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课教学改革了传统建筑学经验化的教学思想、操控模式,建构了一套基于系统论思维的模块化设计教学方法体系,以培养学生理性化的分析及思维能力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在设计创作中持续性的创新能力。授课对象为三个班,共计102人。课程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教学思想、教学操控模式转换
首先,应对时代要求,打破传统教学中对建筑经验化的、单向性的判断,借助系统论概念,建立起对建筑整体性、多方向、多层次的系统化认识,循次帮助学生获得对复杂问题的认知切入点。 ??????????????????????????????????????????????????????????????????????????????????????????????????????????????????????????????????????????????????????????????????????????????????????????????????????????????????????????????????????????????????????????????????????????????????????????????????????????????????????????????????????????????????????
其次,整合设计课与设计理论课的相互关系,改变 “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设计与理论“双向”并行,实现理论授课系统化、专题化,对应模块化设计教学,理论联系实践。
其三,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适时引入新技术、新观念,将现代生态观、环境观,以及相应技术策略纳入到设计教学中,在增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引导其方案创作趋于技术理性。
2.建立模块化教学组织体系
以系统论思维为思想先导,设计教学对建筑的本体构成进行概括和抽象,提炼出若干要素,再将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集结形成模块,强调每个模块对要素的不同侧重以及模块间递进的层次关系。通过一系列由“单一”、“复合”到“综合”的模块化训练,帮助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认识建筑创作的实质,廓清建筑创作的整体规律。
3. 构建设计课过程分阶段控制体系
将复合性的建筑设计过程还原为前后相继的五个环节的模块组合,通过分阶段的控制方式和相关的反馈机制,建立设计课实施过程的“模块化控制体系”。每个阶段设定关键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化,使之面对复合、综合问题时,能够借助一种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来增强建筑设计课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避免设计实施过程的随机性和任意性。
1)设计准备阶段的的调查分析——以组为单位,对面对的建筑类型及现状中所涉及的建筑问题进行认识、比较、分析,形成图文相间的调研报告,在班级上展开讨论,使设计贴近具体的行为,使形而上的理论借助实际的问题分化为现实可操控的设计原则和理念。
以小学校设计第一阶段内容安排为例,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明确调研议题。这些议题常常围绕校园与环境,建筑空间与行为,单一功能空间的组合等方向展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调研问题具体化,使调研与“校园布局与外部环境肌理”、“校园交通组织与外部环境交通的关系”、“校园环境设置与小学生行为特征”、“教室单元的组合模式”、“小学建筑的材质特征、结构特点”等具体问题相结合。这些问题的提出及研讨,不仅涉及小学校建筑这一建筑类型,也是与教学指导思想所强调的“环境?场所”、“空间?形态”、“材质?技术”等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相一致的。在此环节中,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纯的书面资料的收集阶段,变为与实际体验和问题研讨相结合,克服了对某一建筑类型的设计模式先入为主式的定型化思维。另外,借助调研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扩展讨论,探讨作为某个设计问题在其它类型建筑设计中的共性化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为设计能力及相关研究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2) 设计前期的快题式总体构思——对于较为综合化的设计课题,我们把设计前期的总体构思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快题设计,将此前调研、资料分析所涉及的问题及具体的课题任务要求、环境要素综合地加以构想,形成建筑的总体框形。如在小学校设计中,总体构思阶段设定为两周时间,要求对方案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整体构思。重点考虑的问题有,校园总体布局与外部环境的空间关系、流线关系的组织,校园建筑空间及整体环境的设定,基本教学单元的组合等,着重强调环境场所要素对建筑空间设定的重要价值。该阶段最后要完成一份校园总体设计图及工作模型,并展开以班级为单位的介绍——评价——讨论。
这一阶段集中的快题式构思与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设计角色,也为后续环节确立了总体思路。
3) 设计过程的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依据整体的构思框形,进行空间布局、功能组织,并对其前所形成的总体框形进行调整、深化,转而站在空间限定与组合的角度对由此所形成的功能布局进行整合。在此阶段,前期的总体构思的框形常常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调整,使总体构思及空间布局不断趋向与各方条件的对应。通过这一阶段内容的实施,使学生意识到,功能组织与空间限定是一个完整设计中诸多要素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促动,互为条件,而非线性的制约关联。
4) 方案深化过程的整合与建构模块——要求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结构、材料、构造知识,扩展深化建筑空间表达的途径,对先期所形成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深入研究,并对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使建筑设计意图与材质表达、技术特征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当代建筑发展中,新技术、新材料的表达及技术思想与设计理念的融汇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方面。为此,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其视为增进和实现建筑空间表达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训练在增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对于引导其方案创作趋于技术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视对新技术及技术思想的引入,也是保障建筑师持续性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
5) 设计后期的表达、评价与反馈——建筑设计课期终成绩的确定,不同于试卷型考试课,而是以一学期各课程设计成绩的平均值形成本课程最终考试成绩。对此,本课程在每个课程设计作业完成后都分组进行课程设计答辩。由设计者先行介绍设计主旨及各环节构思特点,再由本班及其他班的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并当堂对设计及表达进行点评。在此,各阶段的成果评价、总结是作为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以强调的。
与模块化的教学过程体系相对应,我们为课程设计作品的评价建立了系统的分项量化的评价标准,以每一设计实施模块中所包含的单项问题的解决程度为依据,列举出17个分项评价条目,形成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最大程度上避免教师评图的主观影响。
建筑设计课过程的各模块在时间的划分上、教学组织上是相对独立的,但相互间在内容上又是前后相继、内在统一的,都是一个完整建筑设计过程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
4.构建基于多元媒介的教学方法体系
结合建筑学设计课特点,在建筑设计授课中,注重不断改进和充实多媒体教学课件,健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专业课件库;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使用徒手草图、实体模型、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手段。强调徒手草图、实体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在方案构思及推敲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具备基于多元媒介形式的创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