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工程力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3.教学队伍情况
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陈建桥 1957-12-06 教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杨新华 1967-03-06 教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王杏根 1949-09-06 副教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王元勋 1964-11-06 副教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吴 莹 1965-03-08 副教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司继文 1959-03-06 副教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邹 静 1969-06-06 副教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王忠年 1953-05-06 副教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安群力 1968-09-06 讲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章建军 1967-01-06 讲师 固体力学 理论与实验教学
郑明亮 1959-07-06 相当于讲师 力学 实验教学
李建兵 1968-02-06 相当于讲师 力学 实验教学
刘艳萍 1982-02-06 相当于助教 力学 助教
范 洁 1981-10-06 相当于助教 力学 助教
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
本课程组现有教师11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3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60岁以上的教师1人,50—60岁3人,40—50岁4人,30—40岁3人。11名教师中,从不同学校取得学历或学位的人有7人,比例为64%。另有研究生助教7人。承担全校理工科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工程力学实验指导除教师外,还有力学实验中心工程技术人员承担辅导实验教学任务。教师年平均教学工作量约160学时。实验教学年工作量约12000人.时。
?
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项目:(负责人 陈传尧)
“工科本科力学系列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提出了由工程力学基础、动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实验、应用计算力学、疲劳与断裂力学等六个模块组成的分层次、小型、模块化力学系列课程设置框架。编写讲义,并以机械类、材料类学生为主要试点对象开始试点。01年获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省、校级重点教改项目:(负责人 陈传尧)
“工科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
研究基础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编写出版“工程力学基础”、“动力学”、“材料力学”教材。其中“工程力学基础”99年出版,到2004年已第5次印刷。获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3、教育部新世纪“世行贷款”教改项目:(负责人陈传尧)
“理工科力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和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提出注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科交叉创新频繁二大时代特征建设课程;利用高水平学科基地激励学生参与研究,培养创新能力的思路,三年来开设新课6门,出版教材二本,本科生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十余篇。2004年获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4、教育部世行贷款项目:(负责人:王杏根)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力学重点实验室建设”
改善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条件,按示范中心建设标准提高教学实验水平,研制成电测、动力学与流体力学多组多功能试验台,通过验收
5、省级教改项目:(负责人 王杏根)
?“力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基地建设”
着重培养学生的力学实验研究能力,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中去,研制开发出了多项工程力学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并进行了开放性实验的探索。项目通过省教委组织的鉴定,04年评为校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6、学校教改项目“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 (负责人 陈传尧)
02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05年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湖北省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教材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7、学校教改项目“工程力学多媒体示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负责人 吴莹)
《工程力学》课程率先在我校开展了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其研制的“工程力学”课程的CAI教学软件,效果好,使用率达到90%以上。支持召开校、院多媒体教学示范会、研讨会多次。二人获校教学质量一等奖(全校十名/年)。
8、学校教改项目“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负责人 陈建桥)
研究“复合材料力学”、“实验力学”“流体力学“三门课程的全英语或双语教学,试点二轮,效果好。
9、2005年5月,在我校召开全国高校力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
10、2002年11月,在我校主持召开中南地区新世纪力学教学与教改研讨会,在“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出版专刊一期。
?
3-4师资培养
???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工程力学教研室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具体措施如下:
1长期坚持新进、调入教师正式授课前的试讲制度。
2、安排青年教师给老教师任助教一至两遍,学习老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渊博的知识以
及高尚的师德。(如吴莹、邹静、安群力等老师均给陈传尧教授做过一、两遍助教)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项教改,长期坚持教学研讨,定期进行示范教学交流。
4、规定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校、院系教学竞赛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组织精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教学法交流与研讨。
6、用主讲教师聘用制激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工程力学教研室近5年每年有6-8人受聘。
成效:
由于有严格的培养计划和课前考察,使工程力学教研室教师的授课水平一直处于学校领先地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
王杏根老师获得2002年校教学质量一等奖;
司继文老师获得2001年校教学质量一等奖;
吴莹老师获2004年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邹静老师获2004年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吴莹老师获得2004年全国青年教师基础力学教学竞赛二等奖;
王元勋、王忠年等老师还多次获得校教学质量二等奖。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陈传尧 职称:  教授
职务:  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师介绍:
1.课程负责人信息
1-1基本信息
姓名: 陈传尧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45年2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教授? 电话: 027-87542682?
学位: 无? 职务: 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传真: 027-87542231?
所在院系: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系? E-Mail: Chency00@mail.hus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430074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研究方向: 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
1-2教学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工程力学:??? 通识基础课, 周学时4,每年一届, 三个小班,共约500人。
2、疲劳与断裂:? 力学专业课, 周学时4, 每年一届,二个小班,共约300人。
3、力学学科概论:专业通识课, 周学时4, 每年一届, 二个小班,共约300人。
4、结构可靠性分析: 研究生课,周学时4, 每年一届, 共约100人。
指导 硕士生6名。博士生 12名。
主持教育部世行贷款教改项目:
1、 “工科本科力学系列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96-2000
2、 “理工科力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和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 00-2003???
3、 “工程力学课程”、“精品教材”等多项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20 02-2007
教材与论文:
1、工程力学,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工程力学基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推荐教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9
3、疲劳与断裂,教育部面向21世纪推荐教材,华科大出版社,2002.1
4、培养能力,注重创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6
5、力学专业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高等教育研究 2002.12
教学获奖:
1、“本科力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启发式教学”
?????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2001年9月)
2、“力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和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第一完成人(2005年3月)
3、工程力学基础,学校2003年优秀教材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2004年2月)
?
1-3学术研究
研究课题:
1、“桥梁焊接钢结构疲劳裂纹扩展”,铁道部科技司(50万),?? ?20 05.1-2006.12 第一
2、“压电隔物充电的研究”?????????? 湖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 ??2004-2005? 第一
3、“压电材料与舰船智能结构研究”? ?国防预研,?????????? ???2002-2003? 第一
4、“压电陶瓷裂尖力电热耦合作用对剩余强度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4第二
5、“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梯度塑性与损伤的微尺度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4第二
注: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第一申请人均为本人学术团队青年教师。
学术论文: (* 为本人指导的博士生)
[1] *李国清,陈传尧,Analysis of 2D piezoelectric half-plane with a fixed conductor surface,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2002,2: 14-24 (SCI)
[2] *杨新华,陈传尧,Analysis of damage near a conducting crack in a Piezoelectric ceramics,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v16, No.2,? 147-154, 2003, (SCI)
[3] *杨新华, 陈传尧,A half-infinite coupled crack along an interface of? Piezoelectric bimaterials without oscillation , Th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s-Series A,? v19, No.1, 241-245, 2003, (SCI)
[4] *杜太生, 陈传尧,A Virtual Mesh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mplex Structures,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v16, No3, 220-230, 2003.(SCI
[5] *李顶根, 陈传尧, A new type of vibration structure of vertical balancing machine,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v17, No.2, 172-182, 2004.(SCI
[6] *李国清,胡元太,陈传尧, Analysis for a piezoelectric plate lying over a viscoelastic foundation under cylindrical bending, in Yang JS and Maugin GA eds. Mechanics of Electromagnetic Soli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pp189-210
[7] *杨新华, 陈传尧,Damage analysis and fracture criteria for piezoelectric cer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2005, vol. 40 (n. 9): 1204-1213. (SCI)
[8] *李国清,陈传尧,Equivalent electric circuits of thin plates with two-dimensional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05, vol. 286: 145-165. (SCI)
[9] *杨元明,陈传尧,,Dynamic analysis of flexible body with definite moving attitude,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006, Vol. 27 No. 1 133-140. (SCI源刊)
[10] *侯志刚, 陈传尧,A multi-coupl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process.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v19, No.1, 86-94, 2006. (SCI源刊)
获奖: 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2005.12
?
2.主讲教师情况(1)
2(1)-1基本信息
姓名: 王 杏 根?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49年9月?
最终学历: 本 科? 职称: ? 电话: 027-87542889?
学位: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系? 职务: 副 院 长? 传真: 027-87543238?
所在院系: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系? E-Mail: wangxg@mail.hus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430074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研究方向: 工 程 力 学?
2(1)-2教学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近五年):
1、?? 工程力学,通识基础课,总学时/周学时528/4-10,五届,800人。
2、 力学性能测试,专业课,总学时/周学时 120/4,五届,33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近五年):
1、?? 工力实验,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周学时120/4,五届,70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力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标准研究,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 00-2002。
2、?? 基础力学实验中心建设, 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1999-2005。
3、?? 力学基地建设研究, 省教改项目,2000-2004。
4、?? 高等学校工科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省教改项目,2005-2007。
5、?? 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 校重点教改项目,2003-2006。
教学研究论文:
1、???? 新世纪力学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vol.23 2003 排名1。
2、???? 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2.12,排名1。
3、???? 工程力学实验(面向21世纪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02.2,排名1。
教学表彰/奖励:
1、???? 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2002。
2、????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2001。
3、???? 普通高校第三届省级优质课程《工程力学》负责人,2002。
?
2(1)-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课题:
1、?? 电测应力分析实验及装置研发,江苏联能电子仪器有限公司,2005-2006,负责人。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 “高水平力学教学实验基地建设与创新实验开设的研究与实践”
校教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名,2004年。
2、?? “理工科力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和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第四名,2005年。
3、?? 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
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名,2001年。
?
2.主讲教师情况(2)
2(2)-1基本信息
姓名: 吴 莹?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5年3月?
最终学历: 博士在读? 职称: ? 电话: 027-87543738?
学位: 学 士? 职务: 力学实验中心副主任? 传真: 027-87543238?
所在院系: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系? E-Mail: hgwuying@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研究方向: 工程力学?
2(2)-2教学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近五年):
1、工程力学(本科,通识基础课),每周4学时,5届学生,共750人
2、弹性力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每周4学时,2届学生,共140人
3、结构力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每周6学时 ,1届学生,60人
毕业论文指导: 2届学生,共2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工程力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示范性课程”研究与实践 省教改项目 2004—2007
2、“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 ??校重点教改项目,?? 20 03—2006
3、“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及教材建设”??? 省教改项目,? 20 05—2007
4、“高等学校工科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省教改项目2005—2007。
教材:
《结构力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主编
教学表彰/奖励:
1、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 2002年
2、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2005年1月
3、全国青年教师基础力学讲课竞赛二等奖? 2004年
?
2(2)-3学术研究
1、“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冲击响应研究”? 校基金? (主持)
?(2002—2004)
2、“低速冲击下含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响应的有限元与实验研究”
??? 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 主要参加者? (2001—2003)
?
2.主讲教师情况(3)
2(3)-1基本信息
姓名: 王元勋?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10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 电话: 027-62258101?
学位: 博士? 职务: 教研室主任? 传真: 027-87556244?
所在院系: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系? E-Mail: wooshin@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研究方向: 机械制造/固体力学?
2(3)-2教学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近五年):
1、工程力学(本科,通识基础课),每周4学时,3届学生,共297人
2、材料力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每周4学时,1届学生,共28人
3、理论力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每周4学时,1届学生,共66人
4、弹性力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每周4学时,2届学生,共126人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届学生,共13人
指导 硕士生毕业6名。
参与的教学研究课(近五年):
1、“工程力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示范性课程”研究与实践? 省教改项目 (2004—2007)
2、“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 校重点教改项目?? (2003—2006)
3、“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及教材建设”省教改项目? (2005—2007)
教学表彰/奖励:
1、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 2005年。
2、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2003年。
?
2(3)-3学术研究
研究课题(近五年):
1、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鲁棒性及其软设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2049, 2002年10月—2005年12月,参与)
2、汽车板冲压成形预测分析系统的开发(武钢技术合作,2002年5月—2004年12月,负责人)
3、汽车车身焊装工艺过程仿真及其控制研究
(国际(中韩)合作项目,2003年5月—2005年12月,负责人)
4、实用车体生产线3D-CAD软件系统的开发研究
(国际(中韩)合作项目,2002年8月—2004年12月,负责人)。
5、长安CM8汽车车门焊装夹具设计制造
(中国重庆长安汽车公司,2002年3月~2003年92月,负责人)
?
学术论文(* 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
[1]*龙云, 王元勋, 安群力, 陈建桥等,? 板料冲压过程的数值仿真与参数优化.? 金属成形工艺. ?2004, 22 (3) : 11~13
[2]*侯志刚, 王元勋, 李春植, 陈传尧,? 薄板点焊预压时接触压力的有限元分析.? 汽车技术. 2004, (9):29~31
[3]*Hou Zhigang, Kim Ill-Soo, Wang Yuanxun, Li Chunzhi, Chen Chuanyao,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the Mechanical Features of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Process. ICAMT2004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753~758
[4]*侯志刚, 王元勋, 李春植, 陈传尧, 点焊瞬态热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固体力学学报, 2005(1):97~101
[5]王元勋, 何可敬, 高银, 李春植, 车身焊装生产线焊装主线设计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2001,12 (11) : 1248~1250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获得2004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
2.主讲教师情况(4)
2(4)-1基本信息
姓名: 陈建桥?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年12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 电话: 027-87543238?
学位: 博士? 职务: 系主任? 传真: 027-87543238?
所在院系: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系? E-Mail: mech-chen@263.net?
通信地址(邮编): 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研究方向: 复合材料力学,结构可靠性优化?
2(4)-2教学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工程力学(本科,通识基础课),每周4学时,5届学生,共600人
2、复合材料力学(本科,专业课),每周4学时,5届学生,共220人
3、数值复合材料力学(研究生),? 每周4学时,5届学生,共75人
4、材料强度学(研究生),40学时,每周4学时,1届学生,共22人
毕业设计/论文: 5届学生,共7人
主持教学研究课题:
1、专业硕士培养课程体系研究,研究生教改项目,2002-2004
2、力学系列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校教改项目,2002-2005
教学研究论文:
复合材料力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国现代教学论坛,2005.6
教学表彰:
教学质量2等奖,2003,华中科技大学
?
2(4)-3学术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机理细观研究及材料优化设计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 4万元,负责人,00-02).
2、承载高聚物蠕变损伤—破坏的力学行为与细观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万元,
?? 第二责任人,02-04).
3、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鲁棒性及软设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万元,负责人,03-05).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000年以来发表25篇文章)
1、?J.? Chen, X.Wang and C.Luo, Reliability of FRP Laminated Plates with Consideration of both Initial Imperfection and Failure Sequence,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5-3, 2002:227-235.
2、??J. Chen, X.Wang & C.Luo,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FRP Laminated Plates with Initial Imperfection, Fatigue, Fracture and Damage Analysis-2002, PVP-Vol.443-2, pp.1-8, ASME, 2002.
3、??陈建 桥,李峰等,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强度鲁棒性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1, 2003:111-113.
4、??陈建 桥,杨能仁,李峰,陈臻林,铺层结构对CFRP准各向同性板损伤破坏的影响,机械强度,25-3, 2003:241-245.
5、?? 陈建桥,李铁萍,李之达,杨挺青,有机玻璃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
2、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2001
3、湖北省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4
4、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200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