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评估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改变传统医学模式下重医疗(疾病治疗)、轻护理(整体人的护理);改变传统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护理课程设计,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在掌握经典的、常规的身体评估方法的同时,注重服务对象的心理评估和社会环境的全面评估,体现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满足学生个人学习的需要和人民健康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践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效果
①增加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在掌握健康评估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与健康教育有关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护理知识解决服务对象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进入医院或社区前,让学生针对某一病例或围绕某一健康主题,自己设计健康知识宣传卡片,要求美观、新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审美、设计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四届学生的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制作近3000份健康宣教卡,受到社区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②改革护理实训课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示教—模仿—练习—小结的实训课教学模式,改为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步骤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利用“标准化病人”设立情境,将“病人”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进入“护士”角色,培养学生运用整体护理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的界线,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在健康评估的教学中,我们淡化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界线,课程安排紧密围绕“健康评估能力”这条主线,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与渗透,采取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
④扩大教学场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将《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学校和医院扩大到社区、家庭、老人院等地方。教学场所的扩大,不仅使学生理解到护士的任务不仅仅是为生病的人提供护理,还要关心健康、亚健康人群的健康需求;学生参与了从健康到疾病的全程护理评估,除掌握了专业评估技能外,还培养了多种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1、实践(验)课设计的思想、效果:健康评估作为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完整、全面、正确的评估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通过实践实训,使学生在已有的医学基础课程及护理课程中有关护理程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在内的健康评估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收集资料,综合、分析资料,概括护理诊断依据,最终提出护理诊断;学会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能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尽快尽早地转化为护理专业实践的能力;能将掌握的专业技术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职业本领;通过主动地评估服务对象,有效地锻炼学生与服务对象间的人际间理解、沟通、公关与发展能力,为适应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需要打下基础。
2、实践(验)课程目标:
①运用沟通技巧,掌握会谈法评估的方法,正确收集服务对象的健康资料,确定其护理服务需求。
②掌握常用护理体检的方法与技巧,能独立进行各系统的护理体格检查,并能进行护理功能型态分类。
③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要点,结合电教形成牢固的应用性理论、知识。④熟悉各项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的护理协作及其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临床常见各项实验室检验标本采集,能对常见各项检验报告单正常值、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⑤掌握心电图描记方法,初步形成对异常心电图能进行辨识的能力。
⑥熟悉心理-社会评估方法,在社区能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顺利完成各种评估量表。
⑦结合典型病例,对病人作出护理评估、诊断,写出合符要求的完整护理病历。
⑧养成严肃认真、勤奋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评判性专业思维能力,适应临床医院和社区服务的护理需求。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健康评估》实践实训项目与学时
实践实训内容 |
课?? 时 |
地????? 点 |
1、健康资料采集 |
2 |
医院、社区 |
2、常见症状评估 |
2 |
电教、模拟病房 |
3、身体评估 |
8 |
模拟病房、医院 |
4、心理评估 |
4 |
学校、社区、家庭 |
5、社会评估 |
4 |
社区、家庭、老人院 |
6、心电图检查 |
2 |
心电图室 |
7、影像检查 |
2 |
影像系放射科 |
8、实验室检查 |
2 |
电教、多媒体示教室 |
9、护理病历书写 |
2 |
医院、多媒体示教室 |
合计(学时) |
28 |
? |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1、在多功能护理示教室,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每2名同学为一组,按护理评估的内容及要求,能熟练地运用采集资料的方法和沟通技巧进行护理评估。
2、每15名学生由1名专业教师带队到社区,入户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资料的采集,并完成一份“健康评估调查表”。
3、在模拟病房对被评估者进行身体状况的系统检查,熟练掌握正确、规范的专科护理应具备的护理评估技术。
4、掌握心电图的操作技能,会分析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和图形及其临床意义。
5、见习放射科,熟悉影像检查的病人准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6、掌握实验室各项检查的标本采集的要求,结合临床上常见各种化验单的结果,分析其临床意义。
7、在专业老师带领下,每5人一小组到临床医院,面对不同的病人,通过会谈、简单的体查、参阅护理病历,掌握各种症状、体征的临床意义,并能完成一份护理病历的记录。
在实践实训活动中,采用操作练习、临床见习、社区见习、病历讨论与书写,实验室化验检查与报告单分析,观看录相及CAI助学课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的应用性理论、知识、技术,并注重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1、技能操作考核:按照我系主编的《健康评估》技能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对服务对象的身体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方法进行技能操作考核。
?2、评估报告评价:健康评估表的设计是否实用、合理;评估对象健康史的收集是否完整,能否按健康功能型态分类,并进行定性分析与评价。
?3、护理病历评价:护理病历资料是否完整,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正确,尤其护理诊断提出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定性评价。
4、相关理论考核:技能操作中目的、注意事项、操作重点、难点进行相关理论测试;凡操作中体现不明显的结果、操作中关键数据、重点操作均要口述,予以成绩评定。
5、病例分析与讨论:结合典型病例分析与讨论,考核学生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能力。
4-2-5创新与特点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特点:
(1)体现整体:《健康评估》教学始终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增加了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内容,如增加了压力和压力应对评估、人际交往能力评估、情商评估、逆商评估等心理评估内容;增加了人文关怀、伦理判断、病人权力、多元文化与文化休克等社会因素的评估。既重视人的身体评估,还强调了人的心理评估和社会因素评估,以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护理需要。
(2)突出护理:《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与医疗专业的《诊断学》内容相近。但我们在设置教与学过程中,始终体现护理特色,增加了实用性、针对性护理专业内容,如身体评估以视诊、触诊为主,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各种实验检查重点要求掌握检查前、中、后护士的准备与配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等相关内容,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使教学内容更适合护理专业的需要。
(3)强化能力:教学中注重学生各种实践能力培养。在强化学生健康评估基本技能的同时,针对目前临床护理中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要求具备熟练的心电监护技术,我们增加了心电图操作及心电监护技能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不但学会心电图和心电监护的操作,还会分析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点,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