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5学时/周,5届/200人。
2、《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专业基础课,5学时/周,4届/160人。???
3、《汽车电控装置结构与检修》,专业课,4学时/周,2届/80人。
4、《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专业课,3学时/周,3届/20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所讲授课程的部分实验实训指导。
2、“毕业实习”指导,16周/届,5届/50人。
3、“毕业论文”指导,3周/届,5届/30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1、《汽车维修企业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5-2006年,课题负责人。
2、《自动变速器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浙江省交通厅课题,2002-2004年,课题负责人。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省级精品课程,浙江省教育厅项目,自2003年开始,课程负责人。
4、《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学院课题,2001年,课题负责人。
5、《汽车运用与维修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学院课题,2004年,课题负责人。
四、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ISSN1004-9290,2006年4月,独著。
2、“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交通高教研究,ISSN 1004-6585,2002年9月,独著。
3、“入世后我国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2年12月,第一作者。
4、“构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3年9月,第一作者。
5、“汽车运用与维修紧缺人才培养的背景及实施途径”,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 1671-234X,2004年9月,第一作者。
五、编写的教材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9月,主编。该教材已发行3万余册。
2、《汽车营销案例教程》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3月,主编。
3、《汽车与配件营销》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7月,主编。
4、《汽车检测设备与维修》高职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7月,主审。
5、《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社定于2006年10月出版,主编。
六、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年,项目负责人。
2、“第四届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获“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励基金”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年。
3、“2005浙江省汽车修理职业技能大赛(高校学生组)团体第二名”,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2005年,参赛队技术指导。
4、“课程综合化体系改革与实践”,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项目负责人。
5、“《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职教材”,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项目负责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