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一、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汉字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的来说,有以下方面:
1.课堂讲述。因为这门课涉及的内容有难有易,难的部分必须讲解,如古文字,全书共有甲金文字400多个,必须通过现在的楷化字、小篆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进行对比,有的时候还要和古代的社会事物作比较,学生才能知其所以然。
2.学以致用,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对这些知识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讲授汉字结构时,充分调动学生过去所学的古代汉语知识,把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和对词的本义的探求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既巩固了旧知识,有主动地获得了新知识。在讲授规范汉字时,则让学生从大量的报章杂志中去观察不规范汉字的出现情况,引导他们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鼓励他们去寻找对策。这样,变死板的理论为鲜活的知识,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兴趣盎然。
3.形象化教学。本课避免照本宣科,将深奥的知识形象化,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抽象道理,转化为形象化的教学。如汉字的产生,有仓颉造字说,八卦说,劳动人民造字说等等。一般的板书只是在黑板上写上1…2…3…之类的条条,仍然很抽象。我们讲“八卦说”时,将八卦符号与远古抽象记事符号结合起来,然后再通过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记事方法、新石器时代的符号等等比较。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
4.贴近社会实际。文字本来是社会上应用最广的学科,其知识应该是用处最大的,学生毕业最用得着的。讲解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二、上课学生规模
我校是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学生生源广,课程影响大。《汉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其他文理学科的公共选修课。五年来,上课学生规模在“60人×10个班/每学年”,即每学年600人以上。
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为了使《汉字学》课程取得更直观、准确、快捷的教学效果,五年来,我们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法手段方面做到了:
1.运用PPT进行教学,制作准确、简洁、形象、精美、动态的教学课件;
2.利用数据库技术,向学生展示甲骨文、金文、碑刻和书法图片等课程资料,既避免了描摹的不准确,又充分显现了作品的原貌,增强了感观效果,提供给学生尽量多的信息,取得了以前板书教学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3.广泛使用表格、树形图等直观的方式,来讲解理论及历史流变等问题,让学生直接地理解各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及自身的特点,获得全面的、整体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教学方法的教改举措(见1.)
2.作业的安排和设计注意社会实践? 现代汉字涉及到信息处理,讲解汉字编码知识后,让学生在中英文编码之间进行比较,在字库和输入方法的选择,修改符号,字号,字体等进行练习,学生热情非常高。
3.考试的安排和设计注意古今结合? 在考察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理论和历史概要的基础上,注重检查学生对现代汉字的实际使用能力,例如现代汉字的规范读音、规范书写、繁简汉字对应关系和汉字结构类型等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为在青年一代中实现汉字的标准化、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