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智能控制基础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3.教学队伍情况
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师 黎 1964-06-09 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 讲,课程建设负责人
陈铁军 1954-12-16 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讲,学科建设负责人
王 杰 1959-07-05 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讲
冯冬青 1958-01-20 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讲
孔金生 1963-11-23 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讲
曾庆山 1963-12-18 副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讲
万 红 1964-05-13 副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讲
李晓媛 1972-07-17 副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辅导答疑、实验
高继贤 1971-07-02 副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辅导答疑、实验
张宇波 1965-04-01 副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辅导答疑、实验
王书峰 1966-06-01 副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辅导答疑、实验
朱晓东 1970-01-28 讲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辅导答疑、实验
程志平 1974-03-02 讲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辅导答疑、实验
卢 宜 1951-04-27 相当于副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实验管理与指导
陈书立 1972-07-02 相当于助教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实验管理与指导
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
本课题组具有很强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学历结构搭配合理,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工程师1人。主讲教师均为高级职称,教授占主讲教师72%,多位教授在国外著名大学做过高级访问学者或留学;辅导答疑教师均为副教授和讲师,其中高级职称占67%,授课和辅导教师具有较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本课题组具有博士学位的有9人,硕士4人,其中主讲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年龄结构也很合理,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有11人,45岁以上的学术带头人4人,证明该团体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建的地方性高校,自动化是“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具有一个二级博士点和一个一级硕士点,师资配置很强。主讲和答疑辅导教师均为教授或副教授,实验配备实验员管理。答疑教师和学生的比例数基本达到1:15,实验采用分组方式,每15人实验配备2位实验教师辅导。开设的智能控制基础实验包括基础实验和自主创新实验,以学生为主,实验教师为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课程组的主讲老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讲授的《智能控制基础》课程在历年教学评估中均受到学生好评,评估成绩均在 90 分以上其中1人获得河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教师2人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1人被选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获第八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1人获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1人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获得郑州市三八红旗手,2人获得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3人获得郑州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近五年来本课程组成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为这门课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课程改革与创新方面做了较多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提出建立和谐教学体,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全面提升精品课程建设。
我们把智能控制基础课程建设视为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授课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协调关系,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繁杂教学的和谐过程。通过和谐教学体的构建可以在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践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精品课程的建设。
1? 理论教学过程的和谐统一
图2? 实验与实践教学过程的和谐
2教学内容先进,知识结构合理,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申请人2004年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后把北美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在教学中组织教师探讨《智能控制基础》课程的改革。参考国内外最新的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的体系结构。考虑到智能控制的应用现状,调整后的教学体系结构以模糊控制为主线,包括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以及智能控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启发式和交互式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缩减了理论教学学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对于智能控制理论课程难点内容和物理现象产生机理的理解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 / 奖励有:
(1)“智能控制基础”200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网评,是重点评议项目
(2)虚拟仪器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获 2000 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3)借鉴北美高等教育经验深化我国高等教学改革”获2005年河南省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4)《智能控制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及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项目获得2006年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
(5)“电工电子实验实习中心建设”2004年通过省鉴定,2005年获郑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6)小型 DCS 实验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河南省教委组织的教学鉴定,并获 1999 年郑州大学(原郑州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3自编高水平的教材和选用国外知名大学的英文原版教材,保障知识的系统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要体现和落实到教材中,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我院冯冬青教授和师黎教授结合多年的科研实践经验,1998年自主编写出版《模糊智能控制》一书,作为我院本科生《智能控制基础》课程的教材,该书融入作者多年在此领域的科研成果,形成了基础性强、实用性突出的特色。
2004年申请人对该课程教材选用方面作了大胆革新,选用了国际著名智能控制专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K.M.Passino主编的原版英文教材《Fuzzy Control》的部分章节内容,与原教材配合使用,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保障知识的系统性和先进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005年,申请人吸取了国内和国外智能控制领域学术书籍的长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完成了专著《反馈控制理论导论》一书,也已经引入本科生的教学中
出版的相关教材:
1.反馈控制系统导论》( ISBN 7-03-015333-2 ),科学出版社, 2005 年6月,师黎,孔金生编著
2 .模糊智能控制》( ISBN 7-5052-2289-1/TP.210),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8月,冯冬青,师黎编著
3.智能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ISBN 7-5349-1983-5/G.522),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3月,王杰。
4.结构分散化控制理论》(ISBN 7-28-08980 -4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陈铁军编著。
5.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工程应用》( ISBN 7-5025-3631-0/G.972 ),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3 月出版,孔金生。
6.工业大系统优化与产品质量控制》( ISBN 7-03-011507-4 ),科学出版社 2003年9月出版,孔金生
7.机电一体化检测与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ISBN7-115-14155-X/TN·2632 ,李晓媛
8.电子线路辅助设计 Protel99 》(ISBN 7-040-14933-8),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出版,李晓媛
9. 《注塑模具 CAD/CAE/CAM 技术》(ISBN 7-81045-350-5),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师黎
10.电力设备手册—故障排除与维护》(ISBN 7-030-15178-X)),科学出版社,2005年,美国菲利普 凯迈赫著,高金峰,张宇波翻译。
11.变频器原理及应用》(ISBN 7-111-16522-5),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6 月,高继贤。
12.数据结构》,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4月,朱晓东
4实行双语或外语教学,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国际化趋势要求广大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竞争能力,加大双语和外语教学,无疑是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向国际化发展的有利途径。
负责人师黎教授回国后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研究。结合专业特点,选用自主编写的智能控制教材和国外知名大学英文原版教材相结合,在我校专业基础课中最早实行双语教学。从教学内容上直接和国外知名大学保持一致,配合介绍国外研究动态和实际系统的分析,确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系统控制问题,拓宽视野,培养从交叉学科中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用国际最新的专业研究成果充实教学,达到同国际接轨。
目前,我们承担了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和河南省省级教研项目多项:
1 .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智能控制双语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2006-2008);
2 .“虚拟仪器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河南省教委组织的教学鉴定,并获2000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3 .“《智能控制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及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项目,2006年通过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
4.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能控制基础》双语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5-2007);
5.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工科教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2005-2006);
6.河南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项目面向21世纪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通过鉴定(1999-2001);
7.“小型DCS实验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河南省教委组织的教学鉴定,并获1999年郑州大学(原郑州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8.“《过程控制系统》精品课程建设”,郑州大学教改项目(2005-2007)。
5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突出工科学生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智能控制是一门技术新、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适应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我们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平台,并制定相关素质教育优惠政策,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1)我们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经验,在教学中增加了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的课程小论文和综合设计题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并将这些放在学术论坛上,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师和实验人员充分利用智能控制实验室的装置和设备,除了开设一些典型实验外,还开设了高水平的选作实验。并挑选部分学生参加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深化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学校或院系为学生提供科技平台,激发学生课外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如省挑战杯、学校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院系有电子制作活动月、创新活动等。
(4)我们还在一些工矿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定期前往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课题研究,开拓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近几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在河南省和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我们主持的“《智能控制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及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项目,2006年通过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承担了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工科教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2005-2006)。
??? 6自行研制实验装置和开发实验,加强实验室建设
郑州大学作为 211 重点院校,利用 211 工程中世行贷款的支持,建立了智能控制基础实验室。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经验,我们在实验教学中提供了综合型自主实验内容,学生可以针对实际对象开发智能控制基础软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创造性。
我院自行设计开发了“ WKI 温度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在国内院校具有创新。该实验装置完成模糊智能控制实验和经典 PID 控制的比较,极大地促进了实验教学,使得“智能控制基础”课程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生动新颖。我课程组青年教师在双容水槽对象上开发了模糊控制实验,模拟玻璃窑炉温度对象进行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开设仿真实验。
本课程组的教授、青年教师和实验教师正在针对“高级过程控制实验台”进行多种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和开发。逐步建立《智能控制基础》的半开放或全开放实验室,向综合型、开放型和研究型方向转变,充分激励学生探索和研究的热情,进一步加强实践性环节。
另外,我们 完成了“智能控制基础虚拟实验系统研究开发”,丰富了实物和虚拟仿真等实践教学形式,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控制理论应用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支持。
7.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是鼓励教师、实验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精品课程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应由学生考核、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管理督导等制度组成。学生的考核机制应充分考虑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成绩考核方面我们采用了平时作业、随堂测验、专题论文、基础实验和自主实验、期终考试等多项内容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避免了只以考试定成绩的传统习惯。
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管理督导制度,鼓励教师、实验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的精品课程评价体系,促使精品课程建设持续不断的健康发展。
教师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1.师黎“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中国高等教育(CN11-1200/G4 中文核心期刊)2006.3,第1名。
2.师黎“加拿大志愿者服务体系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中国高等教育 (CN11-1200/G4 中文核心期刊),2004.10,第1名。
3.师黎等“借鉴北美高等教育经验深化我国高等教学改革”,郑州大学学报 (CN41-1027/C 中文核心期刊), 2004.5期,第1名。
4.师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自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河南大学学报 (CN41-1028/C? 中文核心期刊), 2002.3,第1名。
5.师黎“ 提高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研究”, 化工高等教育(CN31-1043/G4),1998.1,第1名。
6.孔金生等“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CN41-1246/G4), 2003年第2期。
7.孔金生等“自动化专业学生系统集成能力的培养”,航空教育(CN11-2548/G4), 2004.3。
8.李晓媛、孔金生“毕业设计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CN98-4311/NR ), 2004.9。
9.王杰等“试卷质量的可拓评判”,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CN41-1338/N), 2003.2。
10.杨丽徙等 “由高校扩招看工科实验教学环节”,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41-1303/C),2001.1。
11.杨育霞等“电路实验教学原理与考核CAI课件”,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41-1303/C),2001.1。
12.贾更新 “实验教学实行素质教育的尝试”,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41-1303/C),2001.1。
13. 师黎“以和谐教学体,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河南大学学报(CN41-1028/C? 中文核心期刊)已录用
8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
根据本课程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和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进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恰当,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本课程组的成员开发了智能控制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授课录像、教学大纲、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均已上网并免费开放。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可以自主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学术论坛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集体参与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
9.构建教学辅导网站,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的学术论坛 , 能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实时相互交流的渠道。通过论坛,学生可以访问到一些与智能控制相关资料和最新技术动态;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站向教师请教各种问题并及时得到回答,教师根据答疑论坛情况也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的进度和方法。
“智能控制基础虚拟实验系统研究开发”,丰富了实物和虚拟仿真等实践教学形式,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控制理论应用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支持。
10.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创建精品课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课程负责人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对教育学有较深研究按照教育学的规律组织和安排教学。主讲是教授、博士,辅导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并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对于那些优秀的硕士生可以参与辅导、实验、批改作业等工作,充分发挥教学人才资源。
??? 另外,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和科研密切相关的,科研是促进师资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最佳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手段。
?
3-4师资培养
???
精品课程建设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构成:硬件建设是指实验室的建设,软件建设指由教师和实验人员组成的教学队伍的培养。而且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备的使用都是由这支教学队伍完成的。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学队伍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水平过硬和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我校和院系领导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1、立足自身教师队伍的培养。
鼓励教师特别是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利用在职、定向、委培等多种形式攻读博士学位和出国学习,学校并对在职继续深造的教师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和宽松的科研环境。近五年时间本课程小组有多位教师攻读博士,并且有3位教师出国深造。这些老师学成归来后在这门课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持和承担多项高层次教研项目。
2. 引进高层次人才
积极吸引人才,特聘柴天佑院士为我院的名誉教授,带动学科建设和科研等各方面发展。近五年引进十多位重点大学的博士来我院工作,并吸引2名国外博士来此工作,加入本课程小组,增强了师资力量
3. 邀请著名学者讲学
学院一贯注重与国内外知名同行的学术交流,多次邀请国内外控制理论方面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曾来我院讲学的有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清华大学的孙增圻教授、周东华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高福荣教授、上海大学的费敏锐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王志刚教授,加拿大刘小平教授等,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4. 鼓励学术交流
我院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我院骨干教师也多次受到邀请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和互访,以及参加各类国际和国内的教学和学术会议,拓宽视野,加强合作交流来提高和促进本课程小组教学和科研能力。
5. 严格管理
申请人担任我院教学督导组成员,督导组协助院领导坚持每学期 2 次组织检查或抽查教师的教案,抽查督导教师讲课、毕业设计情况,大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每次考试都组织教师或研究生流水线认真评阅,申请组成员讲授课程的所有试卷保留完好无缺。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大大地促进了教学队伍的建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产生很好的成效。这些成效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高层次教研项目的承担
近年来,本课程组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承担了多项高层次的教学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级教改项目“《智能控制基础》双语教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河南省级教研项目“《智能控制基础》双语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和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工科教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等
2.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这些老师学成归国后,把北美国家的先进教学理念用于智能控制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大胆采用国外知名大学英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开发多媒体网络课件、在线答疑、交互式学习系统和虚拟实验室,并在所开发的“智能控制基础”精品课程网站上,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3. 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承担,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这些有力的措施促进了科研工作水平的提升,科研工作水平的提升又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改进,使学术梯队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从而保障了教学质量的长期稳定提高。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铁军教授作为课程主讲人之一对本课程建设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保证了本课程的建设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鼓励教师教学和科研并举,加强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与互动,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近年来的科研项目经费到位和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明显增加,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4.促进了教学和教研的改革
历任院系领导和主讲教师均非常重视这门课的建设工作,为这门课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提出构建和谐教学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体系的优化,在教学和教研的改革与创新方面做了较多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郑州大学作为 211 重点院校,利用 211 工程中世行贷款的支持,建立了智能控制基础实验室。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经验,增加了实验的学时,提供了多个综合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逐步建立《智能控制基础》的半开放或全开放实验室,向综合型、开放型和研究型方向转变,充分激励学生探索和研究的热情,进一步加强实践性环节。
另外,我们完成了“智能控制基础虚拟实验系统研究开发”,丰富了实物和虚拟仿真等实践教学形式,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控制理论应用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支持。
我们主持的“《智能控制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及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项目,2006年通过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5.建立起一支年青有为、年龄学历层次高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
智能控制基础课程组负责人师黎教授留学回国后一直担任自动化系主任,非常注重团队合作和教学改革与创新,带领课程组全体成员集体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且定期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真正起到了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本课题组先后选出四位青年教师作为河南省和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总之,上述这些有力举措不仅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知识层次,开拓了视野,而且提高了科研能力,增加了知识储备,为精品课程的建设造就了一支业务素质高、作风过硬和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师黎 职称:  教授
职务:  系主任
教师介绍:
1.课程负责人信息
1-1基本信息
姓名: 师黎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4年6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 电话: 0371-63887359-309?
学位: 在读博士? 职务: 系主任? 传真: 0371-63887351?
所在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E-Mail: shili@zz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郑州市文化路97号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450002)?
研究方向: 智能控制?
1-2教学情况
一. 讲授的主要课程
智能控制基础(专业课基础课/必修/周3;4届/600人)??
计算机控制(专业课/必修/周3;5届/600人)
过程控制(专业基础课/必修/周3;5届/600人)
自适应控制(专业课/研究生/周4;4届/50人)
二. 实践性教学
智能控制实验(4届/600人);?
计算机控制实验(5届/600人);?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5届/150人);
控制原理课程设计(3届/60人);
过程控制实验(5届/600人);????????
本科生毕业设计(5届/30人);
智能控制课程实践(4届/600人)。
三. 教学研究课题
1 .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智能控制双语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2006-2008);
2 .主持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能控制基础》双语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5-2007);
3 .主持“虚拟仪器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河南省教委组织的教学鉴定,并获2000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4.主持“《智能控制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及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项目,2006年1月通过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
5.主持“工科教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5-2006);
6.承担了河南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项目“面向21世纪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1999-2001);
7.主要参加“小型DCS实验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河南省教委组织的教学鉴定,并获1999年郑州大学(原郑州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8.主持“《过程控制系统》精品课程建设”,郑州大学教改项目(2005-2007)。
此外,还负责自动化专业多个实验室的筹备和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过程控制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智能控制实验的开设。正在负责网络控制、检测技术和工业控制综合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的筹建。
四.教学改革论文
1. “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中国高等教育(CN11-1200/G4 中文核心期刊)2006.3,第1名
2. “加拿大志愿者服务体系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 ( CN11-1200/G4 中文核心期刊 ) 2004.10 , 独著
3. “借鉴北美高等教育经验深化我国高等教学改革”,郑州大学学报(CN41-1027/C 中文核心期刊 ), 2004.9 , 第 1 名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自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河南大学学报 CN41-1028/C? 中文核心期刊),2002.6 , 独著
5.“提高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研究”,化工高等教育(CN31-1043/G4),1998.1,独著
6.“虚拟仪器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2期,第 1 名
7. “和谐教学体与精品课程建设”,河南大学学报(CN41-1028/C? 中文核心期刊第1名(已录用)。
五.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6年获得河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主持2005年河南省精品课程“智能控制基础”建设,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网评,是重点评议项目;
3.主持“虚拟仪器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4.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5.“借鉴北美高等教育经验深化我国高等教学改革”获2005年河南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6. 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7. 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教师;
8. 2004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9. 2006年获第八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
10. 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11. 2005年获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
12. 2004-2005年郑州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
?
1-3学术研究
一. 学术研究课题
1. 基于IPV6工业网络控制实验室建设(2005年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05年/5年/50万元/主持))
2.基于ANFIS的冠心病早期诊断系统(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2004年/3年/8万元/主持)
3. 基于ANFIS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3年/2万元/主持)
4.过程控制中H∞鲁棒控制理论的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2年/2万元/主持;已完成)
5.网络环境下智能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年/2年/2万元/主持;已完成)
二.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Adaptive Fuzzy-Neural-Based Multiple Models for Fault Diagnosis of a Pneumatic Actuator”, Proceeding of the 2004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published by IEEE), Boston2004,ThP15.5(EI收录04498700338),June2004,1名。.
2. ?“Fault Diagnosis of Pneumatic Actuator Using 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Models and a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Neural N”, Proceeding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and FUZZ-IEE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published by IEEE), Budapest, Hungary 25-29 July 2004(EI收录05018767162),July 2004,1
3.“一类自适应范围DNA软计算模型”控制理论与应用(EI收录05108875022)2004.12,第2名
4.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多模型在线故障诊断”,2004.9,自动化仪表(ISSN1000-0380核心期刊)第1名
5.“基于模糊推理的软测量对储粮状态的预测”河南工程学院学报(ISSN1671-1629核心期刊) 2004年6月第1名
三. 论著
1.师黎,孔金生编著,《反馈控制系统导论》(ISBN 7-03-015333-2),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
2.师黎参编,《结构分散化控制理论》(ISBN 7-28-08980 -4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3.师黎参编,《智能模糊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9月
4.师黎参编,《注塑模具CAD/CAE/CAM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
四.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主持完成“基于Web的科技成果自动化管理系统”(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999年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获200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奖人员包括:师黎、刘怀章、王宗敏、黄喜民、雷天友、张子蛟、吴天福
2.主持完成“微机过程控制平台和智能动态矩阵控制”,获1998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奖人员包括:师黎、万红、吴天福、陈书利、李伟、吕威
3.主持完成“虚拟仪器技术及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并获2000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受奖人员包括:师黎、万红、吴天福、陈书利、曾庆山
4. 主持完成“借鉴北美高等教育经验深化我国高等教学改革”,并获2005年河南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受奖人员包括:师黎、常永英
5. 参加完成“负序电流型电动机断相、过载和逆相序固态保护器”,省科委组织鉴定,1999 年获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受奖人员包括:张葆豫、万红、曾庆山、杨卫国、师黎
五.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
1.基于虚拟仪器的空空导弹测试系统(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2002年/负责人)
2.FANUIC 11M型数控加工中心系统剖析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2002年/负责人)
3.MCS-96 单片机在飞机无人驾驶中的应用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1995年/ 负责人 )
4、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许昌卷烟厂/2001年/ 主要完成人)5、氧乐果合成过程智能控制系统(沙隆达郑州农药公司/2000年/ 主要完成人)
?
2.主讲教师情况(1)
2(1)-1基本信息
姓名: 陈铁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4年12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 电话: 0371-63887353?
学位: 博士? 职务: 院长? 传真: 0371-63887351?
所在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E-Mail: tchen@zz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郑州市文化路97号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450002)?
研究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理论?
2(1)-2教学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智能控制基础(专业基础课/必修/周2;2届/210人)??
计算机控制? (专业课/必修/周3;3届/356人)
自适应控制? (专业课/选修/周5;2届/212人)
二. 实践性教学
智能控制基础实验(2届/210人)
计算机控制实验(3届/356人)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3届/65人)
控制原理课程设计(3届/60人)
本科毕业设计(5届/48人)
研究生毕业论文(5届/共27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主持“面向21世纪电气信息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河南省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通过验收
2.“电工电子实验实习基地建设”,2005年获郑州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
?
2(1)-3学术研究
一.学术研究课题
1.制造业产品创新开发与资源管理(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年/5年/负责人)
2.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4年/技术负责人)
3.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国家科技开发项目/2002年/3年/负责人;已完成)
4.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省重大攻关项目/2004年/2年/负责人)
5.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理论与技术(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2005年/3年/负责人)
二.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A Connection Model for Complex Systems ,IIGSS-CB ISIA’06, Wuhan, PRC1
?2.Application of Fuzzy Neural Network Predictive Control in Material Proportioning System1st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2006,Marina Mandarin, Singapore,2
3.? The Parallel Fault-Tolerant Control for Complex Systems with Medium Sensor Failure,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06. Huhhot, Inner Mongolia, China,1名;
?4.The Prediction for Complex Systems with Failures, The 3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6, Taipei,1
5.?The Synchronal Prediction System, The 2006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PDPTA'06), 2006, Las Vegas, USA1
三.论著
1.陈铁军独著,《链系统方法及其研究》(IS8B7-5349-1262-8/T.262)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5月
2.陈铁军等,《结构分散化理论导论》(ISBN 7-228-08980-4)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四.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2005年“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50MW火电机组热工过程控制技术与系统”,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国际领先
2006年“50MW火电机组热工过程控制技术与系统”,河南省信息产业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五.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
1.蒸汽流量微机监控系统(郑州油化集团公司和河南金星啤酒厂等/2000、2001年/负责人)
2.65t/h煤粉炉微机控制系统(新疆塔什店火电厂/2001年/负责人)
3.结构分散化控制理论设备运行状态现场巡检系统(北京双鹭生物制品厂等/2001年/负责人)
4.55MW火电机组热工过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研究(平桥电厂/2000年/负责人)
5.130吨/时煤粉炉燃烧微机控制(许昌火电厂/2001年/负责人)
?
?
2.主讲教师情况(2)
2(2)-1基本信息
姓名: 王杰?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9年7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 电话: 13837106273?
学位: 博士? 职务: ? 传真: 0371-63886888?
所在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E-Mail: wj@zz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郑州市文化路97号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450002)?
研究方向: 智能控制、信息安全?
2(2)-2教学情况
一. 讲授的主要课程
智能控制基础(专业基础课/必修/周2;1届/600人);??
机器人控制(专业课/必修/周3;研究生/3届/36人)
现代控制理论(专业基础课/必修/周3;5届/600人);
二.实践性教学
智能控制基础实验(1届/600人)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3届/60人)
控制原理课程设计(3届/60人)
本科生毕业设计(5届/48人)
研究生毕业论文(5届/共10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主持郑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的锤炼与行业背景的强化的协调性方法研究”。
四.教学改革论文
“试卷质量的可拓评判”,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2,第2名
?
?
2(2)-3学术研究
一.学术研究课题
1.基于可拓逻辑的职能控制系统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1999年/3年/负责人/已完成)
2.智能化入侵监测系统(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2年/负责人)
3.涉密计算机在公共网中的检测技术研究(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2年/负责人)
4.窑外分解法水泥生产系统建模方法研究(河南平原水泥集团/2005年/2年/负责人)
?
二.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提高预测精度的ELMAN和SOM神经网络组合”, 2004.12,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ISSN1001-506X核心期刊),第1名;
2.“A High Precision Prediction Method by Using Combination of ELMAN and SOM Neural Networks”, Advances in Neural Networks(ISNN:0302-9743),July 2004,第1名
3.“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2004.4,计算机与现代化,第2名
4.“自组织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2004.10,计算机与现代化,第2名;
5.“神经网络前馈逆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2000.3,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名
三.著作
王杰主编,《智能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ISBN 7-5349-1983-5/G.522),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3月
四.获奖
1998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2005年获得“郑州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称号
五.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
1.抗折型泡沫镍及其生产工艺(河南省宝马电源材料有限公司/2001、2002年/负责人)
2.煤矿提升机交流电机节能技术改造(山东泰安矿务局/1996年/负责人)
?
2.主讲教师情况(3)
2(3)-1基本信息
姓名: 冯冬青?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8年1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 电话: 13939066863?
学位: 博士? 职务: 信控所所长? 传真: 037163887351?
所在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E-Mail: dqfeng@zz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郑州市文化路97号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450002?
研究方向: 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
2(3)-2教学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智能控制基础(专业基础课/必修/周2;1届/31人);??
专业英语(专业课/必修/周4;4届/562人)
可编程控制器(专业基础课/必修/周4;1届/38人);
最优控制(专业课/研究生/周4;5届/113人)
控制理论实践(专业课/研究生/周4;5届/93人)
二、实践性教学
智能控制基础实验(1届/31人)???
计算机控制实验(3届/240人)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1届/38人)???
本科生毕业设计(5届/51人)
研究生毕业论文(5届/16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参加“小型DCS实验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河南省教委组织的教学鉴定,并获1999年郑州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参加河南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项目“面向21世纪电器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
3.主持河南省教改项目“自动化专业外语教学研究”。
参加自动化专业多个实验室的筹备和建设。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
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
2(3)-3学术研究
一. 学术研究课题
1.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控制方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11010800 /2005年/3年/主持)
2.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控制方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311011300 /2003年/年/主持)
3.集成智能控制方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211050700/2002年/2年/主持;已完成)
4.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224330115/2002/3年/主持)
5. 农药合成智能控制系统(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124140175 /2001/5年/主持)
二.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Elman Recurrent Neutral Network for Pulse discriminance of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GESTS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5,No.1:71-77, 2005,国际期刊,第1名。.
2.“基于神经网络的价值预测方法”, 计算机工程(CN31-1289/TP核心期刊,EI收录 05169052351),第1名
3.“Genetic Algorithm Based Neuro-fuzzy Network Adaptive PID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CIS2004),LNC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314, pp. 330–335,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4(SCI收录IDSN:BBO38 ),第1名
4.“Research of Intelligent Control Method for the Temperature of Fermentation”,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ISICT’2003),(EI 收录04218170120),第1名
5.“Fuzzy Supervisor Based Multiple Model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the System with Uncertain Parameters”,Proceedings of the 2003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Houston, Texas October,(EI 收录03517785664),第1名
三.论著
冯冬青主编,《模糊智能控制》(ISBN 7-5052-2289-1/TP.210),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8月
四.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
1、智能型油品装车计量控制系统(洛阳石化总厂/2002/负责人)
2、农药合成智能控制系统(沙隆达郑州农药有限公司/2001年/负责人)
3、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许昌卷烟厂/2002年/负责人)
4、业炉窑智能监控系统(河南金星啤酒集团公司玻璃厂/1999年/负责人
?
?
2.主讲教师情况(4)
2(4)-1基本信息
姓名: 曾庆山?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12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 电话: 037163887359?
学位: 博士? 职务: 副系主任? 传真: ?
所在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E-Mail: qszeng@zz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郑州市文化路97号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450002)?
研究方向: 智能控制理论、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2(4)-2教学情况
一. 讲授的主要课程
智能控制基础(专业基础课/必修/周2;1届/270人)
线性系统理论(研究生学位课/必修/周4;1届/60人)
现代控制理论(专业基础课/必修/周3;2届/240人)
自动控制理论(专业基础课/必修/周4;2届/240人)
专业英语 (专业基础课/必修/周2;2届/240人)
电器控制 (专业课/选修/周2;1届/80人)
二. 实践性教学
智能控制基础实验(1届/120人)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2届/60人)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2届/60人)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届/60人)
本科生毕业设计(2届/20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 参加完成“虚拟仪器技术及软件开发平台的研究”,并获2000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 参加“小型DCS实验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河南省教委组织的教学鉴定,并获1999年郑州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
2(4)-3学术研究
一. 学术研究课题
1.? 50Kw级天然气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03AA517020/2003年/2年/参加
2.? 10Kw级天然气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分析及控制方法的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011607033/2001年/2年/主要参加人
3.? 生产过程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994060600/1999年/2年/主要参加人
二.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Research on controllability for a class of fractional-order linear control system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v16, n2, June 2005, p376-381. (EI:05329290043),第1名
2.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of control systems described by fractional-order transfer functions,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v11, n2, June 2005, p179-182 (EI:05289208300),第1名
3.分数阶控制系统的能观性研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26, n11, November 2004, p1647-1650 ?(EI05028786395),第1名
4.分数阶PID控制器的仿真研究,系统仿真学报v16, n3, March 2004. (EI04178136516),第1名
5.The effect of the fractional-order controller’s orders variation on the fractional-order control systems, 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v1,2002,p367-372 (EI03127405578),第1名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参与完成“模糊控制技术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参与完成“负序电流型电动机断相、过载和逆相序固态保护器”,省科委组织鉴定,获河南省教委199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