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技术基础课.总学时118,4学时/周.5届.300人;
《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基础课. 总学时40学时,4学时/周.5届.200人;
《机械设计制图》.技术基础课. 总学时100学时,4学时/周.3届.120人;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课. 总学时40学时,4学时/周.5届.200人。
指导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实践性教学,五年学生总人数 20人。
为硕士研究生讲授《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博士研究生讲授《制造系统的网络技术》,指导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已获得硕士学位 1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4人,已获得博士学位9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基础课系列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工程制图CAI系列课件的研究开发”(全国12所高校参加),97 —2000年,第二项目负责人,已通过教育部鉴定。。
2.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的子项“制图CAI系列软件”(96-750-01-57)的研制,98— 2000年,项目负责人之一,已经完成,并通过96-750项目办组织的验收。
3.教育部面向 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项目 “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97—2000年,本校项目负责人;
4.国家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机械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282B07023,2001— 2003,项目负责人;
5.教育部国家工科教学基地项目“重庆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建设” ,1997-2003,项目负责人。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1.黄茂林、何玉林、张济生. 面向现代化机械系统设计进行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
2.何玉林、陈国聪、周方. CAD网络化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CAD网络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P9 ~14,1999年5月,重庆;
3.何玉林. 深化改革 建设基地.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研讨会论文集:P119~124,1999.4 武汉;
4. 何玉林、丁一、宋立权、陈国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工作会议论文集:P108-112,2002.10,重庆.
获得的教学表彰及相关荣誉:
1.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项目《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0年获重庆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受予单位为重庆大学,排名第一;2001年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授予单位为重庆市人民政府,排名第一。
2.1994年获首届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3.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1995-2000,2001-2005被教育部聘为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5.1996-2003,2003-2007被选为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常务理事,CAD专业委员会主任。
???6.从1994年以来,一直担任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
7.2002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聘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