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管理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管理学 一级学科:  11 管理学
二级学科: 1102 工商管理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徐向艺 学校名称:  山东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202.194.14.194/jpkc/jpkc2006gj.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4452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帮助学生认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充分把握国际上管理学教育的最新动态、吸纳融合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和丰富课程内容,并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最终形成立体化的管理学教材体系,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利用3年到5年的时间,使本课程的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为保证总目标的实现,我们制定了管理学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教学参考书(含教学大纲、参考文献目录、习题等),管理学案例集(含指导书)、多媒体电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教案、现场教学录像等。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管理学科的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把握管理的运作过程,了解国内外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变化和发展方向,学会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各章节授课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篇 管理与管理学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2学时)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3学时)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1学时)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2学时)
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
第五章管理决策(3学时)
第六章计划与预测(3学时)
第七章目标管理(2学时)
第三篇 组织设计与发展
第八章组织与组织管理(3学时)
第九章组织设计与权力配置(3学时)
第十章组织中的人员配备(3学时)
第十一章组织变革与发展(3学时)
第四篇领导与激励
第十二章领导行为与艺术(4学时)
第十三章行为激励(4学时)
第十四章管理沟通(3学时)
第五篇 管理控制与信息处理
第十五章控制过程与类型(1学时)
第十六章控制方法(1学时)
第十七章管理控制中的信息处理(1学时)
第六篇 管理创新
第十八章管理创新概述(2学时)
第十九章组织文化理论(2学时)
第二十章学习型组织理论(2学时)
第二十一章虚拟组织理论(2学时)
第二十二章流程再造理论(2学时)
第二十三章知识管理理论(2学时)
第二十四章比较管理与跨文化管理移植(2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的重点难点
管理学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全方位地认识管理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难点是培养学生应用管理理论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工作和管理研究。
2、解决方法
针对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构建起以规范领先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特色的基础教学平台
本课程教学基于先进的、高起点课程基础教学平台。本课程遵照教育部对其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综合类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重新规范教学内容制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坚持不懈的密切关注当今理论界和实业界发展趋势,适时对教材进行修改,并且于2005年完善了教学大纲并且重新编著了最新版教材-----《管理学》(徐向艺主编,山东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规范教学内容。课程组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容多及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每学期组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围绕课程难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成共识。在教学工作中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教学讲义(包括电子教案等)及习题集等教学参考资料,教案内容规范、详实、完整。
(2)形成了“一网一体、两式两法”的现代化立体教学体系
立体化教学体系即由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法、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共同构成的教学体系。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设置了管理知识讲解、问题与讨论、教材参考、案例分析与讨论、与著名管理类站点连接等多项功能,向学生提供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讲义、课程课件、教学案例资料、复习思考题、参考资料等,并在各功能模块和章节之间设置了连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实现各叶面之间的跳转,实现了交互式和多方位的连接性;多媒体教学。制作《管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图片、音频、文字资料、板书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恰当的结合,在师生不间断的互动中完成教与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案例教学。组织编写案例教学辅助教材——《管理学案例教学实用指南》,作为本课程教学的辅导材料并专题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在每一部分都有案例穿插其中,并组织学生讨论,促进了教学互动,强化了教师与学生沟通,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实验教学。管理模拟实验室拥有现代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教学、模拟对抗、操作实验软件,同时接入了校园网及国际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管理模拟实验室的软硬件平台。
(3)创建“三三”结合的全景式的课程建设模式
是指通过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管理学课程体系。一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相结合。管理学作为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依托公共基础课,同时又要兼顾专业课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又要为专业课程做好铺垫;二是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创业教学环节的结合。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外,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外创业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验、见习、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各项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课外理论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独立科研能力、加强与企业联系,利用社会资源培育学生、参加包括创业计划在内的各项竞赛等等。通过该结合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同时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三是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在教学中加强课件建设,注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导入和应用,注重实验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我国目前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很多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能力,无法适应“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制定现代管理学教学计划时,我们将实践教学体系分成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实践证明,我们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
1、课内实践方面
一是采用启发式教育,通过典型的案例教学、案例分析,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激发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举办工商企业现实问题系列讲座,聘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经理等介绍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2、社会实践方面
??? 一是通过社会调查,可事先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确定调研目标和计划,然后让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调研,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并能够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二是专业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学生的专业实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工商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为保证教学质量,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建立并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做到有计划、抓落实,取得了好的效果。
1、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充实,取得了好效果。结合校院教研活动制度,我们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本课程的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3-5次专题教研活动,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由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小组全体教师,并邀请校内外有关人士、专家参加)的“管理学”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研讨会。就课程建设所有重大方面,如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形式与方法、经费保障等进行深入探讨。
2、教学研究活动准备充分、组织到位、效率高、有记录。为提高教学研究活动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在开展活动前,都会先确定好中心议题,预先通过全体参会人员,让大家先有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并选定2-3名教师作中心发言,大家根据中心议题及中心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收效颇佳。
3、有完备的教学规章制度,并能认真执行。
(1)课程小组教师采取集中统一备课,适度发挥教师个性特长,在统一备课基础上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多媒体教学方面,也互相交流,共同切磋,达到资源共享。
(2)实行了试讲制度,对毕业分配和新调入的人员实行试讲和岗位培训制度。试讲由各学院组织,各系具体操作实施,并会同校人事处师资科、校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等有关部门进行考察。试讲和上岗培训均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抓,各系主任具体负责。
(3)建立了听课制度,每学期至少组织进行一次公开教学活动,要求授课教师参加,并据此召开教学研讨会。要求系主任和副主任每学期参与教师听课,特别要听新教师、开新课教师、学生反映较好(好与不足)教师的课,并及时与教师交流。
(4)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控制制度和评价制度。学校教务处和院系负责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并成立了教学督导组进行不定期检查。课程负责人和系主任每个学期对教师教学质量至少进行两次定期或不定期综合评估,综合评估的内容包括向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收取或抽取听课教师的评价等。
4、教师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有规划、组织得力、效果好。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仅鼓励青年教师考硕、考博,攻读学位(现代管理学教学小组现有在读博士4人),还创造条件组织、委派教师参加各种研修班、进修班(出国进修、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班、教师业务培训班等)。并每周固定安排半天时间,用于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学习。特别是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关注国际重大事件的变化及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影响。每学期均安排有关教师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开阔视野,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5、教学档案完整、规范。有关教学文件、教学检查、总结、考评资料,教学实习、教学实验,以及教学和科研立项研究、成本资料、会议记录等,注意做好收集、整理与归档管理。管理学院每学期期末都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就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并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容多及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每学期组织3-4次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围绕课程难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成共识。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讲义(包括电子教案等)及习题集等教学参考资料,教案内容详实、完整。大多数教师精通该门课程内容,基本功扎实。能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做到了重点、难点突出,及时反映该课程的最新规定和研究成果。
6、建立了本课程规范化的试卷库,考试试题质量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注重课堂教学规范化的同时,我们还特别重视考试方法的改革。近年来,本课程组任课教师群策群力,建立了统一、规范的试卷库。试卷质量高,教学应用效果好。该试卷库考试试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为了总结教学得失,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都组织教师进行试卷评析。
?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积极创新,大胆尝试现代化教学手段,所授课程质量评价优秀、质量优良。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的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效果表示满意;大多数相关课程的教师反映良好。实践中,我们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并利用我院的管理实验室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成效显著。
1、多媒体课件的推广与普及
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应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学院还请教师专业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成后他们结合具体课程进行探索研究,在全体教师中作讲解、演示,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我们还组织学院的电子课件制作比赛和评比工作,推广使用优秀的电子教案,使得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授课质量被学生、督导组的老师们评价优秀。实践表明,多媒体课件对于本门课的教学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1)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2)实现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与灵活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3)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方便了教学;(4)课件蕴含的信息量大,既便于教师授课,又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5)学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2、“案例分析与讨论”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及提高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案例分析与讨论”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跃教学气氛。通过这种案例讨论,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兴趣,根据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挥,培养创新型人才。
“案例分析与讨论”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知识、思想与才华的场所。在分析与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自由辩论。对学生来说,这不仅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如何有效地组织、归纳自己的观点、论据和结论,做到言简意骇,这确实是一个极大地挑战和锻炼。
“案例分析与讨论”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融会贯通到案例中去,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促进了教学互动,强化了教师与学生沟通,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