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性代数课程是1999年12月立项的省级教改课题“工科数学系列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7月之后又作为大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重点建设。线性代数是全校范围内的公共课,也是所有理工科非数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授课范围广,影响面大,因此对这门课程的建设意义重大。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山东省教委、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教务处和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资助,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我们主要解决了线性代数课程的教材问题,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问题,针对当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考试改革等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整套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
● 获得的教学奖励:
1.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 ,2003年9月,刘建亚。
2.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国家优秀教学成果
二等奖,2005年4月,刘建亚,吴臻,蒋晓芸,秦静,胡发胜。
3.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12月,刘建亚,吴臻,蒋晓芸,秦静,胡发胜。
4.《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3月,秦静,单沪军,祝精美。
5.《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山东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2月,秦静,单沪军,祝精美。
6.山东大学首届青年教学能手,2003年6月,秦静。
7.《线性代数》教学课件,山东大学优秀教学课件三等奖,2003
年12月,秦静。
8.山东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学能手,2004年9月,郑修才。
9.山东大学精品课程《线性代数》,2005年5月。
10.山东省精品课程《线性代数》,2005年8月。
● 承担的教研项目:
1.高等代数,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项目,教育部,江守礼,刘建亚,许玉铭等。2万元。
2.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改革,省级立项课题,1999年12月——2005年12月,秦静,单沪军,包芳勋,王妍,叶宏,等。省、校共资助11.7万元。
3.加强工科数学应用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省级立项课题,已结题。单沪军,秦静等。
4.《线性代数》英语教学及教材建设,山东大学教学能手立项课题,2003年9月,秦静,王妍,孙庆华。学校与数学院共资助1万元。
5.《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资助课题,数学院资助3万元。
6.《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山东大学资助课题,学校资助5万元。
7.《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山东省教育厅资助课题,2万元。
8.工科复变函数教学改革及多媒体课件,山东大学教学能手立项课题,2005 年4月,郑修才。学校与数学院共资助1万元。
● 已发表的教研论文:
1.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点滴,工科数学,第16卷第4期,2000年8月,秦静。
2.《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当代教育,2001年第3期,2001年5月,秦静,王妍。
3.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月,秦静,单沪军,王妍,叶宏,祝精美。
4.《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新世纪教学论丛第一辑,2001年12月,秦静,单沪军,祝精美。
5.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果,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12月,秦静,许玉铭,单沪军。
6.工科数学考试改革的设想,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12月,秦静,包芳勋,王妍。
7.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改革研究进展报告,新世纪教学论丛第三辑。秦静,包芳勋,单沪军,王妍,叶宏。
8.用英语讲授拓扑学方法的探索,江守礼,新世纪数学论丛(第二辑),2002年11月。
9.在数学与科学的高等教育中的一项创新,新西兰数学杂志,江守礼。
10.统筹考虑,高标准建设“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6月,秦静。
● 已出版的教材:
????? 1.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刘建亚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2.微积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刘建亚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刘建亚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刘建亚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5.工程数学(上),山东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单沪军,秦静,张光明。
6.大学数学学习指南——线性代数,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刘建亚总主编。
7.大学数学学习指南——微积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刘建亚总主编。
8.大学数学学习指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刘建亚总主编。
9.线性代数例题习题试题与解答,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秦静,张光明,祝精美。
10.高等数学学习指导,地震出版社,2000年7月,秦静,单沪军。
● 教学效果
1.新教材定位准确,适用面宽,受到了广泛好评。近5年的跨跃式发展已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为提高全民素质进行的高校大扩招所导致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生源的差距,这是无法回避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其内容分成几个层次(模块),既能反映理工科非数学专业对数学知识的共同需要,也能体现不同专业群体的特殊要求。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获得了成功。从电子课件的制作到其使用、不断改善及其推广经历了5年多时间的研究与实践,在对使用班级进行的调查中(无记名方式、学生自愿参加,95%的学生接受了调查),有97.3%的学生认为使用电子课件上课使信息量增加,87.7%的学生倾向于电化教学方式或两种方式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问卷中充分肯定了电化教学方式,认为“革新的方式十分好,继续保持”,虽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印象很深,但越来越喜欢现在的这种教学方式”,并希望巩固、推广这一革新成果。
?????? 3.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所开设的各类全校性选修课受到了各层次学生的广泛欢迎。选课学生的数量之多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4.对课程考试所做的两项改革尝试即:考评结合式与考查式考试方法取得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与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重大的现实意义。
6.我们的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专家、同行的认可,获得了若干项优秀教学成果奖。
7.合理的课程体系、新颖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优化组合与有机结合,是我们主要工作成绩的集中体现。研究和实践成果曾在全国及山东省有关高等教育教学会议上介绍,引起极大反响,得到了广泛认可。所编写的教材和制作的教学课件在省内外多所高校使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课题成果的推广有效地带动了其他院校非数学类专业的数学教学改革,为我国理工科数学教育的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