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讲授方法。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许多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如何把这些美文讲好、讲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关键问题。其中,教师必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要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真研究讲授方法,力争把它讲深、讲精、讲透、讲活。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按教材的不同章节分给任课教师备课,写出讲稿,在全体任课教师中做示范讲授。然后,根据该教师的讲授,在内容的把握上,方法的运用上,启发学生思维上等等方面,其他教师提出各自的意见,广泛进行讨论,形成共识,并以此为依据写出自己的教案。
2.研究授课形式,要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但也不能忽视其他的教学形式。教师应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各种授课形式,使各个教学环节各得其所,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教学格局。
(1)讨论形式。教学经验表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巩固知识、开拓思路、培养能力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就“传统文学修养”课的内容来说,比较适合课堂讨论。例如古人的人生观、社会理想、孝道、爱情观等等,很容易和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学生对这些问题十分感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各抒已见,最后由教师总结,肯定正确的见解,指出认识的不足,这样,收到了教师单一讲授难以达到的效果。
(2)观赏形式。为了使学生学好“修养”课,充分利用了电化教学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以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及其经典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片大量问世,为“修养”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片,通过那一个个感人的形象,逼真的画面,既可以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者生活的时代有所认识,还可以对其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加深理解。另外,本课题组还根据教材的内容,制作了一盘多媒体课件,运用图像、音响等手段配合纸质课本的讲授。
(3)自讲形式。在学生经过一阶段对“修养”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它的教学规律后,教师指定某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集体备课,并要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执笔写出讲稿,在班上宣讲。这种教学形式,学生自己动手、动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查阅工具书和参考书的能力。
(4)实践形式。为了弥补该课和实践环节不足的缺陷,课堂上组织学生演讲,讲自己学习某一主题后的感悟,如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和之情。2006年上学期,学生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谈感受,在课堂上宣讲体会,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演讲,大家深受教育。另外,在课堂上还组织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以此来展示大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
“传统文学修养”课运用多种辅助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具有系统工程的性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规定的课时数进行总体设计,做出合理布局。采用什么形式,达到什么要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详尽的方案,以便整体一致地、前后有序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3.研究考试方法。任何一门课程,学生学习结束后,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考查、考试,以检查和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状况。在考查的方式上,“传统文学修养”课与其他基础课、专业课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修养”课考试也套用其他课程的考试方法,是难以实现考试目的的。因此,“传统文学修养”课程的考试应当体现它自身的特点。一是打破让学生一味死记硬背文学修养理论的做法,减少文学理论在考试中的占分比例,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应以开卷考试为主,给学生一定的资料,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文学鉴赏、文学评论等方面的文章,以文章的质量高低判定其成绩;或者让学生写学习该课程后的体会、感悟文章。这样会促使学生改变只注重死背理论知识,轻视实践,一切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做法。二是采取多种方式考核评分,即以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和平时的学习态度及课堂的表现综合起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向多个分数目标,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提高其自律意识,测量出来的学业成绩也更有信度和效度。
4、效果检验
(1)传统文学修养课,每个学期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以问答卷、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课的反应、意见,归纳整理后,作为改进教学和新学期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
? (2)结集、登载学生学习该课的心得体会以及文学评论、鉴赏文章。目前,已经以《古韵今声》为书名,由国家群言出版社出版二期此类文章(字数60万左右)。这种方式既可作为该课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又可作为该课学习效果的展示,促进了全校学生文化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