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一级学科:  10 医学
二级学科: 1005 中医学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孙广仁 学校名称:  山东中医药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210.44.160.36/jpkc/index.asp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8173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面向医疗、科技、教育、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每年招收本科生约2500名。本课程为中医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尤其是本科中医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入门课,也是中医其他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课程打好基础。课程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其对应学时如下:
?? 绪论,6学时;
??? 第一章中医的哲学基础,12学时(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各为2、5、4、1学时);
??? 第二章藏象,20学时(藏象学说概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之间的关系各为2、10、3、1、4学时);
???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8学时(精、气、血、津液、神、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各为1、3、1、1、1、1学时)
??? 第四章经络,8学时(经络学说概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各为1、5、1、1学时);
??? 第五章体质,4学时(体质学说概述、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体质的分类、体质学说的应用各为1、1、1、1学时);
??? 第六章病因,12学时(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病理产物各为7、2、3学时)
??? 第七章发病,4学时(发病原、发病类型各为2、2学时);
??? 第八章病机,10学时(基本病机、疾病传变各为8、2学时);
??? 第九章防治原则,6学时(预防、治则各为2、4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课程的难点分布在各知识模块中,但主要在于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其解决办法,一是加强思维方法的教学,二是对各知识模块中的难点单独挑出来进行分析,写出《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一书,辅助学生解决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知难题。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教学大纲中“有条件的院校可作实验教学的探索,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我教研室设计了一组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学实验,包括藏象理论的“肺通条水道”实验、病因学的“寒性凝滞”教学实验和病机方面的“肾阳虚病理证候模型”的教学实验等。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①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在教学内容方面作了较多的改革,增添了体质学说和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等;
②孙广仁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在“十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作了修订。
??? ③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制作了中医基础理论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2.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 孙广仁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适当扩充了本科生的知识面;?
???
②孙广仁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参考书》,扩充了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充足的知识;
③孙广仁与其他相关人员协作,研制了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促进学生上网自主学习扩充性资料。
④张安玲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对国家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图表的方式解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 ⑤张安玲主编.《中医文化导论》,增强了中医学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
?
??? ⑥张启明主编.《数理中医学导论》,扩充了中医学学生的知识面。
3.
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
根据教学大纲,该课程不设实验课,但探索性的实验课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我教研室于1992年设立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编写实验讲义——《藏象经络学教学实验指导》,给种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肺通调水道”、“寒性凝滞”“肾阳虚病理证候模型”等教学实验。通过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开设的探索,积累了经验,现正在筹备编写新版的《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指导》。
4. 实践性教学环境
??? 教学实验的依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室(即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5. 网络教学环境
??
山东中医药大学网站教务处网点:http//210.44.160.34/web/jiaowuchu/jpkc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和第二课堂两种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采用多媒体授课、传统授课和教学互动三种授课方式相结合,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多媒体授课已经使用了5届约800学生,节省了板书时间,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时间,深受学生欢迎。
试验使用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老师评价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了案例式教学方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典型的病例,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讲授中医理论,这样可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并能将理论用到临床实践中。
(2)第二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的方法,由学生根据某些专题作主题发言,其他学生提问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并作出评价,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另外,我们还制作了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学生在学生该课程时,可以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在网络课程上得到拓展,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采用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直接在网络上与学生对话,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
?
本课程作业一般安排在期中,主要是让学生作出反应脏腑经络之间联系的模式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消化,达到融会贯通。
?
本课程考试主要采用课堂提问评分和笔试两种方式。笔试占考试成绩的70%,课堂提问评分占考试成绩的30%。笔试的试卷由本教研室多名教师采取规范化命题,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考试。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计算机命题的题库建成后,再采用计算机命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