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世界民族音乐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世界民族音乐 一级学科:  05 文学
二级学科: 0504 艺术类 教学层次:  本科
负责教师: 王耀华 学校名称:  福建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   申报状态:  已获奖
申报级别: 国家级 申报文件下载:  无下载文件
获奖名称: 获奖年度:  2006
主页地址: http://course.fjnu.edu.cn/fjnu/courseware/647/tpl_index.htm 是否交换: 
浏览次数: 10197 网上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课程介绍: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福建师范大学为福建省属的重点高校,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类大学位居前列。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培养音乐师资为主,本科生生源主要来自福建各地,研究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为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的“人”,“世界民族音乐”作为必修课已列入教学计划。
“世界民族音乐”的课程目标是:揭示当今世界各音乐文化区、各民族音乐的特点,阐明音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各文化区各民族音乐之共性与特性,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一)获得有关世界各民族音乐的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种和音乐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在演奏演唱实践中,初步掌握某些音乐体裁、形式、乐器、乐种的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三)在实践体验中,获得有关世界各音乐文化区、各民族音乐的音乐观念、音乐与文化、音乐的发展与变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四)在教师的教学示范中获得有关《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经验和体验,并养成关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习惯。
(五)掌握跨文化音乐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以此来分析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及其特点。
(六)在比较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七)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多种多样音乐风格和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的了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成长。
(八)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及其优秀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培养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精神,培养学生参与国际音乐文化交流的能力。
(九)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探究音乐艺术奥秘的志趣,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十)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学习,理解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尤其是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进而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以及各民族音乐之共性与特性。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分十个部分分别进行讲述:
绪论(2学时)
1、民族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2、世界民族概况;
3、文化脉络中的音乐;
4、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区划
第一章 东亚音乐(10学时)
1、东亚文化及其音乐
2、主要音乐体裁、乐器及其音乐
第二章 东南亚音乐(8学时)
1、东南亚的历史、文化及其音乐
2、主要音乐体裁、乐器及其音乐
第三章 南亚音乐(8学时)
1、南亚自然、文化及其音乐
2、主要音乐体裁、乐器及其音乐
第四章 西亚、中亚、北非音乐(8学时)
1、西亚、中亚、北非文化及其音乐
2、主要音乐体裁、乐器及其音乐
第五章 非洲音乐(6学时)
1、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
2、黑人非洲音乐与非洲社会
3、主要音乐体裁、乐器及其音乐
第六章 欧洲音乐(8学时)
1、欧洲的音乐与舞蹈
2、部分国家、地区、民族主要音乐体裁、乐器及其音乐
第七章 北美洲音乐(8学时)
1、北美原住民与移民社会
2、印第安人的音乐
3、爱斯基摩人的音乐
4、欧洲移民的音乐
5、非洲黑人移民的音乐
第八章 拉丁美洲音乐(8学时)
1、三大民族类型与多元混合型文化
2、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地区的音乐体裁、乐器及其音乐
第九章 大洋洲音乐(6学时)
1、大洋洲的两种文化传统
2、大洋洲音乐文化的等质性与多样性
3、大洋洲部分地区音乐体裁、乐器及其音乐
在以上各章节的教学中,除基本内容之外,还应包括曲目赏析,特色乐器制作与演奏提示,演唱演奏曲目,以民族特色音调为素材进行即兴创造、音乐创作的实践,问题思考提示等,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得到感性认识,进而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进行分析。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参与性环节对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由较大的促进作用。
?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是:按九个音乐文化区划,分别介绍主要音乐体裁、形式、乐种、乐曲、乐器及其音乐,初步掌握各音乐文化区的音乐艺术特点,理解音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
难点在于:一是资料不足,缺乏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代表性音乐资料;二是资料太多,浩如烟海,难以把握。解决办法:(1)继续不断广泛收集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的文本、音像资料。(2)加强学术研究,加深对各地区、各民族代表性音乐体裁、乐种、乐曲、乐器及其音乐特点的理解,并将其运用于教材、教学之中。
?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1、主讲教师均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
2、使用的教材:王耀华、王州编著《世界民族音乐》(新世纪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教材系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在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方面,采用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堂讨论的形式共同进行。采用学生课堂讨论的形式,是为了促进学生在课外的时间里,主动地去收集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并在课堂上用将自己所收集、整理、分析的资料进行课堂讨论。
4、本课程的教学,一直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摄像、录像、放像、VCD、DVD、CD的器械等。同时,配备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录像带、录音带、CD、VCD、DVD光盘,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等。目前已有几百小时的音像资料可供教学选择使用,并提供学生课外钻研,提高教学质量。
5、已开始配备部分地区的特色乐器,如:非洲鼓、英格兰风笛、澳大利亚土著民族的长号等,供学生实践演奏。并将继续努力配备其他乐器,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加强实践,增进理解。
6、2005年开始,王州讲师在进行《“世界民族音乐”网络课程》建设,逐渐形成网络教学环境。
?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
(一)教学方法
1、教授策略
(1)呈现技巧:主要有设置导入、解释行为、结尾和讲座。
(2)内容转化策略:“人化情境”和“物化情境”的创设。
(3)指导行为策略:对学生的练习、阅读、活动等学习行为进行指导。
(4)教学管理策略:协调教师、学生、内容和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
(5)课堂强化技术:语言强化、非语言强化、替代性强化。
2、学生学习活动方式
(1)以体验感知为主的学习活动方式:音乐欣赏、演示、观摩。
(2)以实际训练为主的学习活动方式:演唱、演奏、练习,课堂、舞台实习和民族音乐活动的现场参与。
(3)以语言传递为主的学习活动方式:听讲、谈话、讨论、读书。
(4)以探索研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方式:发现、比较、音乐创造、即兴创作。
(二)教学手段
1、传统教学手段:口头传授,图片演示,观摩,演唱、演奏。
2、现代教学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电脑、多媒体、网络系统等,成为“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常规硬件设备。各种音频视频资料、课程软件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现代化的信息存储、传输、再现功能,视听一体化的优势,为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直观和便捷的特点。这些手段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强调音乐的实践性和审美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各民族、各地区音乐的听、唱(奏)、背等实践性参与环节,在实践参与的音乐审美之潜移默化中加深感受,进而通过“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
2、作业不仅有理论思考题,引导学生对某些理论问题进行探究,而且还有声乐曲背唱、代表性乐器演奏以及部分特色乐队演练。
3、考试包括平时考核和学期、学年考试。平时考核含:课堂讨论参与程度、参与表现,声乐曲背唱、乐器乐曲演奏水平,曲目分析文章和小论文写作成绩等。学期、学年考试主要用笔试,测验对世界各民族、各地区音乐体裁形式、乐种、乐曲、乐器及其音乐特点的掌握情况,理解音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各民族、各地区音乐的共性与特性。
????平时考核成绩与学期、学年考试成绩之比为5:5。第一学期平时成绩和学期考试成绩分别乘以50%之和为第一学期成绩。第二学期平时成绩和学期考试成绩分别乘以50%之和为第二学期成绩。第一、二学期成绩分别乘以50%之和为学年成绩。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