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儿科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儿科学 一级学科:  10 医学
二级学科: 1003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桂永浩 学校名称:  复旦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jpkc.fudan.edu.cn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6540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是: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稳步发展,提高质量。进一步完善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医学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着弘扬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医学教育学制。遵循高等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生源有: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生、八年制本博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等。
按照这一要求,《儿科学》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是:依托一流的专业技术、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建立集优质管理、精品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的精品课程,逐步完善《儿科学》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评估制度,形成一套统一的医学教育质量评价监控体系;通过实施各项可行性教学改革,转变儿科学教学思想,更新儿科学教学观念;培养一大批理论与实践能力都优秀的儿科医学人才。保持以往优良的教学作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借助精品教材和先进教学设施,实现将儿科学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的目标,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开展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深入比较与研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和促进本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儿科学》知识模块顺序及学时根据学制不同,相应理论课、床旁教学和临床实习而不同。
1、理论课:主要讲授儿科学基础知识、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理论知识,包括:儿科学基础与儿童保健(8学时)、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8学时)、儿科各系统疾病(肾脏、血液、内分泌、呼吸、心脏、神经、消化,共40学时)、青春期医学及小儿心理卫生(6学时)、儿科急救(6学时)等内容,着重强调儿科特点,减少与成人相关课程的重复。理论课的实行简单渗透式双语教学,即上课板书全部使用英文,教师采用中、英文夹杂的讲课方式进行授课,主要目的是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儿科学常用专业英语词汇和用语,便于理解,并与国际接轨。
2、床旁教学:减少理论课学时30%,同时增加床旁教学阶段(原见习阶段)学时,历
时3周,30学时/周,并实施一种启发式教学的新模式,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采取小班讨论形式,创造一种更宽松、平等、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和
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为毕业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3、实习阶段:毕业实习阶段儿科历时4周,30学时/周,采用病案教学模式,我系安
排实习生轮转2个病房,由高年住院医师一对一带教。并组织各专业教师编写《儿科
疾病病案库》,开展病案教学模式,将每个专业常见或疑难病种的临床特点、实验室
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特点,收集成册,且设计成多媒体形式,便于临床医师向实习生
演示各类疾病,增强感性认识。这一阶段《儿科学高级教程》以讲座形式向实习生开
放,让他们了解儿科学界最新进展。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在《儿科学》这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除必需注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又需注意政策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推行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的模拟实践教学,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建成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的课程,故其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儿科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儿科学系适应时代发展,弘扬传统,以老带新,不断加强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同时成立教学课程领导小组,针对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数(理论与时间课),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管理手段,如改革考试制度、修订高质量的CAI课件、修订教材和健全教学辅助工具,用于不同渠道的教学,积极使用双语教学,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优化课程内容。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通过教学内容方面的各项改革措施,目的是以“一流教学内容”,让医学生了解儿科学最新进展,拓展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熟悉并掌握《儿科学》学习的要点、难点,为他们今后顺利地踏上工作岗位打好扎实的基础。
改革实践课教学内容后,将医学生导向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创造了一种宽松、平等、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与锻炼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教学内容变成可视、可听、可交流的画面和声音,多种感观一起调动,增强感性认识,提高了医学生学习的兴趣。规范了临床教学模式,注重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注重临床技能的训练,既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年制《儿科学》教学内容包括课堂理论讲授、示教、临床实习三个阶段,要求医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师的启发下,掌握儿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临床见习阶段,主要是以结合具体病人的“临床“教学为主线,讲究医学的横向思维,综合判断能力的培养,既结合理论课的基础知识,又避免了简单的重复,使同学能尽快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至临床中来。毕业实习历时4周,在临床实习阶段实施病案教学,把教学内容变成可视、可听、可交流的画面和声音,增强感性认识,着重训练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临床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这一阶段对于医学生今后的一生非常重要,我系要求医学生熟悉儿科病房工作流程,掌握儿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儿科各种常见病种的处理方法,了解儿科罕见疾病病种的基本治疗原则、处理手段。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儿科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堂理论讲授、床旁教学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主要区别在于将临床见习改为床旁教学。床旁教学阶段历时3周,并实施PBL教学。其教学目的是巩固理论课上课的内容,通过PBL教学创造一种更宽松、平等、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与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毕业实习做好充分准备。上午医学生分别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各病房,下午为PBL教学,确定20个儿科常见症状和体征为主题(新生儿呼吸困难、新生儿黄疸、惊厥、瘫痪、贫血、出血性疾病、呕吐、腹泻、青紫、心脏杂音、矮小症、糖尿病、急腹症、气喘、肺部阴影、昏迷、血尿、浮肿、小儿生长发育评价、小儿免疫功能评价),由各专业组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授课,教师与同学互相讨论,并对重点精讲点拨,突破难点,充分发挥PBL教学作用,将医学生导向如何学习和处理病人的过程。
1、《儿科学》床旁教学:历时3周,我系对以往的临床示教进行改革,在床旁教学阶段实施PBL教学,目的是巩固理论课上课的内容,通过PBL教学创造一种更宽松、平等、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与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毕业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2、《儿科学》临床见习:历时2周,主要是以结合具体病人的临床教学为主线,讲究医学的横向思维,综合判断能力的培养,既结合理论课的基础知识,又避免了简单的重复,使同学能尽快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临床中来。
3、《儿科学》毕业实习:历时4周,在临床实习阶段实施病案教学。着重训练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临床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这一阶段对于医学生今后的一生非常重要。拓展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医学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及儿科学教学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医学人才投入到儿科医学教育中来。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1、全面实施教材建设:
(1)主体教材使用情况:儿科学系不断推陈出新中文《儿科学》教材:适应国
家教学改革需要,编写适合不同学制医学生使用的中文《儿科学》教材,力争
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帮助医学生理解理论内容,便于他们适应实习和见习。
-《儿科学》,王卫平主编(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供临床医
学专业七年制、五年制教学使用。
-《现代儿科学英语精要》,薛辛东摘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供临床医学等
专业使用。
-《儿科学》,宁寿葆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教学使用。
-《儿科学高级教程》(研究生教材),2004年,供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研
究生使用。
(2)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图书馆
不断扩充辅助教材: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 (17th edition)
-Rudolph’s Pediatrics(20th edition)
-Neonatal-Perinatal Medicine ?Diseases of the Fetus and Infant
(7th edition)
-Textbook of Clinical Pediatrics
-Neonat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e Newborn
(5th edition)
-Infant Respiratory Function Testing
-Avery’s Disease of the Newborn (7th edition)
-Practical Pediatric Imaging Diagnostic Radiology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third edition)
-Pediatric Respiratory Medicine
-Infant Respiratory Function Testing
-Pediatric Nephrology (4th edition)
-Pediatric Urology(Third edi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Oncology (third edition)
-Wintrobe’s Clinical Hematology (11th eition)
-The Molocular Basis of Blood Disease (3th edition)
-Child Neurology(6th edition)
-Pediatric Endocrinology(4th edition)
-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3rd edition)
-Immunologic Disorder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4th edition)
-Autoantibodie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ourth edition)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Concepts and Clinical Practice (2th?edition)
-Cardiac Intensive Care
(3)双语教材建设情况:儿科学系在应用主体教材、通用参考书、各专业
参考教材及杂志、文献的同时,参考国际流行的儿科学英文原版教材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17th edition)、Rudolph’s Pediatrics
(20th edition),并参照儿科各专业优秀国外书籍与杂志,吸纳各方精华,
已编写一本高水准、高质量的《儿科学》双语教材。
(4)完善实践教学配套教材建设:目前儿科学系已组织教师重新修订《实用
新生儿学》、《儿科学高级教程》、《儿科学试题集》等学术专著;各专业已完成《现代实用儿科学》、《儿科疾病病案集》、《儿科疾病病案多媒体课件》等实践教学配套教材的整理工作,在进一步应用过程中力求进一步完善。儿科学系多媒体制作室已制作了大量相关专业的教学VCD(胸部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儿科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新生儿体格检查、腹泻病、肺炎及喘息发作等),制作了教学多媒体图谱(儿科皮肤病图谱、儿科外科疾病图谱等),供教师进行理论课教学、床旁教学(PBL教学)或实习带教使
用。
2、努力改善实践教学环境:配合理论课教学,《儿科学》课程建立了内容丰
富、引人入胜、环境良好的实践教学。
(1)改建图书馆和资料室:改建后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及资料室有大量国内外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图书和期刊,儿科学系图书馆有大量国内外儿科学图书和期刊。根据各位授课教师的推荐及时购买新版参考书和英文参考资料,便于师生查阅,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掌握儿科学发展最新动向,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扩充性资料,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消化、理解。
(2)扩大实践性教学基地:选择与国内著名的医疗、科研机构协作,建立了高
水平的教学基地,目前上海市已有四家著名医疗机构成为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基地: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金山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他
们均有较完善、先进的教学设备,可完全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要求。
(3)改善临床实践条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各教室都安装了计算机主控平台
及液晶投影系统;儿科学系现有4间示教室,每个示教室可容纳50个人上课,均安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及电视监控教学系统,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多媒体教室2间,供学生上网查询资料;阳光小屋和爱心小屋各1间,供学生临床和社会实践教学使用,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能完全满足需要。近5 年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为本专业购置了国际先进的心电图、脑电图、螺旋CT、双向心血管造影机等设备,完善了实验室建设。
3、加强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图书馆电子期刊阅览室容量丰富,医学生可通过校园网http://www.shmu.edu.cn直接进入数字图书馆,查阅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OVID、Elsevier、MICROMEDEX、Nature、Science Online、EBSCO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各病区均开通局域网,供本院医师、见
习大学生及实习医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各类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查阅医学界
最新动态。儿科学系鼓励每位医师及医学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书籍,写综述。儿
科学系每周二、周四晚上有专人在多媒体教室值班,供医学生在休息时间上网查资
料。儿科学系已经将《儿科学》所有课件、教案、教学大纲、教学习题集、教学进
度表挂在网上,医学生可以通过儿科医院的网站http://ch.shmu.edu.cn了解相关
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向医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网络课件、电子教案、学习辅导、电
子书籍、应用资料、网络链接等网络教学资源。复旦大学已经建立了网络交互平台,
进行网络答疑、专题讨论、学生意见反馈、教学情况调查等教学辅助工作,部分教
师的现场教学录像亦已挂在网上,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及时快速地更新,满足
了本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
了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1、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1)以问题为中心教学:在床旁教学阶段,采用反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
一种启发式教学的新模式,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师生换位,以问
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向老师发问,采取小班讨论形式,创造一种更宽松、平等、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和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毕业实习做好充分准备。这一教学方法,使医学生们积极性高涨,营造既独立思考又热烈交流的课堂氛围,加深了他们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2)科研式教学:围绕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文献进行深入讲解;对尚有学术争议的问题和理论前沿观点,则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学术资料,师生一起交流研讨,以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撰写研究论文,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
(3)双语教学:为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常用儿科学专业英语词汇和用语,以培养具有较强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儿科医学人才,儿科学系自2004年起在理论课课程教学中已全面实施简单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目前这一模式既能保证医学知识的正确传授,又能提高医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争取逐步向全英语教学模式转变。
(4)病案教学:儿科学各专业教师编写《儿科疾病病案库》,开展病案教学模式,将每个专业常见或疑难病种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特点,收集成册,并制作成多媒体形式,便于向学生演示各类疾病,增强感性认识。
(5)网络互动式教学:儿科学系已建立教学网页,制作了网上多媒体课件供阅读下载,并于2005年获得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目前已利用网络开展互动式教学,开展了网上论坛,进行了网上答疑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医学生还可以通过儿科网站(http://ch.shmu.edu.cn)随时与系主任、教师进行联系,活跃师生之间的交流。目前已成功构建了集研讨资源、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网上选课、辅导和答疑等为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提高了《儿科学》课程教学质量。
(6)课外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外,除指导医学生查阅专业学术期刊外,儿科学系每周安排教师进行《儿科学高级教程》讲座,定期组织儿科论坛、儿科综述报告会、儿科论文报告会、儿科归国人员讲座等,融知识传授、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兼顾。
(7)“一对一”临床实践教学:对医学生而言,理论课学习和时间教学(床旁教学、临床实习)相辅相成,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对见习、实习阶段的管理和考核很难有量化指标,所以儿科学系对参加临床实践的学生实施“一对一”导师制,考试成绩由理论课、课堂参与、实践操作三部分组成,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一张试卷定论的局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医学生在短暂的见习或实习生涯中获得最大帮助与收获。
(8)社会实践教学:除了定期组织医学生参与社会医疗实践,锻炼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外,《儿科学》课程教学中还提倡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如针对白血病患儿的“阳光小屋献爱心活动”,使医学生的情操得以升华,激发他们从事儿科学医疗与教学的信心与决心,教书育人。
(9)循证医学教学:近十年来提出了“循证医学”概念并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为了使医学生了解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在今后更好地开展医疗工作,儿科学系在教学中引入了循证医学的理念,通过开设讲座、选修课,给学生传授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穿插介绍循证医学的原则、思维和新证据,在教学查房时也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2、?广泛应用电子化教育技术: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纳:目前《儿科学》全部理论课、实践课课件使用多媒体,通过运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增加了趣味性,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部分课程采用远程电视系统授课方式,有利于边远地区医学生学习和全科医师培训。儿科学系设立疑难病例远程会诊中心,在参与疾病诊断与处理的过程中收集并整理成典型病例,用于教学。儿科学系将各专业教师编写的《儿科疾病病案库》制作成电子教材,向医学生们生动展示各类病例,提高了学习兴趣。每年儿科学系通过医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抽查等方式,评选授课优秀教师,将其授课过程制作成录像,并不断更新,便于青年教师学习与借鉴。
(2)电子阅览室的开设: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图书馆电子期刊阅览室容量丰富,医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直接进入数字图书馆,查阅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OVID、Elsevier、MICROMEDEX、Nature、Science Online、EBSCO,便于上网搜索各类资料,扩大知识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设立网站http://ch.shmu.edu.cn,医学生可以通过儿科网站的科研教学条块了解儿科学系发展历程、儿科馆藏期刊、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导师等情况,并可查阅各种专业文献,下载多媒体课件、习题,参与答疑、咨询,观摩网上教师授课等。将《儿科学》课程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效果。
(3)现代考核技术的应用:按照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对医学生的要求,儿科学系正逐步改革医学生考核制度,在临床技能考核方面,采用现代考核技术,即利用标准化模拟病人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提高了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