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组共有6人,有4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两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另外2人具有硕士学位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上的2 人,35岁以下的4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强干的教师队伍。从学术水平看,几乎每个人都有专著以及大量的学术论文, 共获得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
授课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均为地理信息系统,但又各有侧重,覆盖了从地理信息科学理论研究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方向,其本科背景包括了地理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授课教师均多年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熟悉国内外学科前沿发展状况,具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科研工作经验。
在教学工作中,授课教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得到学生好评,获得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奖1项,获得北京大学的教学优秀奖2项。其分工如下:
 
姓名 性别 年龄 最后学历与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承担工作
邬伦 42 博士 教授 课程主持人、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课程建设
承继成 76 博士 教授 课程总指导
刘瑜 35 博士 副教授 主讲教师,负责教材建设
田原 34 硕士 讲师 主讲教师,负责课件设计
张毅 35 硕士 讲师 参与讲授、负责实习指导
高勇 31 博士 讲师 参与讲授、负责教学网站维护
?? 本课程的辅导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大约在1:8左右。课程的讲义、习题、实习资料等均可以从网站下载。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邬伦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  北京大学遥感所副所长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教师介绍:
基本情况介绍 Top
姓名 邬伦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年7月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010-62751186
学位 博士 职务
北京大学遥感所副所长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传真 010-62751187
所在院系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E_mail wulun@pku.edu.cn
研究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通信地址
北京市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100871
教学情况 Top
  • 近5年担任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课时 届数 学生总数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本科主干基础课 3(另有实习2课时) 17 1156
遥感概论
本科主干基础课 3 6 410
地理信息科学进展
研究生必修课
2 12 362
空间信息科学 博士生必修课 3 6 126
 
  •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名称 年限 学生总人数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习 17 1156
遥感概论实习 6 410
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 17 76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 15 26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 10 12
? 毕业生中7人已获高级职称。目前在读硕士生9人,在读博士生6人。
 
  •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
项目名称 来源 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
亚太地区遥感与GIS培训研究项目 联合国UNDRC 主持人
 
  • 主要教学科研论文
论文名称 刊物或会议名称 时间
大学GIS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中国GIS协会1997年会大会报告 1997
中国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教育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届年会大会论文 1997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中国GIS协会首届GIS教育研讨会大会报告 2003
GIS本科专业教学探讨-北京大学教学实例 地理信息世界 2004第2期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综合实验场”的设想 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与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 2004
 
  • 获得教学表彰/奖励
表彰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国家教委 3 1997年
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 北京大学 1 1999年
北京市精品课程 北京市教委 1 2006年
北京大学精品课程 北京大学 1 2006年
 
 
 
学术研究 Top
  • 主要学术研究课题
序号 课题级别、名称 项目来源 批准
时间 本人所起作用
1 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现代地貌演化的数值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国家级 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 3S重大行业应用示范-铁路物流 国家科技部
3 国家级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标准研究 国家科技部
4 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若干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4-2005 负责人
5 省部级 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计划
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国土资源部 2004-2005 负责人
序号 课题级别、名称
项目来源
批准时间
本人所起作用
1 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现代地貌演化的数值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0-2003
负责人
2 国家级 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
3S重大行业应用示范-铁路物流
国家科技部 2002-2005 技术负责人
3 国家级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标准研究
国家科技部 2002-2005 负责人
4 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若干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4-2005 负责人
5 省部级 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计划 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国土资源部 2004-2005 负责人

 
  • 主要学术论文
序号 论文名称 发表刊物、时间或成果鉴定、颁奖部门及奖励类别、等级
1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a Geomorphic GIS Wu Lun, Wang Nailiang etal J. Photogram. & Remote Sensing, Elsevier,Vol.48(6) 1993(SCI、EI)
2
Sea Level Rise and the North China Coastal Plain
Han Mukang,Wu Lun, J. of Coastal Res. , 14, 1995 .
3
基于地理认知的GIS数据元模型研究
邬伦、王小明、高勇,遥感学报, 2005, 9(5): 583-589
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Catchment Geomorphic Evolution Model Service
Hailong Yu, Lun Wu, Xing Lin, Yong Gao, Daming Wang. IGARSS05, 2005, Seoul, Korea, IEEE. (EI)
5
GIS不确定性框架体系与数据不确定性研究方法
邬伦、于海龙、高振纪、承继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2, 18(4): 1-5.
6 3D Display of Aero-photosDan Hanbin Wu Lun etalIntl. arch. of Photgramm. & Remote Sensing, 1992
7 《黄土高原小流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陈洪金、任伏虎、邬伦主编,测绘出版社,1992
8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Arcuate Structure Wu Lun, Ren Fuhu etal,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Vol. 8(1), 1989.
9
降雨一产流过程与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邬伦、李佩武,环境科学学报,1996
10
Topo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vague objects based on rough model
Zhenji Gao, Lun Wu,Yueyong Zhou and Shi QinProceedings of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tial Data Quality, 2005, pp:95-102.
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高振纪、邬伦、马修军,水土保持研究,2005,pp:53-55.
12
Landmark-based Qualitative Reference System, Xiaoming Wang
Yu Liu,, Zhenji Gao, and Lun WuIGARSS05, 2005. Seoul, Korea, IEEE. (EI)
13
A New Method of Generating Grid DEM from Contour Lines
Daming Wang, Yuan Tian, Yong Gao, Lun Wu. IGARSS05, 2005, Seoul, Korea, IEEE. (EI)
14
Topo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vague objects based on Rough Model
Zhenji Gao, Lun Wu, Yueyong Zhou, Shi Qin. ISSDQ05, 2005, Beiji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15
Path Querying System on Mobile Devices.
Xing Lin, Y. W., Yuan Tian , Lun Wu.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Remote Sensing and Space Technology fo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2005, Beijing, China(EI)
16
OpenGIS参考模型ORM及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模式
于海龙、邬伦,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20(5): 15-19.
17
数字社区数据标准研究
邬伦、徐宜勤、王晓明等,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21(4): 20-23
18
基于构件的地理工作流框架:一个方法学的探讨
刘瑜、高勇、王映辉、邬伦、王立福,软件学报, 2005, 16(8): 1395-1406(EI)
19
基于Petri网的空间信息工作流模型
高勇、刘瑜、邬伦,计算机工程,2005, 31(16): 1-3
20
基于受限汉语的GIS路径重建研究
刘瑜、高勇、林报嘉、邬伦,遥感学报, 2004, 8(4): 323-330
21
支持栅格数据的GSQL扩展研究
刘瑜、林星、秦适、张毅、邬伦,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5, 10(1): 113-121.
22
空间信息处理过程建模研究
高勇、邬伦、刘瑜,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0(6): 914-921.
23
空间动态模型建模方法
马修军、邬伦、谢昆青,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0(2): 279-286.
24
GIS与大气环境模型集成研究与实践
赵伟、林报嘉、邬伦,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3, 26(5): 27-31.
25
数字地球”与“数字黄河”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要点
邬伦,中国水利, 2002, (2): 33-35.
26
淮地区布格重力异常与中强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分析
韩竹军、邬伦、于贵华、叶燕林,中国地震, 2002, 18(3): 230-238.
27
河北平原水系密度与隐伏活动构造的关系
王若柏、 郭良迁、韩慕康、叶燕林、邬伦,? 地理学报, 2002, 57(3): 284-292.
28
GIS空间动态模型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马修军、周贵云、邬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18(3): 18-22.
29
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
张晶、邬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18(2): 19-22.
30
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集成技术
邬伦、张毅,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2, 18(1): 6-10.
31
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马蔼乃、邬伦、陈秀万、程承旗、毛善军,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5.
32
搞好总体设计,全面推进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贾利民、邬伦,铁路计算机应用,2001,(8)
33
土壤侵蚀调查中的航空~(137)Cs测量方法初探
韦中亚、徐素宁、吴景双、邬伦,水土保持研究,2001,8(2):45-49.
34
基于CORBA组件技术的GIS系统
唐大仕、邬伦、张晶,基于CORBA组件技术的GIS系统,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4):30-34
35
面向个人应用的地理信息集成方案及其关键技术
韦中亚、邬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 17(4): 25-29.
36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海岸阶地确定与对比
邬伦、刘岳峰、韩慕康,海洋学报, 2000, 22(2): 71-78.
37
GIS的社会化及公众GIS
刘岳峰、邬伦、王铁,地学前缘, 2000, 7(suppl): 279-287.
38
环境航空测量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韦中亚、徐素宁、邬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0, 16(4): 86-89.
39
基于场模型的空间动态数据建模及空间动态模型语言设计
邬伦、马修军、田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0, 16(4): 73-77.
40 地理信息系统 邬伦,科技术语研究, 1999(2): 34-35.
  • 主要学术表彰/奖励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国家教育部 2 1993年
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 1 1994年
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测绘局 7 2005年
 
  • 主要专著
序号 专著名称 出版单位、时间
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邬伦、刘瑜等,科学出版社,2001
2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邬伦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陈军、邬伦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4 《地理信息系统》 张超、陈丙咸、邬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地理信息系统》 邬伦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
《黄土高原小流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陈洪金、任伏虎、邬伦主编,测绘出版社,199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