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 教师队伍 |
课程名称: | 采矿学 | 一级学科: | 08 工学 |
二级学科: | 0801 地矿类 | 教学层次: | 本科 |
负责教师: | 杜计平 | 学校名称: | 中国矿业大学 |
院系名称: | 申报状态: | 已获奖 | |
申报级别: | 国家级 | 申报文件下载: | 无下载文件 |
获奖名称: | 获奖年度: | 2004 | |
主页地址: | http://showpiece.cumt.edu.cn/caikuang/teach.htm | 是否交换: | 否 |
浏览次数: | 14085 | 网上评论: | 没有相关评论 |
课程介绍: |
、课程性质 采矿学是研究采矿技术及其内部规律性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采矿学(原“煤矿开采学”)整合了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采矿系统工程等七门课程。采矿学暂分为采煤学、特殊开采、非煤固体矿床开采技术分别讲授。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 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
(二) 课堂讨论的教学内容——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及井田开拓方式。
(三) 采矿学(原煤矿开采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五盘,在全国煤炭系统12所高校应用。
(四) 录相教学内容: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矿井开拓、水采、露天开采;矿山安全、选煤。
(五) 实验教学内容:单一长壁采煤法(走向及倾斜);煤层群联合准备方式;近水平及急倾斜煤层开采;井田开拓及井底车场。
三、课程的教学特点
1、按照“采矿学”教学内容新体系——“掘、采、治”三元开采理论,把采矿科学内容的精华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创建了采矿学教学内容新体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2、论联系实际,寓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工程素养及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加强工程图训练,掌握采动影响的时空关系。开展课堂讨论。科技活动等写课程论文或读书报告,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电化教学、电视录像模型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先修课程(地质学、测量学、矿山岩体力学、井巷工程、采掘机械)之后讲授。
4、先认识实习、后讲课。讲该课之前,安排认识实习,实习联系现场实际,对采煤工艺、煤区巷道布置及矿井开拓及生产系统等有基本认识。
5、学而优则用。讲课之后,安排采矿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井田开拓方案,准备巷道布置以及采煤方法,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四、学习方式 1、课程基本要求——掌握现代化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以及采区设计、井田开拓以及矿井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开采空间围岩应力分布、围岩结构以及其活动规律,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露天开采;采矿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最新技术。
2、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过程。即实习—讲课—模型实验及录像——课程讨论、写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掌握采矿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
编写人:杜计平?汪理全
???????????????????????????????????????????????????????????? 审核人:林在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