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 我校是传统的以工为主的院校,发展至今虽然我们在进行工程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拥有崇高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工程师。而传统工程课程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必须设置新的工程伦理学课程,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道德自律性,让学生综合地运用伦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 ???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一部分。从2002年起,我校就在多个学院分别作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开设此课,工程伦理学已融入工程学科教育体系中。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 一至六讲为本课程的第一模块,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共12学时),以工程伦理问题的提出和认识为教学目标; ??? 七至十一讲为本课程的第二模块,工程伦理的价值讨论(共10学时),以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为内容,认识工程造福人类和工程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 十二至十七讲为本课程的第三模块,工程师的具体职业行为规范与工程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处理(共14学时),借鉴国际标准,讨论工程师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团队合作三个方面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 第一个模块重点在于理解科技和工程对社会的双刃剑意义,认识技术风险; ??? 第二个模块重点在对“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价值认同; ??? 第三个模块重点在认同工程师的职业责任,接受工程师职业行为规范。 难点: ??? 理解和摆正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作为的有限性;工程实践中道德选择的困境。 难点解决: ??? 通过案例分析,充分说理,诉诸于道德理性;配合影像资料,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在道德教育中的科学原理,强化情感认同;通过讲座、社会调查、游戏、课堂讨论、辩论、校园活动等实践形式,强调知行合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设计了两个实践环节: ???? 一是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所学专业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演讲、PPT展示等方式在课堂上交流。其目的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以自我教育的方式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责任,并真切地理解“工程造福人类”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和前沿研究,引导学生追寻技术创新的方向,建立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这一实践方法的运用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并因为交流而扩大眼界,提高综合素质。 ???? 二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工程伦理思想设计、策划、实施一项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发现身边的问题,训练其职业伦理的敏感;并以切实的行动改变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技术运用的社会价值,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深化造福社会的意识。由于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策划,自己组织实施,应该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同时也能将课程的意义推及校园,甚至影响到社会。 ???? 学生的作业最能说明问题,在网上课件中我们选取了部分学生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