3、主持《刑事照相》、《特种照相》等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达450人。

4、参加《刑事技术》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达300人。

5、指导20052006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8篇,指导2003届、2004届刑侦专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17篇,并担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三、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参加《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公安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项目计划《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2005年,第三名,20053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2、参加福建省教育厅课程建设项目:福建省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闽教高〔2005108号),第三名,20059月。

3、参加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排名第三名,20044月。

四、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刑事照相教学中两点值得深思的问题》,发表在《公安教育》杂志2001 年增刊上,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独著,20016月。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教书育人积极分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19月。

2、教书育人积极分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29月。

?
2(2)-3学术研究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

1、《刑事数码图像标准化技术》,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2004F004200412月至200612月,第一主持,在研。

2、《刑事照片案卷标准化制作及其管理系统》,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A04276200411月至20063月,第一主持,在研。

3、《数字化侦查》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2003年福建省第二期社科课题,项目批准号:2003B0302003年,参加人,已完成。

二、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

1、论文《数码原物大照相与图像扫描的方法和应用》,发表在《中国司法鉴定》杂志2006年第2期上,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独著,20064月。

2、论文《数码红外线彩色图像的合成与分析应用》,发表在《影像技术》杂志2005年第3-4期合刊上,主办单位:中国感光学会,独著,20059月。

3、论文《图像处理技术在物证照片标准化制作中的应用》,发表在《影像技术》杂志2005年第2期上,主办单位:中国感光学会,第一作者,20056月。

4、论文《现场照片的数字化与标准化制作》,发表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主办单位: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作者,20055月。

5、论文《介绍一种新的法医损伤测量的方法》,发表在《中国司法鉴定》杂志2005年第2期上,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第一作者,20054月。

6、论文《数码照相机红外线照相功能的应用与分析》,发表在《影像技术》杂志2004年第4期上,主办单位:中国感光学会,第一作者,200412月。

7、论文《分辨率的确定与打印尺寸的设定》,发表在《影像技术》杂志2003年第3期上,主办单位:中国感光学会,独著,20039月。

8、论文《数字技术与刑事证据》,发表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上,主办单位: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作者,200111月。

9、论文《侧位直接闪光法在近距摄影中的分析与应用》,发表在《影像技术》杂志2001年第3期上,主办单位:中国感光学会,独著,20019月。

10、论文《原物大照相的原理和方法》,发表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上,主办单位: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13月。

11、论文《感光腐蚀在电极加工中的应用》,发表在《信息记录材料》杂志2001 年第1期上,主办单位:全国磁性记录材料信息站,独著,20013月。

12、论文《乐凯黑白胶片的反转处理》,发表在《感光材料》杂志2000 年第4期上,主办单位: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独著,20007月。

?
2.主讲教师情况(3)
2(3)-1基本信息
姓名: 朱彬玲?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7年2月?
最终学历: 硕士? 职称: ? 电话: 13003835048?
学位: 硕士? 职务: 刑事科学技术教研室主任? 传真: 0591-83411747?
所在院系: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 E-Mail: zbl506@126.com?
通信地址(邮编): 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59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350007)?
研究方向: 刑事技术(物证检验)?
2(3)-2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刑事技术》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3周模块教学,2000—2003级历届交通管理等专业,学生总数约200人。

2、《物证检验》课程,专科必修专业课,周学时3—4 2002—2004级历届刑技专业,学生总数约150人。

3、《禁毒》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周学时2—32001—2004级历届刑侦、国保、经侦等专业,学生总数约400人。

4、承担历次刑事技术培训班及其他各种培训班《刑事技术》的教学任务,次课时7—21,学员总数约30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参加2000—2004级历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专科生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模拟现场勘查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总数约450人。

2、参加初任刑事警察培训班模拟现场勘查训练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的实训方案设计工作,并承担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员数约100人。

3、参加《刑事化验》、《物证检验》等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约450人。

4、参加《刑事技术》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达200人。

5、指导2006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8篇,指导2003届、2004届刑侦专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12篇,并担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三、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参加《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公安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项目计划《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2005年,课题组成员,20053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2、参加福建省教育厅课程建设项目:福建省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闽教高〔2005108号),课程组成员,20059月。

3、参加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排名第四名,20044月。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教书育人积极分子,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19月。

2三八红旗手,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23月。

?
2(3)-3学术研究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吸毒系统原因分析》课题,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AO2133S200311月至20053月,第三名,20054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2. 《福建省禁毒斗争的历史、现状和对策研究》课题,福建省公安厅科技项目,闽公科(200034号,2000—2001年,参加人,20026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二、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

1、论文《制造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及现场勘查》,发表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32月。

2、论文《论我国戒毒体制的弊端及重构》,发表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312月。

3、论文《论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发表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主办:漳州师范学院,合著(第一作者),20034月。

4、论文《福建省吸毒问题及戒毒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发表在《福建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18月。

5、论文《易制毒化学品犯罪及其惩治对策》,发表在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主办: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独著,20022月。

6、论文《关于福建省苯丙胺类毒品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发表在《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主办: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29月。

7、论文《我国毒品问题的现状及禁毒对策》,发表在《福建公安》2002年第3期,主办:福建省公安厅,独著,20026月。

?
2.主讲教师情况(4)
2(4)-1基本信息
姓名: 何松国?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2年3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 电话: 13003820008?
学位: 学士? 职务: 实验中心主任? 传真: 0591-83411747?
所在院系: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 E-Mail: heshg@sina.com?
通信地址(邮编): 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59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350007)?
研究方向: 刑事技术(法医检验)?
2(4)-2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刑事技术》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3周模块教学,1999-2002级交通管理专业,学生总数约200人。

2、《法医学概论教程》课程,专科必修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1999-2003级历届刑技、刑侦、国保等专业,学生总数约500人。

3、《人体解剖学》课程,专科必修专业课,周学时31999级刑技专业方向、2000—2002级刑技专业,学生总数约200人。

4、《警务急救》课程,专科选修课,周学时22001级、2002级刑侦专业,学生总数约100人。

5、承担历次刑事技术培训班及其他各种培训班《刑事技术》的教学任务,次课时7—21,学员总数约5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参加2000—2004级历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专科生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模拟现场勘查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总数约250人。

2、主持《法医学概论教程》、《人体解剖学》、《警务急救》等三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达1350人。

3、参加《刑事技术》课程的课程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训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生总数达200人。

4、参加初任刑事警察培训班模拟现场勘查训练模拟现场物证勘验训练的实训方案设计工作,并承担其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任务,学员总数约100人。

5、指导2002-2004历届刑侦、刑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25篇,并担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主持《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项目计划《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2005年,第一主持人,20053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2、参加《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公安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系教育部项目计划《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政法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教高司函〔200238号,2003—2005年,课题组成员,20053月已结题通过验收。

3、参加福建省教育厅课程建设项目:福建省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刑事技术》课程,(闽教高〔2005108号),课程组成员,20059月。

四、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建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双轨制的设想》,发表在《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增刊,主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独著,20039月。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人民警察嘉奖,福建省公安厅,20053月。

2、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公安厅,20027月。

3、教书育人积极分子,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19月。

4、教书育人积极分子,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9月。

?
2(4)-3学术研究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参加《反绑架与解救人质》课题,福建省公安厅科研项目,1999—2003,已完成。

2、参加《偷私渡与反偷私渡》课题,福建省科技厅项目,2003—2005年,主要参加人,在研。

二、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

1、《一例血气胸的法医学鉴定》,发表在《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第3期,主办:中国法医学会,第二作者,20046月。

2、论文《介绍一种新的法医损伤测量的方法》,发表在《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第2期,主办:司法部司法鉴定研究所,第二作者,20053

3、论文《DIC的诊断标准与法医学鉴定》,发表在《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主办: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第二作者,20057月。

5、《刑事技术教程》人民警察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群众出版社出版,2000年,参编。

6、《绑架案件侦查实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副主编。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论文《建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双轨制的设想》,20039月获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学术研讨会优秀教研论文奖。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