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姓名: 金加龙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5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 电话: 0571-88481862?
学位: 工学学士? 职务: 无? 传真: 0571-88481833?
所在院系: 汽车系? E-Mail: jinjl@zjvti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杭州市莫干山路金家渡(311112)?
研究方向: 汽车运用工程?
2(1)-2教学情况
???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5学时/周,4届/320人。
???2、《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学时/周,3届/320人。
???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5学时/周,2届/160人。
???4、《汽车新技术》,专业课,3学时/周,2届/160人。
???5、《机械设计基础》,基础课,3学时/周,2届/9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所讲授课程的全部实验实训指导。
2、“毕业实习”指导,16周/届,5届/50人。
3、“毕业论文”指导,3周/届,5届/50人。
4、“汽车维修考证训练” 指导,3周/届,3届/24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考核方法研究》,学院课题,2001-2002年,课题负责人。
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院级重点课程,学院项目,2002-2004年,课程负责人。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省级精品课程,浙江省教育厅项目,自2003年开始,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4、《自动变速器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2-2004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5、《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多媒体软件开发制作》,学院课题,2001-2002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四、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论高职教学中教师素质的提高”,职业技术教育,ISSN 1008-3219 ,2000年7月,独著。
五、编写的教材
?????? 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主编。
2、《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实务》高职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主审。
3、《广州本田轿车自动变速器与安全装置》,劳动出版社,2004年5月,主编。
4、《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9月,参编。
5、《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实务》高职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社定于2006年7月出版,主编。
6、《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定于2006年7月出版,主审。
六、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院级优秀课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课程负责人。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多媒体教学课件”,院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4、“《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
?
2(1)-3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浙江省汽车快修业经营发展的研究》,杭州金丰汽车有限公司横向课题,2006~2007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2、《汽车维修企业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5~2006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3、《汽车综合性能要求与检验方法规范和科学管理研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4年,主要成员(排名第四)。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1、“发动机日常维护中的误区”,中国汽车维修市场?,ISSN 1008-2387,?2001年2月,独著。
2、“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2年4月,独著。
3、“广州本田雅阁轿车安全气囊故障码的清除方法”,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5年6月,独著。
三、学术奖励
1、“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学院第一届(2003年)科技进步(优秀论文)三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
?
?
2.主讲教师情况(2)
2(2)-1基本信息
姓名: 赵金祥?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8年4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 电话: 0571-88481862?
学位: 工学学士? 职务: 教研室主任? 传真: 0571-88481833?
所在院系: 汽车系? E-Mail: Zhaojx5804@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杭州市莫干山路金家渡(311112)?
研究方向: 汽车运用工程?
2(2)-2教学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5学时/周,5届/400人。???
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5学时/周,5届/200人。??
3、《汽车维修》,专业课,6学时/周,3届/120人。?
4、《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与管理》,专业课,3学时/周,2届/16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所讲授课程的全部实验实训指导。
2、“汽车维修生产实习”,8周/届,3届/24人
3、“毕业实习”指导,16周/届,5届/50人。
4、“毕业论文”指导,3周/届,5届/30人。
5、“汽车维修考证训练” 指导,3周/届,5届/30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院级重点课程,学院项目,2002-2004,课程负责人。
2、《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院级精品课程?,学院项目,2004年开始?,课程负责人。
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学院课题,2001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4、《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考核方法研究》?,学院课题?,2001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5、《ABS实验示教台开发研制》,学院课题,2002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四、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课程模块化考核方法的探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报,ISSN 1671-234X,2006年3月,独著。
五、编写教材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9月,参编。
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参编。
六、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课程综合化体系改革与实践”,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3、“优秀教研室主任”,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
4、“优秀教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
5、“先进工作者”,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和2004年。
?
?
2(2)-3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建设节约型道路运输业的研究》,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2006年,课题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2、《汽车综合性能要求与检验方法规范和科学管理研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4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1、《汽车轮胎的选型、使用、检测与行车安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报,ISSN 1671-234X,2004年6月,独著。
?
?
2.主讲教师情况(3)
2(3)-1基本信息
姓名: 张琴友?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9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 电话: 0571-88481832?
学位: 工学学士? 职务: 教研室副主任? 传真: 0571-88481833?
所在院系: 汽车系? E-Mail: qcgz@zjvti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杭州市莫干山路金家渡(311112)?
研究方向: 汽车运用工程?
2(3)-2教学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5学时/周;1届/80人。
2、《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学时/周,4届/320人。
3、《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专业课,4学时/周,2届/160人。
4、《机械基础》,基础课,4学时/周,1届/8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所讲授课程的全部实验实训指导。
2、“汽车拆装实训” 指导,?4周/届,2届/16人。
3、“毕业实习”指导,16周/届,4届/40人。
4、“毕业论文”指导,3周/届,4届/40人。
5、“汽车维修考证训练“指导,3周/届,3届/20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汽车电气设备》院级精品课程,2004年开始,课程负责人。
2、《课程综合化体系改革与实践》,学院课题,2001-2002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考核方法研究》,学院课题,2001-2002,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4、《中澳高职教育能力评估方法之调查研究》,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005-2006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四、编写教材
1、《汽车性能与检测》,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8月,主编。
2、《汽车专业资料检索》,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10月,主编。
3、《桑塔纳2000自动变速器检修》,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参编。
4、《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自编内部试用教材,2004,主编。
5、《汽车点火系》,自编内部试用教材,2004,主编。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课程综合化体系改革与实践”,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2、“优秀教研室主任”,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
3、《发动机与汽车理论》教材获交通部“九五”优秀教材奖,2002年,教材参编(排名第三)。
?
?
2(3)-3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汽车综合性能要求与检验方法规范和科学管理研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4年,主要成员(排名第四)。
2、《柴油发动机环保型燃料添加剂的研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5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3、《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行驶系统数字控制器研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5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三)。
4、作为访问学者在吉林大学访问进修期间参与该校多项课题研究,2004年。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1、“汽车综合性能管理的研究”,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4年3月,第一作者。
2、“汽车排放欧规测试系统”,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1年9月,第一作者。
3、“局域网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公路运输文摘,ISSN 1002-512X,?2004年第6期;第二作者。
4、“工程机械现场检测维修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公路与汽运,ISSN 1671-2668,2006年第1期;第二作者。
?
?
2.主讲教师情况(4)
2(4)-1基本信息
姓名: 马林才?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5年2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 电话: 13575467557?
学位: 硕 士? 职务: 教研室副主任? 传真: 0571-88481833?
所在院系: 汽车系? E-Mail: lincaima@zjvti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杭州市莫干山路金家渡(311112)?
研究方向: 汽车运用工程?
2(4)-2教学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5学时/周,2届/160人。
2、《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学时/周,3届/120人。
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6学时/周,1届/80人。
4、《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专业课,6学时/周,1届/80人。
5、《汽车专业英语》,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3届/24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所讲授课程的全部实验实训指导。
2、“丰田班”“丰田汽车维护技师”实训指导,6周/届,1届/8人。
3、“毕业实习”指导,16周/届,3届/30人。
4、“毕业论文”指导,3周/届,3届/30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自动变速器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2-2004年,本人负责动画制作(排名第五)。
2、《十一五”期间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规模、规格与类型的研究》,学院课题,2004-2005年,本人负责数据处理(排名第二)。
四、编写教材
1、《汽车专业英语》,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5月,副主编;
2、《汽车实用英语》(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6月,主编;
3、《汽车手动传动系与驱动桥》,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10月,主译。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教坛新秀”,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
2、“先进工作者”,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
?
?
2(4)-3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汽车车身拉延油的研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3~2004年,课题负责人。
2、《环保型高效柴油添加剂的研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5年,课题负责人。
3、《汽车综合性能要求与检验方法规范和科学管理研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4年,本人负责动画制作(排名第五)。
4、《汽车维修企业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5~2006年,课题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5、《浙江省汽车快修业经营发展的研究》,杭州金丰汽车有限公司横向课题,2006~2007年,(排名第三)。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1、“内燃机油添加剂相互作用研究”,润滑油,ISSN 1002-3119,?2001年第6期;第一作者。被美国CA收录。
2、“均匀设计及其在内燃机油添加剂复配性研究中的应用”,润滑与密封,ISSN 0254-0150?,2003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3、“车用轻柴油性能对柴油机燃烧及碳烟排放的影响”,柴油机,ISSN 1001-4357 ,2004年第3期;第一作者。
4、“汽车车身拉延油的研制”,润滑与密封,ISSN 0254-0150?,2005年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被美国EI Compendex 收录。
5、“基于自燃点法的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性能试验研究”,内燃机工程,ISSN 1000-0925,2005年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三、学术奖励
1、“内燃机油添加剂相互作用研究”,学院第一届(2003年)科技进步(优秀论文)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独著。
2、“青年教师资助基金”资助,浙江省教育厅,2003年。
3、《汽车车身拉延油的研制》,学院第二届(2005年)科技进步(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课题负责人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陈文华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系主任
教师介绍:
1基本信息
姓名: 陈文华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9年12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0571-88481833?
学位: 工学学士? 职务: 系主任? 传真: 0571-88481833?
所在院系: 汽车系? E-Mail: qcgc@zjvti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杭州市莫干山路金家渡(311112)?
研究方向: 汽车运用工程?
1-2教学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5学时/周,5届/200人。
2、《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学时/周,4届/160人。???
3、《汽车电控装置结构与检修》,专业课,4学时/周,2届/80人。
4、《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专业课,3学时/周,3届/20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所讲授课程的部分实验实训指导。
2、“毕业实习”指导,16周/届,5届/50人。
3、“毕业论文”指导,3周/届,5届/30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汽车维修企业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5-2006年,课题负责人。
2、《自动变速器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2-2004年,课题负责人。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省级精品课程,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3年开始,课程负责人。
4、《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学院课题,2001年,课题负责人。
5、《汽车运用与维修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学院课题,2004年,课题负责人。
四、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ISSN1004-9290,20064月,独著。
2、“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交通高教研究ISSN 1004-658520029,独著。
3、“入世后我国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2年12月,第一作者。
4、“构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3年9月,第一作者。
5、“汽车运用与维修紧缺人才培养的背景及实施途径”,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4年9月,第一作者。
五、编写教材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9月,主编。该教材已发行3万余册
2、《汽车营销案例教程》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3月,主编。
3、《汽车与配件营销》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7月,主编。
4、《汽车检测设备与维修》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7月,主审。
5、《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社定于2006年10月出版,主编。
六、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年,项目负责人。
2、“第四届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获“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励基金”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年。
3、“2005浙江省汽车修理职业技能大赛(高校学生组)团体第二名”,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2005年,参赛队技术指导。
4、“课程综合化体系改革与实践”,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项目负责人。
5、“《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项目负责人。
?
?
1-3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浙江省汽车快修业经营发展的研究》,杭州金丰汽车有限公司横向课题,2006-2007年,课题负责人。
2、《建设节约型道路运输业的研究》,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课题,2006年,课题负责人。
3、《汽车车身拉延油的研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3-2004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4、《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行驶系统数字控制器研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5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5、《柴油发动机环保型燃料添加剂的研制》,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3-2005年,主要成员(排名第二)。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1、“电控发动机的故障码人工读取方法”,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1年6月,独著。
2、“汽车车身拉延油的研制”,润滑与密封,ISSN 0254-0150?,2005年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EI Compendex 收录)第三作者。
3、“神经网络在计算柴油添加剂降低碳烟排放中的应用”,内燃机,ISSN 1000-6494,?2006年4月,第一作者。
4、“汽车维修企业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情况研究”,交通科技,ISSN 1671-7570?,2006年4月,第一作者。
5、“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促进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6年3月,第二作者。
三、学术奖励
1、“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04年。
2、“载运工具应用学科(专业群)”,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浙江省教育厅,2004年,学科负责人。
3、“浙江省交通系统283拔尖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浙江省交通厅,2005年。
4、《汽车车身拉延油的研制》,学院第二届(2005年)科技进步(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成员(排名第二),2006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