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点击排行榜  >>  有机化学
课程简介 教师队伍  

■ 教师队伍
参加人员介绍

姓 名

性别

年龄

最后学历和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承担 工作

详细情况

杜洪光

39
博士
教授 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主讲

郝海军

37

博士/博士

教授

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韩克飞

41

在读博士/硕士

副教授

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主讲

详细情况

李顺来

36

博士/博士

副教授

教学手段研究主讲与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王涛

36

博士/博士

副教授

教学体系与内容主讲与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汪中明

36

博士/博士

副教授

教学体系与内容主讲与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庄俊鹏

30

博士/博士

副教授

教学体系与内容主讲与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李明磊

42

博士/博士

讲师

实验室建设实验课主讲

详细情况

孙芳

37

博士/博士

讲师

考试方式研究主讲与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于景华

42

在读博士/硕士

讲师

教学方法研究主讲与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田红

35

硕士/硕士

讲师

教学体系与内容主讲与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张立娟

36

博士/博士

讲师

教学体系与内容主讲与指导实验

详细情况

?

主持教师介绍
姓名: 杜洪光 职称:  教授
职务: 
教师介绍:

杜洪光,男,1967年5月出生。

一、受教育经历

1985-1989年,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工业分析专业,本科;

1989-1992年,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有机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6-1999年,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二、工作经历

1992年至今在北京化工大学任教,承担着有机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另外还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论文,在金属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化学领域从事科研工作。

三、承担的教改课题

?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经费/万元

主持或参加

起止日期

1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

5.0

参加

1996-2000

2

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系列化的教学手段研究与建设

国家级

0.4

参加

2001-2003

3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

国家级

226

子项目负责

1997-2003

4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有机化学》

北京市

1.0

参加

2002-2003

5

有机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学校

0.2

主持

1997-1999

6

化新教材建设立项―“有机化学”

学校

0.5

主持

1998-2001

7

《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

2

主持

2002-2004

8

大学化学实验创新性内容和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

1

主持

2001-2003

9

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学校

2

参加

四、承担的科研课题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经费(万元)

主持或参加

起止日期

含两种金属(类金属)的多取代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6

主要完成者

1994-1996

钌试剂催化二茂铁基酮与烯烃的反应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12

主要完成者

1996-1998

用于生物大分子分析的树状间隔臂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合成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11

参加

1998-2000

含有机硅胂和胂锡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校基金

0.6

主持

1995-1997

新型成膜物质的合成及其LB膜性质研究

校基金

1

主持

2000-2002

二硫代二丙酸二甲酯生产工艺改进

企业

1

主持

2001

苯并口恶嗪衍生物的合成

企业

10

主持

2001-2004

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的合成

企业

3

主持

2002

口服缓控释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

企业

150

主持

五、出版教材和发表论文

参与出版教材2部:

  • 鲁崇贤杜洪光主编,有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 柯以侃主编,大学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

序号

题目

期刊

排名

1

某些含有机胂二茂铁基胺衍生物合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8) , 1087

1

2

苯磺酰化β-环糊精-硅胶键合相的制备及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生物医药色谱新进展,1994,第二卷,202,

2

3

由季铵盐合成有机胂二茂铁衍生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2),261

1

4

几种有机锡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6,23(2),62

1

5

一些烷氧基亚甲基二苯胂基二茂铁衍生物的质谱分析

分析化学,1997,25(5),523

2

6

某些有机硅及2-三丁基锡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10),1642

1

7

一羰基二氢三(三苯基膦)合钌催化二茂铁乙烯与取代苯乙酮反应的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9,26(4),75

1

8

芳香酮结构与烯烃加成反应中的区位选择效应的理论研究

中国科学(B辑)2000,30(5),444

3

9

Catalytic addition of ferrocenyl ketones to olefins with the aid of Ru(H)2(CO)(PPh3)3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1,627(1),127

1

10

某些有机锡和有机胂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22(9),1496

1

11

3-(β--二茂铁基乙基)-2-(二茂铁甲酰基)呋喃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29(4),54

1

12

含有偶氮基团的两亲性萘酚衍生物的LB膜及其酸致变色性能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29(6),79

2

13

长链烷氧基苯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气/水界面上单分子膜的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3,30(2),89

2

14

可乐定透皮贴剂中有关物质的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药物分析杂志,2004,24(3),321

2

15

HPLC法测定苯甲酸雌二醇贴片中药物的含量及其体外透皮释放量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4,31(2),110

1

?

六、教学获奖和荣誉

1.1997年,《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获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2.2000年,被评为北京化工大学优秀青年主讲教师。

3.2000年,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4.2001年,北京化工大学第四届化新奖教金新星奖

5.2002年,《开放式设计实验的改革与实践》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6.2002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

7.2004年,荣获北京化工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汇款方式 | 会员注册 | 招聘信息 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53号   京ICP备10040123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81957