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学时,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工程力学》课程作为我校相关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每学年都有1400名左右学生学习该课程,如何在精简学时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又给思维活跃的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是摆在课程组面前的首要任务。本课程组在每个学期课程开始之前都要召开任课教师的教学预备会议,就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学时分配、教学进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任课教师集思广益,提出本学期重点要抓的教学内容和关键环节;每个学期期末考试之后,也要集中在一起讨论一下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在下届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2.开展教学方法与授课艺术的研究与探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工程力学》课程经过整合后涵盖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内容,而且原有两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基本不减,这对任课教师知识背景的广度、深度及教学水平的高低是个极大的考验,为此课程组专门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传授教学方法和授课艺术,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提高了教学水平;请校内外高水平的专家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开办讲座;对于新开课的年轻教师,安排他们跟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随堂听课,并通过试讲,找到他们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加以改进,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3.实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精神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联想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除了规定的基本作业外,布置一部分思考题和选做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并阅读参考书后给出答案;借助于课程组编写的与教材配套的《工程力学学习指导》,可使学生对主教材教学内容有更准确的理解,对有些重点、难点进行的深层次讨论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另外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写出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作为奖励可在期末总评成绩上加1-3分。
4.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手段,课程组坚持教师面对面地给学生答疑,答疑时间每周安排2次,每次2小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获得教师的帮助,避免了问题的积累,使得学生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答疑时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发现问题出在何处,又如何解决问题,同时再给出相关的或者更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回去思考,让学生体会思考和研究的乐趣。
5.抓好教学秩序,改革考试手段,合理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使教学管理规范化
为了督促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跟上课程学习的进度,确保学习上不掉队,课程组要求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及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有完整的记录,并与平时成绩挂钩;期末考核方式采用半开卷的形式进行,注重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考卷评分标准统一,结合平时成绩,用科学的量化的评测方法给出总评成绩,对学生的成绩给出合理公正的评价,各个教学班考试结果都给出成绩分析,通过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也允许其直接参加考试,但没有平时成绩。
6.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建设和优化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保证,为此学校配备了包含有计算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电脑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VCD 机以及扩音器等在内的多媒体教室,在《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刚体系统的各种运动形式,构件的受力变形与破坏过程都可通过大屏幕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本课程组积极鼓励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很多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编制了特色鲜明的教学课件,同时,利用校内校园网上的网络课程平台,开通了《工程力学》网络课程,学生可随时利用该平台浏览授课教师的课件,在网上的讨论区中就某个问题与教师开展讨论,教师也可通过该平台与学生沟通,布置作业、思考题、选做题,发布通知等。学生还可进入网上的教学资源库,浏览与课程相关的背景资料及其他拓展内容,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7.注重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培养,为学生提供高水平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工程力学》这样一门技术基础课来说,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以传统的粉笔黑板为载体更能将这一分析思考的过程直接的再现。课程组在强调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不主张千篇一律的授课形式,注重培养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随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引入枯燥的概念时采用多媒体给出直观形象的生动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在分析求解思路时借助粉笔黑板一步一步展开,使学生加深印象。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相互取长补短,使得教学效果更好。
8.? 规范化管理
?(1)开课之前的准备工作
?1)召开教学预备会,主要内容:
l??? 按照本学期实际上课的学时数,合理而有效地安排授课内容。大家根据以往的要求和授课的经验发表意见,然后由课程组负责人统一作出要求:每章用几个学时,重点内容是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放松要求,放松到什么程度。这是给所有任课教师的指导性意见。
l?????? 安排答疑有关事项,保证平时每周有两次答疑,考前有两天答疑。
l?????? 确定本学期《工程力学》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和考试形式。经过几年的摸索,评定方法已基本形成。我们给出两套方法:
方法一
期末考试试卷的卷面成绩作为学生的学期成绩。
方法二
期末考试试卷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采用倒扣分法:1次不交作业扣1.5分,迟到3次算1次旷课,1次旷课扣1分。另外《工程力学》课程需一年学完,每学年的第二学期有课外实验,这学期平时的30分中有5分是实验成绩,根据考勤和实验报告由实验室的教师给定。
根据以上两套方法,每个学生会有两个成绩,我们取其中较高分作为学生的学期成绩。另外学生写小论文,可在总成绩上加1~3分。
工程力学现在的考试形式是半开卷,即允许学生带1张A4纸进考场,学生带进考场的A4纸上不仅可以写公式,也可以记下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总结,解题思路等,这是我们前几年试验过闭卷、开卷、半开卷等各种形式后逐渐确定下来的,这样学生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创新思维上。
2)要求教师查看教室、计算机、投影设施等的情况。
?
(2)开课过程中的规范要求
1)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向学生宣布教学预备会的相关内容。
2)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调、停课,不得迟到,不得提前下课。
3)教师要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作好学生旷课、迟到等考勤记录,可采用抽查或签名等方法。
4)平时作业批改后要作好记录。
5)教师必须保证答疑时间。
?
(3)? 期末考试相关工作
此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已被理工大学教务处作为范例向全校推广。
1)组织命题工作
学期初就开始组织命题工作,先由大家讨论出几个题,每个题涉及哪些知识点,分值是多少,这个过程基本上要覆盖所有的重要知识点。然后每位教师认领一道题(实际是认领一部分内容)要求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针对所认领的内容出4个考试题目,其中2个题难度大些,2个题难度小些。并要写明每个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做出相应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试题要求不能抄袭书上的题,要尽量自己编题。最后由负责人根据难易程度做选定、修改、完善等工作,定出两套考卷。试卷定稿后,在试卷分卷前就不再和任课教师见面,直到期末阅卷后再开会讲评命题工作。另外每年每位教师选择的出题内容是要变化的,这样做对教学工作能起到促进作用。
2)参加考试工作
考试前两天,任课教师集体分试卷。每袋试卷上要填明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场地点、教学班号、任课教师、监考教师、试卷份数、应参加考试人数、实际试卷份数(此项留下空格,待收完试卷后填写)。分好试卷后统一锁起来,此时不允许教师拿走试卷(考后教师可拿试卷留存资料)。
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工程力学考试的特殊性,我们专门制定了《工程力学》考场需知和监考教师注意事项。
考试当天,教师提前一个小时到工程力学办公室,领取试卷档案袋、考场记录表、考场须知、门牌及胸卡。考试结束后主监考,要与任课教师交接,核查无误后锁好。
3)组织阅卷工作
l?????? 流水作业,谁命的题谁负责批改。
l?????? 评分标准化。评分已经量化到了3分、2分、1分甚至有0.5分的标准。哪个知识点对了就按标准给加分,然后把这道题得到的所有的分加在一起写在题号前,并填在答题本封皮上,核查无误后签教师姓名。
l?????? 阅卷过程有抽查,有监控。
l?????? 重点复查。
4)试卷分析,成绩统计
批改试卷时,每位教师对所判题目大致得分情况(可抽样统计一个班此题分数)、错误普遍出在哪里,错误原因作出分析判断。然后进行交流,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了准确无误地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并减少教师的计算工作量,工程力学课程组编制了有特色的《学生成绩登记表》。输入旷课、迟到、不交作业次数及试卷成绩后,计算机可自动算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5)试卷装订、存档工作
装订时按照封皮、空白试卷、学期学生成绩登记表、答题本的前后次序,每30份试卷装订成一本。然后统一制作了标签贴在装订好的本子的侧面,标签上有课程名称,考试时间及教学班号。然后把试卷、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单独装订成一册,与本学期试卷存放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